陸羽抬頭一看,只見一個披頭散髮的老者衝了進來,滿臉焦急,手裡緊緊抱著那個嬰兒。
老者滿面淚痕,神情悲痛,雙手顫抖著將嬰兒緊緊摟在懷中,彷彿害怕一放手就會失去最後的親人。
他一看到屋內的慘狀,眼中頓時湧起無盡的絕望,腳下一軟,撲倒在地,痛哭失聲:“我的兒啊,兒媳啊……”
哭聲撕心裂肺,老者的聲音中充滿了悲痛。
嬰兒也在老者的懷中哇哇大哭,哭聲與老者的哀號交織在一起,彷彿整個茅屋都在悲鳴。
陸羽站在一旁,心中一陣酸楚,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從心底升起。
他和鄧傑對視一眼,兩人默默點頭。
陸羽輕聲對鄧傑和士兵們說道:“我們出去吧,讓他好好送別親人。”
士兵們聽令,一行人緩緩從茅屋中退了出來。
院落裡流民們已經聚集在一起,他們面帶驚恐,神色慌張,看到陸羽和鄧傑出來,紛紛跪倒在地,向他們叩首感謝。
“多謝明府大老爺!”
“多謝明府大老爺!”
“多謝明府大老爺!”
……
“這位是新來縣尉,郭榮,郭大人!”鄧傑出面介紹。
“多謝縣尉大老爺!”
“多謝縣尉大老爺!”
“多謝縣尉大老爺!”
……
又是一陣又一陣山呼海嘯般的聲音此起彼伏,流民們不停地叩首。
這個士族官吏視百姓如螻蟻的世界裡。
有人能不顧自已只為了救一個不想管的孩子,是很難想象的事情。
陸羽看著這些流民,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這些流民經歷了太多的苦難,他們渴望和平,渴望安寧。
陸羽深吸一口氣,站穩腳步,大聲說道:“各位父老鄉親,疫鬼肆虐,大家的痛苦我們都看在眼裡。今日之事,是我職責所在,不足掛齒。請大家放心,我一定會竭盡全力,還諸位一個安寧!”
流民們聽到陸羽這番話,紛紛再次叩首,感激涕零,又齊聲叩拜。
陸羽還在慷慨陳詞,忽然遠處一騎兵突然而至。
馬蹄聲急促,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騎兵飛快地衝到陸羽面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急聲說道:“郭大人,郡內有公文到,縣丞大人請您回縣衙商議。”
陸羽正義凜然的情緒突然被打斷,看到騎兵帶來的訊息,他的眉頭微微皺起。
縣令張忠大清早就離開,現在州府有公文回來,種種跡象讓他心中產生了一絲疑慮。
此刻州府的公文無疑讓他心中更添不安,難道張忠去州府是為了舉報了自已?
“各位父老鄉親,”陸羽努力保持鎮定,壓下心中的疑慮,“衙門還有緊急公務要處理,這就告辭了。”
流民們在陸羽身後長拜,陸羽留下一半巡防營兵士處理現場,簡單交代了幾句後,便與鄧傑一起快速離開流民營,朝縣衙方向趕去。
一路上,陸羽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心中見義勇為的熱情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無奈和不安。
鄧傑見陸羽神情凝重,關切地問道:“大人,您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沒什麼,快回縣衙吧。”陸羽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安,催促道。
鄧傑拱手稱是,不再多問,加快了馬速。
巡防營的其餘的軍士自行回營。
陸羽鄧傑兩人一路疾馳,相對無言,不過半炷香的時間,便已到了縣衙門口。
門口早有等候的衙役牽過馬,兩人直奔大堂而去。
步入縣衙大堂,只見大堂內已經有幾人坐定。
左首是縣丞黃章,陸羽進堂,兩人相視頷首。
而右側中間坐著尉史馬胄,鄧傑引著陸羽在右側的首座坐下,自已則在馬胄旁邊坐下。
陸羽目光掃過大堂,發現黃章旁邊坐著兩個人,雖然不記得他們的名字,但在之前的接風宴上倒是見過,顯然也是縣衙的小官。
黃章見陸羽和鄧傑落座,便開口說道:“郭兄,此次急召,實在是因為州府下達了緊急公文到縣裡。”
陸羽點點頭。
黃章對身旁的佐官使了過眼色,佐官從一旁桌案上的一份竹簡翻開,朗聲讀道:
“敕:
前南陽太守蓋升,居官不廉,臧錢數億,貽誤地方,民怨沸騰。
尚書令橋玄詳查實證,奏請罷免其職。
朕以民為本,特准所奏,即日起罷免蓋升南陽太守之職,以正綱紀。
今有新野縣令張忠,字德安,清廉正直,勤政愛民,頗有政績,深得民心。
茲特命張忠為南陽太守,掌理南陽郡務。
望其不負朕望,嚴以律已,勤勉治政,清正廉明,以安民心。
此令。”
佐官讀完,堂內一片寂靜,眾人皆被這突如其來的訊息所震驚。
黃章繼續說道:“州府的公文中還提到,由於張忠大人已經赴任南陽太守,新野縣的事務將暫由黃某代理。”
說到此處,黃章對著在座的同僚拱手道:“還望諸位,確保縣內事務的穩定。”
陸羽心中疑慮未消,表面上卻保持鎮定。
他沒有經歷過這種權力更替的場面,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尉史馬胄第一個站起身來,拱手道:“黃縣丞放心,馬某定當盡全力輔佐,維護新野縣的安定。”
其餘的縣衙小官也紛紛表示支援,氣氛逐漸緩和下來。
陸羽點頭道:“黃縣丞放心,我和鄧從佐定當竭盡全力,確保新野的安定。”
黃章見眾人都表態支援,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好,那縣內的穩定就拜託各位了。”
眾人小敘了片刻,然後官吏們陸續離開。
整個縣衙大堂逐漸安靜下來,氣氛也隨之緩和。
陸羽正準備起身離開時,黃章突然開口:“郭兄,請留步。”
陸羽停下腳步,轉身看向黃章,心中隱隱覺得黃章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說。
果然,黃章從桌案旁的竹簡中取出另一份封著火漆的竹簡,遞給陸羽。
“郭兄,這份竹簡是張縣令,哦不,現在要叫郡守大人了,命人隨公文一同送來的,上面標明只許郭兄親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