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章 張大彪智奪炮樓

在那片被戰火洗禮過的土地上,天空總是蒙著一層厚重的陰霾,彷彿連陽光都畏懼於這無盡的殺戮與抗爭。

張大彪,一個面板黝黑、眼神堅毅的漢子,站在由十幾位同樣精壯的戰士組成的隊伍前。

他們身著粗布衣裳,肩扛看似沉重的麻袋,實則暗藏鋒芒,馬車裡藏著讓鬼子聞風喪膽的大刀,它們整齊的藏在緊緊綁縛在麻袋之下。

此次大刀營的這十幾個戰士要偽裝成一支不起眼的運糧商隊,趁機拿下鬼子的炮樓。

張大彪坐在馬車上低聲道:“兄弟們,咱們這次的任務,是悄無聲息地接近那座鬼子的炮樓,把咱們的‘糧食’送進去,給咱們團長來個裡應外合。一會動起手來,都利索點!”

隊伍緩緩前行,穿過一片荒涼的田野,遠處的炮樓如同一座孤獨的巨獸,矗立在塵土飛揚之中。

隨著距離的拉近,緊張的氣氛在隊伍中悄然蔓延。

“站住!幹什麼的?”突然,一聲尖銳的日語打破了沉寂,一名鬼子副官帶著幾個哨兵攔住了他們的去路。副官的眼神在眾人身上掃過,顯得格外警惕。

張大彪故作謙卑,上前一步,用夾雜著地方口音的日語回答道:“太君,我們是附近村子的,給炮樓送糧來了,這世道亂,鄉親們指望炮樓保平安呢。”他邊說邊從懷裡掏出一包煙,遞了過去。

副官接過煙,上下打量了張大彪一番,似乎對他的回答半信半疑,不過眼前這個農民打扮的,雖是比其他中國人壯實些,但諂媚的態度讓他放下警惕。

“喲西,你大大滴好,是我們皇軍的朋友,把糧食卸下來,送進炮樓檢查!”他命令道,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張大彪心中暗喜,表面卻不動聲色,揮手示意隊員們開始行動。

麻袋被他們一個個從馬車上搬下,戰士們的手心沁出了細密的汗珠,但動作依舊穩健,生怕露出絲毫破綻。

就在此時,一名戰士在搬運麻袋的時候,由於太過緊張,不慎讓底下的麻袋輕輕捱到車上藏起來的大刀,那鋒利的鑌鐵大刀竟然發出了一聲輕微的響動。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副官的目光立刻變得銳利起來。

但好在,他並未察覺異常,只是皺了皺眉,繼續監督著糧食的搬運。

張大彪緊貼著炮樓的陰影,每一步都謹慎至極,心跳如鼓,卻竭力保持著呼吸的平穩。

張大彪,目光如炬,透過幾個不經意的回眸,窺視著內部複雜的火力配置。

只見炮樓頂層,幾挺重機槍黑洞洞的槍口正對著外頭,下方則是密集的沙袋掩體和交叉火力網,顯然,這是敵人精心佈置的防禦工事。

一個炮樓只有一個小隊的兵力,而這個靠近新一團駐地的據點,被特殊關照,又增加一個小隊,三十幾個人,單是一樓就有三挺輕機槍,一挺重機槍,二樓估計還有兩門迫擊炮。

眼看馬車上麻袋即將見底,張大彪心中盤算著何時動手,遠處突然傳來了一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那是李雲龍部隊發起總攻的訊號!

炮樓內的鬼子士兵瞬間被驚醒,他們慌忙奔向各自的崗位,準備迎接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只有幾個小鬼子準備緊閉炮樓大門。

張大彪心中一凜,知道機會來啦,他迅速後撤幾步,同時用眼神示意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幾名大刀營戰士。

這些戰士,個個身經百戰,得到眼神示意後手中緊握著從馬車中悄悄抽出的大刀,寒光閃閃,映照出他們堅毅不屈,捨生忘死的臉龐。

隨著李雲龍部隊進攻的炮火愈發猛烈,炮樓內的鬼子們愈發手忙腳亂,他們開始集中火力向外掃射,企圖阻止攻勢。

李雲龍在炮樓外大喊:“小鬼子們,老子是八路軍新一團團長李雲龍,有本事出來跟老子決鬥啊!”

雖然炮樓裡的小鬼子大多不懂中文,但“李雲龍”這三個字,早就是無人不知,無小鬼子不曉。

炮樓鬼子長官聽槍炮聲略顯稀疏,發現來打炮樓的八路軍人數火力並不多,就用撇腳的漢語高呼道:

“李雲龍團長,我很敬重你的為人和你的手下,不過我要提醒你的是,只要三十分鐘,就會有不少於兩個中隊的皇軍支援我們,你覺得打下炮樓,你能全身而退嘛!”

隨後低聲道:“快,快給其他據點通電,快叫支援!”

這個小鬼子沒想到的是,李雲龍的部隊並不是主攻部隊,自然不會展示自己的火力。

而他的大部隊此時正藏在周圍,準備圍點打援,主攻部隊,是潛入炮樓的是那十幾個皇軍的朋友,老實的農民。

那幾個小鬼子還想關上大門,把這十幾個農民趕出去,幾個戰士叫喊著向太君求情,實則掩護後方的戰士:“太君,先讓我們進來,求求你,讓我們進去。”

然而後面的十來個大刀營的戰士們已經悄悄抽出大刀,“咔嚓!”“噗嗤!”,伴隨著清脆的金屬碰撞聲和血肉撕裂的聲響,幾個小鬼子矮小結實的身體瞬間被劈成了兩半,鮮血四濺。

他們臨死前,眼中還殘留著不可置信的光芒,成為了這片戰場上又一批無名的亡魂。

大刀營的戰士們如同鬼魅般從四面八方湧入炮樓入口,他們的動作迅捷而默契,彷彿每一次揮刀都蘊含著無盡的憤怒與決心。

一名戰士首當其衝,大刀劃過空氣,帶起一陣凌厲的風聲,瞬間將一名正欲裝填彈藥的鬼子劈成兩半。

那些鬼子,先前還囂張跋扈,此刻卻如同被獵人盯上的獵物,臉上寫滿了驚慌失措與絕望。

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恐懼的光芒,四處逃竄,卻發現自己已經無處可逃。

兩邊的作戰距離不到十米,準確來講,只有七米多,雖說五步內槍又快又準,但是這麼近的距離,擠著三十來人,一米四長的三八大蓋難以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