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
中午的時候,天空開始下雪了。
“大哥,你快看,下雪了!”
宋繁星穿著個花棉襖,頭上扎著兩個發包,從外院興奮地跑了進來。可能因為剛小跑了一下,肉嘟嘟的臉頰兩邊都有些潮紅,看起來很是可愛,就像年畫上的娃娃一樣。
宋清明聽到後,將手上的書放了下來。
他平時閒來無無事的時候就喜歡看書,比如一些史書還有遊記等,他想透過書上的資訊去了解這個時代,還有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
這個時候沒有高科技的手機,電腦電視這些,如若要獲得外界的資訊,瞭解其他地方的資訊就只能透過書籍了。就算書中的資訊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但起碼可窺一面。
而他現在正看的書就是前天吳憂託人給他送來的,是一本遊記,叫《山水遊》,是前朝一個文學家王獻舍所著。
這書宋清明看了幾篇後,很是激動。
覺得很像前世明代一位文學大家徐霞客,都是喜歡探尋名山大川,並將所看到的山脈、水道、地貌等記錄起來,寫成一篇篇遊記。
徐霞客不僅對地理學有重大貢獻,而且在文學領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詣。他寫的遊記,既是地理學上珍貴的文獻,又是筆法精湛的遊記文學。他的遊記,與他描繪的大自然一樣質樸而綺麗,有人稱讚它是“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走到廊下,宋清明一看,果真是下雪了。
雪花一片一片地飄落,他用手去接,落在手上的雪很快就消融了。
而此時,宋繁星和宋朝陽兩個人在小院子裡興高采烈的玩雪,他們都希望雪能下得更大點,這樣他們就可以堆雪人了。
“你們兩個別在雪地上玩太久,著涼就不好。”宋清明在一旁溫聲提醒道。
“知道了,大哥。”
宋繁星和宋朝陽兩個人異口同聲說道。
吃過午飯後,宋清明也跟著李松他們到鹹鴨蛋工坊了,因為他之前就和吳憂商定好過年放假等事宜,今天就要實施了。
他可不是隨意決定的,他可是根據目前的庫存情況、還有吳憂那邊的銷售情況而定的。
自從上次宋清明給工人發放優秀員工獎金,以及升了四個小組長後,大家的幹勁更足了,效率也更高了,日產的鹹鴨蛋比之前的多了一倍不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有人居然下班後還繼續幹一個多時辰。
宋清明當時知道後,很是驚訝,他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內卷的,也沒想過自己讓他們內卷。
他讓李松他們注意下,但奈何那些工人不聽勸,說回家後也沒活幹,還不如在這裡乾乾活,還能有人聊天說說話。
宋清明也不能多說什麼,只好記著,等到時候給他們加班費補貼。但他也不能讓他們這樣卷下去,要不然他的推行的八小時工作及雙休制不就半途而廢?
他可不能做那些壓迫底層勞動人民的人!
僱主和僱傭本就是平等的關係,一個出錢,一個出力。即使現在還有很多不公,他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弱,但他相信,終有一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
“大家都停在手中的活,到工坊大堂集合!”李松扯著嗓子喊道,很快大家就來到了大堂,站在前面的是幾個小組長。
宋清明環視了一圈,看到大家的精神面貌比之前還好,他就知道現在他們對目前的工作很滿意,也是充滿鬥志的。
“我就長話短說了,明天就是臘月二十四了,也就是小年了,所以明天我們工坊開始放假!”
宋清明說完後,居然沒有聽到想象中的那種興奮,激動的聲音,畢竟前世的時候,放假的時候大家都已經很激動了,更別說突然聽到明天就放假的這種訊息了。
咦?
為什麼大家一副悶悶不樂,滿是愁容的樣子的?
剛才不是好好的嗎?
為什麼他一說完話就這樣了?
宋清明此時心裡有十萬個為什麼,他真的想不明白。
“你們為什麼都這副愁容呀?”宋清明直接問道。
人群中,又一個嬸子說道:“當然愁呀,明天放假,那我們這個月的工時就不夠了,就拿不到正月的工資呀。”
話音剛落,就有人附和道:“就是,就是。”
這時候宋清明才明白過來,為什麼他們聽到放假會不開心,原來是擔心拿不到整月的工錢,果然,古代的人就是內心淳樸。
“是我的問題,我沒有說明白。”宋清明看著人群說道,大家也好奇看著他,他接著說道:“明天,也就是臘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一共十九天,工坊放假,放假期間,你們都是有工錢的,也就是帶薪休假!”
譁!
什麼?
我有沒有聽錯?
放假居然還有工錢拿?而且不是一天兩天的,而是整整十六天呀!
有細心的人算了一下,年後他們只要上七天左右的工就可以拿到一個月的工錢的,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呀!
大家被宋清明說的話給震驚住了額,紛紛在那討論著。
“節禮。”李松站了出來,大聲喊道。
被喊道名字的人,一個個走上前,在李松那裡登記按手印,宋歡顏發放工錢以及年終獎,而李氏和宋健兩個人就發放節禮。
看著手中沉甸甸的東西,大家才明白什麼是年終獎,那可是一兩銀子,比他們的一個月工錢還要多,更別提些年禮了。
宋清明給他們準備的年禮只有三大樣,豬肉,麵粉,還有布。
豬肉是每人兩斤。這些豬肉有一些是從石河村村民殺年豬買回來的,一些是從縣城蔡屠夫那邊買的。
麵粉是每人十斤。宋清明想到這個時候,石河村過年都有一個習俗,就是包餃子吃,既然他都給了豬肉,那就不差麵粉了。
而第三樣,就是布,每人十六尺,這個時候做一件單衣需要八尺布,冬衣需要雙層,那就是十六尺布了。這是因為宋清明之前發現,即使現在已是冬月了,但依然有漢子或是婦人穿的衣服還是挺單薄的。他知道,之前發給他們的工錢,這些人肯定是捨不得錢花在自己身上的,要麼給孩子買布做衣,要麼就買肉給家裡人打打牙祭
發現這個問題後,他還讓李松他們在工坊多新增了幾個炭爐。
貧富差距在哪都有,而且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
宋清明知道自己不是聖人,就算是聖人,他也不能無端端對一個人好。
畢竟鬥米恩,升米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所以,很大程度上,他開工坊是為了讓他們能夠透過自己的勞動而得到應得的,過上小康生活,最起碼溫飽不成問題。
這次,很多人都激動得落淚了,有的還哭出了聲來,那個場面,不知道的還以為出了什麼大事,但在很多人心中,今天這些就是大事呀!
有激動的人都跪下來準備給宋清明磕頭了,幸虧他看到了,及時扶了起來。
李松、李楊、宋健、李氏和宋歡顏看到大家又哭又笑的,眼睛都是紅紅的,他們是知道打工人是多麼的不容易,僱主從來都是壓迫他們的,哪有會像清明這樣,不是送錢就是送吃食的。
宋清明覺得自己只不過是做了本應該的做的事,一點都不值得這麼他們也樣對他感恩戴德的。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認為的本應該的事,在他們眼裡就是足以讓他們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事,那是天大的事!
在眾人的陣陣感謝聲中,宋清明他們終於將所有工人的工錢、年終獎和年禮都發完了。
本來這次宋清明是想年終獎以及年禮這部分的錢直接他出的,但吳憂聽到後,心裡甚是佩服,果然是一個有義的人!這個後就表示這些錢應該從公家出,不能他自己承擔了。
回家後,他將這件事和他爹吳老爺說了後,吳老爺只說了一句話,“這人,值得你深交!”
接著吳憂也比照鹹鴨蛋工坊來安排自家商行名下的所有掌櫃、夥計派發年禮。但因為休假過於有點長,商行不同於工坊,所以就換算工錢多發了一些。
這樣一來,這就在縣城乃至府衙的富商不得不給手底下幹活的人發放年禮了,這一卷,讓更多打工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