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提升騎兵的裝備水平,莫不凡下令打造精良的兵器和鎧甲。
鐵匠們日夜不停的趕工,造出了一批批鋒利的長槍、堅固的盾牌和輕便的鎧甲。
騎兵們配備上嶄新的裝備,士氣更加高昂。
此時,莫不凡又想到了騎兵的戰術運用。
他把騎兵分為輕騎兵和重甲騎兵。
這個時候的鐵器,相當珍貴,莫不凡一心想著把後世的鐵浮屠給打造出來。
隨著騎兵部隊的不斷成熟,莫不凡決定舉行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向眾人展示這支精銳之師的風采。
閱兵當日,騎兵們身著威武的鎧甲,騎著雄健的戰馬,整齊地透過校場。
他們的英姿和氣勢令人讚歎不已。
然而,在這之後,莫不凡並沒有滿足於現狀。
他也清楚,實戰才是檢驗實力的真正標準。
莫不凡現在滿心就想著找一個對手來演練一下,可是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
找別的諸侯吧,戰場規模太大;
找那些土匪吧,似乎又起不到練兵的作用。
這時,郭嘉進言道:“主公,何不舉辦一場內部的軍事競賽,讓各支隊伍相互切磋,模擬實戰場景,以達到練兵的目的。”
莫不凡眼睛一亮,覺得此計可行。
於是,他下令籌備軍事競賽。
競賽當日,各支騎兵隊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比賽過程中,各隊都展現出了不凡的實力,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莫不凡認真觀察,賽後與將領們一同總結經驗教訓,針對性地改進訓練方法。
然而,這樣的競賽雖然有一定效果,但莫不凡始終覺得不夠過癮。
……
就這樣,益州總算安定了下來,一切都在緩緩地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時光的車輪無情地轉動,就這樣,初平三年(192 年)在眾人的期待與不安中拉開了帷幕。
在中原大地上,各路諸侯俞發強大。
其中,袁紹憑藉其四世三公的顯赫家世,廣納賢才,擁兵自重,勢力日益壯大;
曹操亦不甘示弱,他足智多謀,善用兵法,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迅速崛起於亂世之中。
與此同時,其他諸侯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開始嶄露頭角。
公孫瓚以其勇猛無畏,在北方縱橫馳騁;袁術手握重兵,覬覦著天下霸權;
劉表坐鎮荊州,看似儒雅溫和,實則暗藏雄心。
各方勢力交錯縱橫,猶如一張錯綜複雜的巨網,局勢變幻莫測,讓人難以捉摸。
然而,在這波譎雲詭的局勢中,並非所有諸侯都將目光僅僅放在爭奪地盤和權力之上。
有些心懷叵測的諸侯打起了皇帝劉協的主意,妄圖透過控制這位名義上的天下之主來獲取更大的利益。
他們在暗中謀劃,精心佈局,然而,皇帝劉協在王公大臣及莫不凡的暗中協助下,竟奇蹟般地在長安召集了1萬的兵馬。
長安城牆堅固無比,防守更是嚴密至極。短時間內,縱使各路諸侯兵強馬壯,也難以將其攻克。
眾多諸侯只得遠遠地觀望,不敢貿然行動。
畢竟,倘若不能以雷霆之勢迅速攻下長安,其他諸侯極有可能會以援軍的形式加入戰場,從而坐收漁翁之利。
如此一來,反倒形成了一股微妙的平衡。
在這種局勢之下,莫不凡這邊反而未引起太多人的關注。
因董卓遷徙的100萬民眾的融入,益州地區人口急劇增多,經濟日漸繁榮,社會亦愈發穩定。
就這樣,益州地區蓬勃發展,形勢越來越好,莫不凡的勢力也逐步壯大。
但莫不凡仍然不滿意,他此刻心中暗想,是否要將後世的火藥給研製出來。
要知道,在這冷兵器稱雄的時代,倘若有火藥這種威力巨大的東西現世,絕對能夠帶來壓倒性的優勢。
可難題是,他自已對火藥可謂一竅不通,全然不知該如何製作。
這令莫不凡倍感無奈,於是,他決定退而求其次,把鐵浮屠給建立起來。
他深知,鐵浮屠若能建成,必將成為自已手中的一支勁旅,大大增強自已的軍事實力。
他現在的赤兔馬後代越來越多,這種馬體力較強,再選一些精壯士兵,打造數千的鐵浮屠完全沒有問題。
然而現在的鐵礦比較的稀少,根本就達不到需求。
莫不凡眉頭緊鎖,鐵礦的匱乏成為了眼前最大的難題。
沒有足夠的鐵礦,鐵浮屠的裝備就無法打造,計劃也只能淪為空談。
作為後世穿越而來的他,知道東漢益州越嶲郡有巨大的鐵礦儲備,
但是具體位置莫不凡便不知道了,於是他派出人員在這個地方探索。先找到鐵礦再說。
他迅速召集了手下的將領和謀士,在議事廳中詳細地部署著任務。
他沒有說出具體方位,一來以免引起別人的猜忌,二是其實就連他自已也不知道具體方位。
莫不凡只是讓程昱專門負責,派出數十隊人馬,在越嶲郡仔細尋找鐵礦。
……
然而
在這亂世之中,似乎從來沒有哪一刻會允許你停下匆匆的腳步稍作喘息。
正當莫不凡絞盡腦汁思考著如何巧妙應對未來錯綜複雜的局勢時,
南方忽然傳來令人心驚的訊息,南蠻那邊再度發生了內亂。
這些部落之間原本就存在著矛盾和利益衝突,如今更是因為一些原因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長久以來積累的怨恨在這一刻徹底爆發,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和土地,他們不惜拼個你死我活。
水源、農田、獵物,每一樣都成為了引發爭鬥的導火索。
此前,莫不凡曾使用過忠誠卷軸的那幾個南蠻部落,此刻竟遭到了其他部落的聯合集體攻擊。
他們在南蠻的土地上孤立無援,四周皆是虎視眈眈的敵人,處境岌岌可危。
莫不凡深知,若不及時伸出援手,這些部落恐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而自已在南蠻的佈局也將功虧一簣。
面對如此這般的棘手情況,莫不凡不禁心中暗自嘆息:
“就不能讓我消停歇幾年嗎?這亂世真是片刻不得安寧!”他眉頭緊鎖,滿心的無奈與煩悶。
要知道,如今諸葛亮今年才不過 11 歲,等這智謀超群的諸葛亮長大成人了,
隨你們怎麼鬧騰都行,一個諸葛亮就可以率部橫推南蠻,可眼下,莫不凡卻無暇等待。
無奈之下,莫不凡只得再次整軍備戰。
他緊急召集麾下的將領謀士,眾人齊聚營帳之中,莫不凡目光堅定地環視著眾人,沉聲道:
“諸位,如今南蠻內亂,局勢危急,吾等需共商應對之策,以保我方勢力不受損,還望諸位暢所欲言,各抒已見。”
帳內燭光搖曳,映照著眾人凝重的面容,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謀劃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