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七一年的夏天,姚德業家蓋了二層樓房。七二年姚家的鹽鹼地東邊,搭了一排遮陽的棚子,姚德業做了幾條長板凳,固定在棚子底下,碼頭上的漁船上岸後,都先到這裡落腳。
幾個棚子,哪幾個棚子歸哪個村子用,也都慢慢成了習慣。大家來了就去找自已村的落腳。
幾個村委一開始還想給姚德業一點好處,姚德業擺手說不用,這樣做只為大家方便,他的地方閒著也是閒著。
時間進到七二年的10月份,恢復高考的訊息突然傳來,十七歲的姚倩,十五歲的姚繼宗,十九歲的婁玉城,以及邱安明都報名參加了。
不用說,幾人全部都被報考的學校錄取了。至於說什麼被別人替了,或是通知書丟了之類狗血事件,根本沒機會發生。
因為姚倩給他們每個參加高考的人,都佈置了祿馬文書局。一切都順風順水的。至於說,祿馬文書局怎麼佈置?這就要看個人命格了,這正是命理風水,即便是一樣的局,可是命不同,佈置的方位時間也都不一樣。
姚倩和姚繼宗姐弟倆,加上婁玉城都考去了京城。姚倩和婁玉城去了京大,一個考入歷史系,一個考入法律系。姚繼宗則是考進了華大的物理專業。邱安明則是考入了省大的化學專業。可別小看了省城大學,雖然比不上京城的兩所大學,那也是一所老牌名校。
七三年夏天,姚家又有好訊息傳來,排行老三的姚萍,也就是姚德業和蘇懷蘭的二女兒,考入了羊城大學。
此時姚家一樓的門市房已見雛形,不過還不算正經的門面。
跟以前一樣,蘇懷蘭出遠門,看到合適的日用品,就大批次收回來,有時候是布,有時候是肥皂毛巾,反正遇到什麼她就批發回來賣。
蘇懷蘭收海產乾貨的生意,早就不避著人了,所以也就越做越大。因為收購價格比鎮上水產收購站的價格好一些,一些人傢俬下攢的乾貨,都喜歡送到姚家來,還慢慢做出了名氣,田港縣最北邊的鄉鎮,都專門送來賣給蘇懷蘭。
不過海產多了,味道太大,慢慢的這部分生意就挪到了鹽鹼地那邊。鹽鹼地的一角又專門蓋了個鐵皮屋子,用來存放乾貨。
至於海產乾貨的銷路,根本不用愁,蘇懷蘭在省城和申城都有長期合作的客戶,只有不夠賣的,沒有賣不出去的。
不用說,姚家的日子眼看著就好起來了,一直懂得抱大腿的老三家的,老四家的,還有老五家的,三個妯娌,知道大嫂蘇懷蘭特別忙,又住得近,便經常過來幫忙。
一開始幫忙沒有錢,可是時間久了,蘇懷蘭總不能白用她們,除了算點基本辛苦錢,也讓她們掙些好處。比如老三家的孃家在北邊的漁業隊,老三家的,就讓孃家人在家裡收乾貨,收來的乾貨賣給大嫂。
蘇懷蘭就給老三家的更高的收購價。就拿小魚乾來說,她收別人的,一斤給2塊錢,收老三家的,一斤就給2.2,反正她批發給申城的客人是3.5一斤,即便算上損耗,她還是照樣賺大頭。
當然了,蘇懷蘭還有別的貨損,收進來的乾貨,都要縮水的。忠厚人家的貨幹些,能到九成五,奸猾的人,可能只有八九成的幹數。收進來的乾貨也不是馬上就批發出去,還要先在倉庫裡做些初級分揀,分揀好了,通風幾天,10斤的貨,裡外裡能剩下9斤就算不錯了。再加上人情打點,賺頭雖說不錯,可並沒有那麼大。
至於分揀打包這些活,三四五這三個妯娌除了幫忙幹,還另外在村裡喊了幾個人,做計件工,按照最後分揀打包出來的重量算工錢,一斤2分錢。外人幹活,又都是值錢的貨,當然要有自家人看著才放心。
姚老頭看在眼裡,心裡也著急。大兒子一房日子紅火,過好了還不忘拉拔底下三個小的,姚老頭怕大兒子一家吃虧,乾脆就去跟單位提前申請了退休,退休後,就來幫著看場子。
聽說姚老頭提前退休了,村裡村外認識他的人,也都說些好聽的話,說起來,誰沒去蘇懷蘭那裡賣過海產乾貨?姚老頭的大兒媳可算是不少人的重要客戶呢,得罪誰也不能得罪財神爺呀。
至於姚老二一房,反正早就撕破臉了,蘇懷蘭也懶得搭理這家人。大洋比姚倩大兩歲,七二年的臘月結的婚,婚宴擺酒的時候,姚老二親自來大房請大哥大嫂去吃席,希望大哥大嫂能不計前嫌,別把他們二房給忘了,三四五三家的弟妹早成了大嫂的左膀右臂,沒少跟著大嫂一家吃肉喝湯!說實話,他腸子都悔青了!
可惜,最後只大哥姚德業帶了兩塊錢去隨禮吃席,家裡其他人都沒去。
也就是大洋結婚過後沒幾天,姚倩姚繼宗姐弟倆同時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婁玉城也收到了通知書。
蘇懷蘭在家裡簡單擺了幾桌席面,只請自家親戚,也就是這個時候,公開承認經常來家裡的婁玉城就是他們家的大女婿。
到了七三年,政策越來越明朗了,一樓的門面房這才正式裝修,準備開超市。
開超市可不是一句話的事。從佈置到貨源,各種難題,頭緒是有億點多,姚德業和蘇懷蘭兩口子精力都撲在上面。蘇懷蘭在港島早就見過世面,再加上養子裴禮軒的支援,從姚倩姚繼宗姐弟倆出門上學以後,兩口子雖然成天忙得跟陀螺一樣,可是超市也一天一個樣,眼瞅著就能開業了。
幸虧家裡孩子們也都省心,除了蘇外婆,小舅媽白荷花也帶著孫子來姚家這邊幫忙照看一二。
反正等到七三年夏天,姚萍收到羊城大學通知書後不久,姚家的超市早就準備就緒,只等正式開門迎客。
不過蘇懷蘭特意交代,等大學生們放假回家了再開業,也不差這幾天。
超市跟後世很像,開放式貨架,所有的東西都擺在面上,貼好價格,需要什麼拿什麼,統一拿到門口再結賬。
即便高考的進度條跟上一世不同,整整提前了五年時間,但是大學生還是鳳毛麟角。這次加上姚萍這個大學生,姚家村已經出了三個大學生。別的村有考上中專的,那都讓人羨慕無比,這家子卻連出三個大學生,還都是名牌大學的。知名度可想而知。
於是姚家超市開業,只在集市街口處,立了塊牌子,上面寫著姚家超市哪天開業,開業那天,只要買東西就送一隻狀元筆!
狀元並非瞎說,去年第一次高考,成績沒公開,誰是狀元不好說,但是姚萍這回考試,是整個田港縣的第一名。田港縣的第一名考上了羊城大學,但是別忘了,姚倩和姚繼宗讀的可是京城的大學,老百姓不懂什麼學校排名,只知道一點,不管什麼,那一定是京城的最好。大學當然也是京城的大學最厲害。於是,就有人私下說,那姚倩和姚繼宗姐弟倆,最少也得是市狀元,不然怎麼能考進京城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