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日頭漸升。
陽光普照時,劉軒從眾女身邊起來,穿戴好、洗漱後徑直往軍營去。
而大床的上的眾女,面面相覷,皆羞愧難當,不敢第一位起來。
還是緋煙和紫女帶頭,其他人才紛紛起床。
緋煙看向公孫麗姬:“麗姬妹妹,公孫將軍好不容易回來,你帶著麗兒回門,與祖父敘敘舊、說說話。”
公孫麗姬點頭,她許久沒見祖父,這次打算好好陪陪他老人家。
其餘人則是圍繞焰靈姬和大司命,詢問出去的這些年的事情。
紫女也囑咐:“都快點起來準備,我們還要參加英雄紀念碑活動,可不能遲到。”
......
軍營中。
劉軒來到點將臺上,望著下方站立的將士,他的聲音傳遍整個軍營。
“將士們用五年時間,征服了百越,期間有許多將士立下赫赫戰功!”
“下面開始論功行賞!”
“冊封公孫羽為三軍大將軍,統領三軍和水師!”
“冊封梅三娘為披甲軍大將軍,統領披甲軍!”
“冊封古力為水師大將軍,統領水師及水師艦隊!”
“......”
一個個名字出現,都升官發財。
活著的將士受賞,死去的將士也不能寒心。
“儘管我們取得勝利,但有些將士們永遠留在南方,可是他們的精神永存,留在我們每一位將士的心中。”
“為了紀念戰死的將士,本城主在郊外不遠立下紀念碑,其上刻有死去將士的名字和事蹟,以供後人敬仰。”
“本城主立起英雄紀念碑,就是讓他們世代受到百越人民的朝拜,將士們奮不顧身的精神永垂不朽!”
在他的帶領下,所有將士分批前往紀念碑進行紀念儀式。
還有城民們、焱妃、紫女她們都會來。
劉軒帶領眾人向紀念碑鞠躬,而後讓百姓和將士們參與進來。
這一天,“願為城主而戰”響徹姑蘇城!
......
完成紀念活動後,劉軒與眾將士返回軍營。
在劉軒的詫異中,公孫羽等將領們,竟紛紛勸他稱王。
“還請城主稱王,以聚百越民心!”
“還請城主稱王,以聚百越民心!”
“......”
劉軒看著一眾將領,直到他們熱情冷卻,他才說道:“本城主會稱王,但不是現在。”
“現在當務之急,是訓練軍隊,發展百越,直到七國不能忽視我們,屆時便是本城主稱王之時!”
“好了,軍隊分批休息,休息一個月再說。”
“謝城主!”眾將領紛紛告退。
大家知道百越的力量還很弱小,因此心中更加充滿幹勁,想要練出精銳之師。
劉軒給大家希望,大家有了方向,眾志成城朝著目標前進。
......
給將軍們放假後,劉軒與公孫羽一道,回了公孫將軍府。
“夫君,祖父!”公孫麗姬牽著兒子,隨後激動的與公孫羽擁抱。
麗姬哽咽起來:“祖父,這些年您辛苦了。”
“麗姬,這些年你過得還好吧?”
“祖父,孫兒很好。”麗姬想到了什麼,拉著身邊的小人,“祖父,這是您的曾外孫。”
“麗兒,快叫曾外祖父!”
公孫羽把劉麗抱起來:“我曾外孫都長這麼大了。”
他拿鬍鬚蹭著劉麗,展示出慈愛的一面,和戰場鐵血完全不同。
劉軒與他們說會話,就讓麗姬好好陪公孫羽。
“劉麗,你與孃親陪陪曾外祖父,可要乖乖聽話。”
“知道了爹。”
......
劉軒回到城主府,在花園的涼亭下坐著。
紫女拿出墨鴉傳回的情報,“這幾年夫君你不在,為了不讓夫君分心,因此沒把墨鴉的情報告知。”
劉軒拿起來看,沒想到他前腳剛走,燕趙就幹了起來。
還是羅網挑撥的,他們挑起燕趙兩國之間的戰爭,待燕趙戰起,秦國即藉口援燕抗趙,開始對趙進攻。
燕趙兩國正在酣戰之際,秦派王翦率軍進攻太行山之戰略要地-閼與,使這個早為秦國垂涎的戰略要地一舉被秦拔除,從而開啟了從西面進攻邯鄲(趙都城)的通道。
秦將楊端和軍進攻韓陽(閼與之北),也順利攻克,這樣邯鄲的西北方向失去了屏障。
秦桓齮軍從南陽出發,攻佔鄴邑所屬之安陽。
至此,秦軍已推進到邯鄲之南,僅與趙都邯鄲相隔一條漳水和少數城邑。
秦趙大軍對峙,秦軍三十萬,趙軍二十萬,共五十萬軍隊大戰。
沒有後勤支援,這樣對峙不利於趙。
幾年后王翦攻楚,也是採取這個策略,一戰而下。
劉軒看完後說道:“秦國開始發動統一戰爭,要橫掃六國,一統天下!”
“我們的發展速度已經很快,如今吳越已有百萬人口。”緋煙在一旁說道。
“可要等新生兒長大,十幾年後才算真正的人力。”
劉軒感慨:“就怕秦國不給我們這個時間。”
月神提議:“四十五萬大軍枕戈待旦,夫君,妾身以為可以攻齊。”
緋煙附和:“齊王建昏聵,國家發展緩慢,奸相後勝貪婪成性,軍無奮進戰鬥之志,甚至城池無兵將鎮守。”
劉軒記憶中,面對強秦即將發動的並滅六國的戰爭,齊國竟毫無準備,坐以待斃,確實是個肥羊。
他的四十多萬大軍,訓練成型後,不能每天吃吃喝喝,這樣大軍都廢了。
“讓墨鴉專注收集齊國情報,時機一到,便水陸並進,一舉拿下齊國!”
紫女回應後,紅瑜小跑進來。
“墨鴉統領有新的情報傳回。”
劉軒抬手一抓,就把紙條拿到手中。
看完後,傳遞給焱妃她們。
“秦將桓齮的新編部隊再度向趙南部進攻。”
“桓齮避開正面渡河,改由漳河下游渡河迂迴趙扈輒軍的側後,攻擊邯鄲東南的平陽。兩軍於平陽展開交戰,趙軍被擊破,被斬首10萬人,趙將扈輒戰死。”
“趙王啟用北部邊疆名將李牧為統帥。李牧率趙軍同秦軍交戰於宜安肥下地區,給秦軍幾乎全軍覆沒的沉重打擊,只有秦將桓齮帶領少數護衛突圍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