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不忍心看柳若安姐妹兩人這幾天辛苦奔波在‘馥香堂’和‘墨香苑’,所以臨去花廳前,吩咐手下人把東暖閣收拾一下。姐妹二人在正廳等了一盞茶的功夫,東暖閣已經佈置完畢,白青和侍琴來請二位主子。當柳若安姐妹倆走進東暖閣時,她們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原本生活氣息濃郁的房間如今多了一縷墨香,變得溫馨而雅緻,彷彿置身於一個小小的書房之中。
只見東暖閣內,陽光透過窗戶灑落在室內,形成道道的光影。靠牆擺放著兩把精緻的玫瑰椅,椅背雕刻著富貴平安的花紋,座墊柔軟而舒適。每張玫瑰椅前分別擺放了一個櫸木博古架書桌,書桌上擺放著姐妹倆需要用到的各種書籍和文房四寶,多寶閣內擺放著適合她們這個年齡的擺件,有紫檀三鑲白玉如意、鮫紗硯屏等,方便她們閒時把玩。牆壁上掛著幾幅山水畫,增添了絲絲書卷氣息。
蘭香看到姐妹倆進來,行禮說道:“倉促之間,佈置的不知道合不合小姐的心意,要是有不妥的地方,還請小姐指正。”
“姐姐,這裡佈置的好好呀!”柳若宜驚歎道。她走到一張書博古架前,輕輕撫摸著桌面。
柳若安也微笑著點頭,心中對裴氏充滿了感激之情。她知道裴氏這樣做是為了讓她們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也是對她維護柳若宜的回報。
姐妹倆在東暖閣裡坐下,開始翻閱起書桌上的書籍,享受著這份難得的時光。在這個秋日的早上 ,東暖閣成為了柳若安姐妹倆專屬的小天地。
柳若宜因為年齡還小,不大坐得住。一炷香不到的時間,看書就已經心不在焉了,頻頻向外張望,柳若安看了她好幾眼她都沒有注意到,柳若安只能無奈的咳嗽一聲,“二妹,讀書須得靜心,你坐立不安是為哪般呢?”
“我、我是想看看大舅母來了嗎。”柳若宜不好意思的說道。
“你舅母說是今天巳時二刻來,算算日頭,應該還有不到半個時辰就要到了,你先靜心讀書或是描紅。”柳若安對柳若宜說,看到柳若宜微微撅起的小嘴,她驚覺柳若宜只不過才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如此要求她是不是太過於苛刻了。
想到這裡,她微微嘆一口氣,對著柳若宜說道,“二妹,你看要不這樣,讓她們把東暖閣的窗子開啟,既透氣視線又好,這樣你舅母來了你也能最先看到她。要是還不放心,你就讓小丫鬟在門房候著,看到你舅母家的馬車來了,讓她快快來報信,你看如何。”
聽得這話,柳若宜這才讓丫鬟把東暖閣的窗子開了兩扇,方坐下來老老實實的描紅。時間很快過去,來到了巳時二刻。
只聽見候在門房的小丫鬟飛奔而來,站在臺階下,聲音帶著喘息的告訴房內的姐妹二人,“回兩位小姐,婢子剛才往後院來的時候,舅家太太的馬車隊已經到了府門口,想是這會軟轎已經快到二院儀門了。”
“舅母來了,大姐姐,我們別寫了,我想去迎接舅母呢。”柳若宜迫不及待的說著。
“行,我們收拾一下儀容,就去院外等著。”聽到柳若宜的話,柳若安也不禁對穿過來還未謀面的便宜舅媽產生了好奇。
姐妹兩個收拾了一下儀容,就去到院外候著,只等了不到半盞茶的時間,就看到一行人坐著軟轎遠遠行來,行至院門,一行人下了轎。只見前頭一位婦人年約四十左右,梳著十字髻,頭戴一對碧玉鑲藍寶石簪,身穿石青色暗紋雲繡衫,系一條靛藍散花如意裙。她的身後站了兩位姑娘,一位年齡小點,和柳若宜差不多大,另一位大約在標梅之年。旁邊另一位婦人大約三十四、五的年齡,梳著拋家髻,頭戴累絲嵌玉蜻蜓簪,著蝶戲水仙衫和碎花煙水百褶裙,身後也站了一位約豆蔻之年的女孩。
柳若安姐妹倆忙上前見禮,“見過大舅母、二舅母,大表姐、二表姐。”動作輕盈優雅,讓人挑不出一絲錯來。三個女孩也分別和她們兩個見禮,“見過二位妹妹\/二位姑姑。”待到雙方互相禮畢,楊氏對柳若安說,“你就是安兒吧,真是一個標誌的好孩子。”柳若安還沒說話,旁邊的柳若宜小小的聲音傳來,“大舅母,你不喜歡你的乖乖宜兒了嘛。”
見此情景,雙方哭笑不得。還是韋氏站出來打圓場,“好了,我們還是快進去吧,別讓二妹妹久等了。”雙方這才謙讓著朝屋內走去。
裴氏看到楊氏和韋氏一行人進了正廳,激動地上前握住她們的手,雙方又是一陣見禮。等到最小的裴思月行完禮,雙方終於坐下來喝茶說話了。
裴氏首先開口:“大嫂,怎的二嫂來你也沒和我說,招待不周這也太失禮了。”
“本來是說我一個人過府來的,昨天維春回去回話的時候,正好你二嫂在我房內,我們妯娌兩個在說話,她也就說今天要過來。”
“二嫂,真是對不住了,我事先不知你要來。”
“沒事,是我自已要來看二妹的,老爺知道了也和我說讓我好好探望二妹,晚上回去說與他聽。你看,我這是帶著任務來的,二妹可不能把我趕出去,不然我不好交差呢。”說罷,韋氏自已先撐不住笑了。
一時正廳內笑聲四起,裴氏又問道,“怎的幾個哥兒沒來呢。”
韋氏快人快語的接話,“二妹,是這樣的,大哥兒的老泰山染了風寒,大哥兒就和侄媳婦去探望了。我家那不成器的三小子和和二哥兒去詩會了,就我們妯娌兩個帶著三位姑娘來串門子了。”
楊氏招手示意柳若安站在她身邊,拉著她的手,“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昨天維春都和我說了。”說罷,拍拍她的手。
“大舅母您客氣了,這都是身為人女應盡的本分。”柳若安謙虛的說著。
聽得這話,楊氏更滿意了,心道這外面的傳言真是不可信,誰在胡謅柳若安不尊繼母了。只見她從手腕上褪下一隻金累絲點翠花卉穿珍珠手鐲,放在柳若安的手上,“我看這隻鐲子和你很配,你就戴著玩吧。”
柳若安心想,這可不好帶著玩,兩世的眼光看來,一隻鐲子上用到了點翠、累絲,鑲嵌的工藝,老值錢了。只好微笑著看向裴氏,裴氏出言讓她接下,“你就接著,‘長者賜,不可辭’,這也是你大舅母的一番心意。”
柳若安於是接下了這隻鐲子,韋氏見狀也從荷包裡拿出一枚冰花芙蓉佩送給了她。
柳若安見大人之間似有話要說,就提出她帶著柳若宜還有裴家姑侄三人去她的‘沁雨軒’先坐會,等到午間用飯食的時候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