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見面

“大小姐,午食回來了。”白青拎著食盒進門,對著柳若安輕聲說著。言畢,又對白芷說:“白芍,你去服侍小姐盥手,我來擺午食。”

一時間,房裡三人都忙碌了起來。少頃,柳若安盥手完畢,坐在了正廳的桌前,看著桌上的擺著的蜜漬豆腐、梅子姜、香菇釀肉、珍珠丸子、桂花湘蓮、二紅飯。對著白芍和白青說:“你們也辛苦了一上午了,今天的午食怎的如此豐盛?我吃不完這些,這樣吧,你倆把梅子姜和這碟珍珠丸子留下,湘蓮和二紅飯分別給我盛一碗,餘下的你們自回房內去吃吧。”

“謝謝小姐,您有所不知,之前我去給夫人稟報您醒來時,夫人大為開心,直唸叨著‘真人庇佑’,又一疊聲的囑咐貼身的張媽媽去廚房,撿著廚房現有的食材做小姐您愛吃的菜餚呢。真真是對小姐您疼到了骨子裡呢!”說到這裡,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白青的聲音低了下去。

正好這時白芍把飯食分好,用食盒裝了起來準備拎去她和白青同住的房間。見此,柳若安對白芍說“白芍,你先把食盒拎下去,我和你白青姐姐說幾句話,半盞茶不到的功夫她就回去了。”

“是,小姐。”白芍笑著退了出去。

“真是個孩子,得了吃的就這麼高興。”柳若安見此,笑著搖頭說道。

“小姐,白芍她就是個孩子,偶有不周到之處,望您諒解。”

“白青,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白芍活潑的性子嗎?”

“婢子不知。”

“我從小被大家族這些所謂的規矩束縛。而你,我記得你才來我院裡的時候曾對我說過,你要做最好的大丫鬟。白青,你和白芍都是我的心腹,我相信你們對我的忠誠毋庸置疑。雖是白芍最先發現我今早醒來,我也和她說了,我想,以她的性子她只會和你說,你多半恪守本分訓斥了她。那麼,現在我來和你說。想來這會兒你也知道我和之前有些不一樣了,別怕,我還是你的大小姐,只是我前兩天昏迷,夢中有幸得與元始天尊他老人家指點與我,使我得脫困厄,如大夢初醒,這才有了醒來的這諸般變化。”

“小姐,婢子相信您,夫人在天有靈,知道小姐現在的變化,不知道該有多開心呢。那婢子下去了,小姐您早些用午食,不然飯菜冷了就不好了。”

“嗯。”聽著門外漸去漸遠的腳步聲,柳若安的內心不由得長舒了一口氣,可算是把兩個丫鬟給“忽悠”,啊,不,是“說服”了。畢竟她倆與原來的柳若安朝夕相處,自已代替她成了現在的柳若安,某些習慣難免不一樣,還不如自已先出手堵住這些漏洞,免得天長日久的出現大麻煩,反而成為別人的把柄,徒增煩惱。

吃過午食,柳若安囑咐進來收拾的白青,讓她和白芍在申時來正房,收拾她出門要用的東西。就站在書架前選了一本自已喜歡的書看了有兩刻鐘,然後坐下來抄寫《道德經》,原本有些浮躁的心靈,在不斷地書寫中好似得到了淨化與昇華,天地間此刻彷彿再也容不下其它,只餘了這份至純至粹。

申時在不知不覺中悄然來到,白青輕叩房門:“小姐,婢子們進來了。”

“嗯,你們進來吧。”柳若安對著門外輕聲說。

白芍進門,自去收拾書案,柳若安對白芍說:“你把我上次抄寫並裝訂好的《道德經》拿出來,仔細包好,一會兒臨出門交給你白青姐姐,你留在院內把你白青姐上午領回來的月例銀子發下去”

而白青進門,服侍著柳若安淨手, 又熟練的從衣櫃中找出了一套月白軟煙紗長裙,只見淡黃和白色絲線繡出點點四季桂,從裙襬一直延伸到了腰際,盈盈纖腰用一根白色暗繡“福在眼前”的腰帶束住,外罩一件海棠紅素色流雲錦外衫。

衣服換畢,柳若安坐在鏡臺前,白青問她可有需要搭配的頭面,柳若安玉指輕點左側第一個抽屜“就裡邊的那套珍珠頭面吧,那是夫人上次送來的,一會兒要去見夫人,今天就戴它了。”白青聞言,遂仔細取出珍珠頭面,開始給柳若安上妝,白芍則在一旁輔助。

梳妝完畢,柳若安站起身,緩步行至牆角的青銅等身鏡前,左右打量著自已,不禁滿意的笑著對白青說:“好白青,你手真巧,姑娘我真是越來越欣賞你了,等回來了且自去開鏡臺,兩枚銀戒指本姑娘賞你們了,你和白芍一人一枚。”

“是,婢子們共謝大小姐賞賜。”兩人歡喜行禮謝賞。

一路緩行至馥香堂,只見門外站著一個身影,赫然正是夫人薛氏身邊大丫鬟之一的蘭香,見到柳若安和白青主僕來,忙上前行禮,口稱:“奴婢蘭香見過大小姐。”柳若安扶起蘭香:“蘭香姐姐,你這是說的哪裡話,你天天照顧母親,也辛苦了。”

說罷看一眼白青,白青會意,拿出一個荷包遞給蘭香:“蘭香姐姐,這是我家小姐的一點心意,萬望你不要推辭。”

蘭香心想這原來心高氣傲的大小姐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終於開竅了,難得,真是難得。面上卻不動聲色笑著接過荷包,微一側身:“大小姐,請,夫人說了,您來了請直接進去,不用通報。”

柳若安遂由蘭香帶路,往正廳走去。聞著這滿堂的桂花香,不由想起了這馥香堂的來歷。相傳第一代平陽侯夫人姓郭,家鄉盛產桂花,郭夫人釀得一手好桂花酒,後遇天下大亂,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第一代平陽侯,在亂世中,助夫成就一番偉業。後天下大定,太祖御賜宅邸於此,郭夫人思念故鄉的桂花,第一代平陽侯就親手栽了這棵桂花樹,後取堂前桂花樹和郭夫人如蘭花般高潔的品格,為此院命名為“馥香堂”,傳至今日,已有兩百餘年。

一路想著,走至堂前,門口兩個才留頭的小丫鬟掀起湘妃竹簾,進到裡間裴氏日常小憩的東暖閣。只見臨窗大炕上,端坐著一位年約二十八九的美婦人,想來這就是她的繼母,同樣出身於河東的裴氏了。

柳若安微屈膝正準備行萬福禮,膝蓋才彎下去,裴氏就示意身邊的張媽媽媽趕緊去把柳若安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