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9章 李淵:你個鱉孫

“反?”杜荷眉頭緊鎖,搖了搖頭,嚴肅地說道:“我從未想過要反。”

“我只是想活下去罷了,又有何錯?”

薛仁貴面帶憂慮:“王,說一句肺腑之言,咱們若是要反,此時怕也不是個好時機,當今世道還算太平,不過連著大災,百姓經不起動盪。”

杜荷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道:“現在要做的事還多著呢,我是多想不開,才會叫咱們腹背受敵?”

“何況,如今局勢不明,陛下不理朝事,整日外跑,太子殿下腿腳有傷,等真到了那一步再說吧。”

說曹操曹操到,親衛跑了進來,躬身道:“王,太子殿下來了,如今帶著數千兵馬在遼東城外,說是要見您。”

“太子殿下?李承乾??”杜荷與薛仁貴面面相覷,“不是,他怎麼又來了!!!”

杜荷的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他轉向親衛,吩咐道:“你去城外將太子殿下迎進來,並安排他入住行宮,好生招待,先說我在洗澡,一會親自去見他。”

親衛貴領命而去,杜荷則站在窗前,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薛仁貴推著輪椅到了杜荷身邊,皺著眉道“王,當今陛下不在長安,太子殿下又跑遼東來了,如今主持朝政的不會又是太上皇了吧!”

“是誰無所謂了,我遼東如今還沒徹底平定下來,沒那時間帶著大軍跟他回長安了。”

“王,不好了,城外來了數萬兵馬,沒打旗號,不知是誰的隊伍,正在快速逼近遼東城。”另一個親衛小跑著進來,連忙說著。

“速將太子迎進城,關城門,我去城門上看上一看。”杜荷吩咐完,大步走出了城主府。

遼東城西門城牆之上,杜荷和李承乾並肩而立,看著遠處揚起的塵土,面色皆是凝重。

“弟弟,我這一來,這是遇到了要啃的硬骨頭了嗎?”李承乾連忙問著。

“不知,不過在遼東,我倒是還沒見過何人敢直接衝我遼東城的,我倒是要看看,何人膽子這麼大!”

李承乾面色由憂轉喜,朝著一旁的侍衛喊著:“取一把長弓來,這一仗,本宮要射出第一箭。”

侍衛看了看杜荷,見杜荷點頭,取了一把一人長的弓,遞給了李承乾。

箭在弦上,遠遠的指著奔襲而來的軍隊,杜荷嘆道:“會滿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李承乾哈哈大笑:“不愧是本宮的弟弟,好詞,好詞!回長安,我就命人寫出來,裱起來!”

大軍行進至城牆下二百步遠的時候,李承乾手一鬆力,箭矢破空聲響起,化作一道拋物線射了出去。

只不過箭矢還沒落地的時候,李承乾看清了城牆下軍隊的打扮之時,冷汗唰的一下就流了下來。

“杜郡守,太上皇在此,速速開門迎接!”軍陣中出來一人,毫不在意射到腳邊的箭矢,高喊著。

杜荷疑惑的看著李承乾:“你爺爺也來了?”

“你是我弟,我皇爺爺不也是你皇爺爺!”李承乾擦了一下額角的汗,“一會就說我不在……”

話還沒說完,李淵騎著馬就走了出來,分辨了一下城牆上的人,開口道:“你個孫子還不叫人開門。”

守城的將領剛上城牆,沒聽到之前的對話,破口大罵道:“你個孫子又是何人?敢叫我們王上孫子?”

嚇得杜荷和李承乾兩人一把撲了上去,將這將領的嘴給堵了上。

一盞茶的功夫,李淵看著站在城門後的兩人,先是笑著拍了拍杜荷的肩膀,隨即臉色一變,朝著李承乾的肚子一腳就踹了上去。

“你個鱉孫,不在長安治理國事,跑遼東作甚?!”邊打邊罵,圍觀的眾人皆是不敢勸架。

被打了一會,李承乾逆反心也起來了,站起身,對著李淵喊著:“就允許你帶著兵跑來玩?還不能叫我也出來透透氣?!”

李淵氣急,從腰間抽出個鞭子朝著李承乾肩膀就抽了下去:“你爹就是個畜生,生出了你這個小畜生,老子當年打下這江山容易嗎?一個二個都亂跑。”

“那不是還有我母后和我弟弟在長安嗎,皇爺爺你急個啥!”李承乾硬捱了一鞭子,吼道。

“你娘!”李淵本想大罵,想了想,長孫無垢倒是沒什麼挑剔的地方,轉頭又罵道:“你弟弟?你和你弟弟都是那傻爹生出來的,你都這樣了,你還指望著十歲的娃娃治理國事?!”

李承乾看著李淵又準備踹上來,一把抱住了李淵的腿:“我還不是十歲就開始上朝了!憑啥我一天天的這麼累,一個兩個的都跑出去玩,都不帶我!”

“你……你個孽子!呸!孽孫!”李淵被李承乾抱著腿,單腳站不穩,一把抱住了李承乾的脖子,李承乾腿腳還沒徹底痊癒,吃不住勁,兩人見狀就要摔倒。

一旁的杜荷連忙上前將兩人扶著,強硬的將兩人給分了開來,低聲道:“這裡也不是吵架的地方,這麼多將士看著呢,有損皇家威嚴,要不二位去我府上吵?!”

說著,揮了揮手,示意圍成一圈的將士散開。

李承乾被杜荷拉開,臉上仍帶著幾分不忿,但看到李淵那漲紅的臉和顫抖的鬍鬚,心中的逆反之情稍微平息了一些。

李淵喘著粗氣,望著眼前的李承乾,心中也是五味雜陳,看著杜荷道:“今日之事,就請你不要外傳了。”

杜荷點了點頭:“此事我定然不會外傳,太上皇跟我回城主府吧。”

李淵點了點頭,轉身對李承乾道:“你,也一起來。”

李承乾雖然心中還有怨氣,但也不敢違逆李淵的命令,只好跟著杜荷和李淵一同前往城主府。

城主府內,三人圍坐在大廳中,杜荷早已命人備好了茶點。然而,氣氛卻顯得有些沉重,彷彿有一團烏雲懸在三人頭頂。

杜荷揉了揉眉心,心中暗道:‘也不知是造了啥孽,這一個二個的咋都跑遼東來了。’

開口卻說道:“不知太子殿下和太上皇親自來遼東是所謂何事?”

兩道聲音一同響起:“殺匈奴/建功立業……”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