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當一行人行至鎮上,趙雲南的心中滿是不捨。他依依不捨地目送著趙清韻三人漸行漸遠的背影,直至那熟悉的身影徹底融入了遠山的輪廓之中,再也尋不見蹤跡。

那一刻,他的心彷彿被什麼緊緊揪住,難以言喻的不捨與牽掛如潮水般湧來,幾乎要將他淹沒。他站在原地,久久未曾移動分毫,周圍的一切似乎都靜止了,唯有清晨的微風輕輕拂過,帶著一絲絲涼意,也似乎帶著他們殘留的溫暖氣息,在空中輕輕搖曳,久久不散。

趙雲南深知,這一別或許又將是一段漫長而孤獨的旅程。他年僅七歲的女兒,肩上已承載了趙家所有的希望與榮耀。

但他也明白,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已的道路要走,趙清韻他們是為了追求更廣闊的天地、更深的學問而踏上征程的。這是他應該支援、應該感到驕傲的事情。

於是,他暗暗下定決心,要更加努力,不僅是為了不讓自已成為他們的累贅,更是為了能夠有朝一日以自已的方式站在與他們相同的高度上,再次並肩同行,共同書寫屬於趙家的新篇章。

帶著這份堅定的信念與決心,趙雲南終於轉身踏上了回家的路途。每一步都顯得格外沉重而有力,那是對未來的期許、對責任的擔當、也是對自我挑戰的勇氣。

他知道未來的日子裡將充滿未知與挑戰但正是這些未知與挑戰讓他前行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因為他知道唯有透過不懈的努力與奮鬥才能縮短與趙清韻他們之間的距離才能讓自已有朝一日能夠與他們並肩站在那個耀眼的高度上共同迎接更加輝煌的明天。

回到家中趙雲南迅速調整好自已的情緒將那份離愁別緒深埋心底轉而投入到豆腐作坊的生意中。他知道唯有透過實實在在的努力與付出才能為趙家帶來更多的榮耀與財富也才能讓自已有更強的實力去支援趙清韻他們的學業與夢想。於是他更加勤奮地工作、更加用心地經營著豆腐作坊的生意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與憧憬。

沿途的風景,依舊保持著那份熟悉而迷人的韻味,宛如時間的畫卷緩緩展開,每一筆一劃都細膩地勾勒著歲月的靜好與安詳。

山川依舊巍峨壯麗,層巒疊嶂間雲霧繚繞,宛如仙境;草木蔥鬱,綠意盎然,它們隨風輕擺,似乎在低語著季節的更迭與生命的堅韌。流水潺潺,清澈見底,它們繞過岩石,穿過林間,最終匯聚成河,流向遠方,帶去了無盡的思緒與夢想。

而那些依山傍水而建的人家,更是增添了幾分生活的煙火氣息,炊煙裊裊升起,與山間雲霧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溫馨而寧靜的畫面。

然而,在這如詩如畫的風景之中,趙清韻的心境卻悄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她不再是那個初出茅廬、對未來充滿迷茫與不確定的少女了。歲月的流轉,如同一位慈祥的導師,給予了她無盡的智慧與啟迪,讓她在風雨中逐漸成長,變得更加成熟穩重,內心也愈發堅韌不拔。如今,她對自已的目標和使命有了更為清晰而深刻的認識,不再迷茫,不再彷徨。

趙清韻深知,自已肩負著家族的期望與重託。這份責任,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壓在她的心頭,卻也成為她前行的動力與源泉。她明白,只有不斷努力,才能不辜負家族的期望;只有不斷前行,才能為家族帶來榮耀與輝煌。同時,她更承載著對未來的夢想與追求。那些關於仕途、關於國家、關於民生的夢想與追求,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讓她在科舉這條充滿荊棘與坎坷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與不屈的意志。

因此,趙清韻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時光,她深知時間的寶貴與不可逆轉性。她將自已所有的精力與熱情都投入到了科舉備考之中,夜以繼日地苦讀詩書、鑽研經義、練習文章。她不畏艱難、不懼挑戰,用自已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天道酬勤”的真諦。她相信只要自已足夠努力、足夠堅持就一定能夠在科舉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更堅定!

經過數日的艱苦長途跋涉,趙清韻懷揣著滿腔的夢想與家人的殷切期盼,終於來到了繁華的州府,並站在了學政趙大人那威嚴而莊重的府邸——趙宅的門前。她的心情既激動又忐忑,彷彿即將踏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去追尋那遙遠而璀璨的夢想之光。

剛一抵達府邸門口,趙清韻便被那氣派的門樓和莊重的石獅所吸引,她整理了一下衣衫,鼓足了勇氣,邁步向前。就在這時,一位身著整潔門房服飾的中年男子迎了上來,他面帶微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切與熱情。

“趙舉人回來啦!剛好今天老爺沐休,我領你進去見老爺。”門房熱情似火地帶著趙清韻去書房找趙大人。

穿過一道道雕樑畫棟的走廊,兩旁的花木蔥鬱,似乎在默默訴說著這座府邸的悠久歷史與不凡地位。趙清韻的腳步雖快,但每一步都顯得異常沉重,她的心跳隨著與書房距離的縮短而逐漸加速。

書房內,光線柔和,書卷氣息濃厚,趙大人正端坐於案前,手執一卷古籍,眉頭微蹙,似在沉思。門房輕輕推開房門,低聲通報:“老爺,趙舉人到了。”

趙大人聞言,抬頭望向門口,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期待。他放下手中的書卷,站起身來,緩緩走向趙清韻,那步伐中既有長者的威嚴,又不失對晚輩的關懷。“清韻啊,你可算來了。”趙大人的聲音溫和而有力,彷彿一股暖流瞬間溫暖了趙清韻的心房。

“學生趙清韻,拜見老師。”趙清韻連忙上前幾步,恭敬地行了一禮。她的聲音雖輕,卻充滿了堅定與決心。

趙啟航微笑著扶起她,仔細打量了一番,滿意地點點頭。“不錯,不錯,一個多月未見,你更添了幾分書卷氣與豁達。此次回來可是能潛心備考春闈了?”

趙清韻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她點了點頭,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是的,老師。學生自幼便立志科舉,以報家國,如今終於有機會踏入這州府之地,心中既激動又惶恐,還望老師能指點迷津。”

趙啟航聞言,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清韻啊,科舉之路雖艱難,但只要你心懷信念,勤勉不輟,定能有所成就。我觀你資質上佳,我們又有師徒之緣,你只需再加把勁,定能金榜題名。不過,切記,科舉非兒戲,需得腳踏實地,方能行穩致遠。”

趙清韻聽著老師的教誨,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更加堅定的光芒。“學生定當銘記老師的教誨,不負所望,勤勉向學,以報家國。”

一番交談之後,趙大人親自安排了趙清韻的住處,並指派了幾位學識淵博的先生為她授課,自已更是經常檢查她的課業,指出不足之處。趙清韻在州府的日子,便這樣在緊張而充實的學習中度過,她深知,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已的前程,更是為了家人的期盼,為了那遙遠而璀璨的夢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