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章 再次擺宴席宴請鄉親

就在趙老頭與幾位德高望重的族老們圍坐著商議免稅地和免徭役名單時,趙清韻已經踏上了前往縣衙的路途,她的步伐堅定而從容。

抵達縣衙門口,趙清韻的身份立刻引起了守衛衙門的衙役們的注意。他們一眼便認出了這位年輕有為的女解元,眼中不禁流露出敬佩與讚歎之色。未等趙清韻開口,幾位衙役便爭先恐後地上前,面帶微笑,態度極為恭敬地行禮問候,並主動為她引路,熱情洋溢地邀請她前往錢大人的書房。

一路上,衙役們不時地以敬佩的目光偷偷打量趙清韻,心中暗自讚歎她的才華與氣質。而趙清韻則以謙遜有禮的態度回應著他們的熱情,心中暗自思量著即將與錢大人的會面,以及自已需要傳達的請求。

在衙役們的引領下,趙清韻順利地來到了錢大人的書房前。她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吸一口氣,輕輕敲響了書房的門扉。門內傳來了一聲沉穩有力的“請進”,趙清韻便推門而入,準備開始她與錢大人的會面。

“錢大人,學生趙清韻,冒昧來訪,望大人海涵。”趙清韻步入書房,目光落在書案後那位中年官員身上,他面容嚴肅,眼神深邃,正是縣內德高望重的錢大人。

錢大人聞言抬頭,目光在趙清韻身上停留片刻,隨即露出溫和的笑容,“哦,原來是趙解元,快請坐。不知你此次前來是?”

“錢大人,學生是想把這個月的舉人月例全部換成銀子,以便攜帶。”趙清韻直接開門見山地說。

“可以,等會本官跟主簿說一下就可以了。”錢大人爽快地答應了,這本就是舉手之勞。

“趙小姐年紀輕輕就高中解元,實乃我瑜州府的驕傲,更是少見的女性才俊,瑜州府上下皆以你為榜樣。”錢大人語氣溫和,眼神中滿是對趙清韻的讚賞與鼓勵。

趙清韻微微欠身,以示謙遜,“錢大人謬讚了,學生不過是盡已所能而已。”

兩人互相寒暄了幾句,趙清韻就以還要回家祭祖為由,拿著月例銀子離開了縣衙,坐上牛車返回趙家村了。

她一進村,被族老打發在村口等趙清韻的人一看到她回來,就跑回去給族老報信了。

族老們匆匆趕去祠堂門口做好祭祖準備,等著趙清韻的到來再一起開啟祠堂大門進入祠堂。

而趙清韻剛回到家,就被她爺拉著催促換衣服準備去祠堂祭祖。

趙氏祠堂,這座承載著家族歷史與榮耀的古老建築,平日裡總是緊閉著它那厚重的大門,彷彿一位沉默的守護者,靜靜地等待著時光的流轉與家族的重要時刻。

每年,唯有在那些被族人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重大節日裡,祠堂的大門才會在晨曦初露時緩緩開啟,迎接著族人的祭拜與緬懷。

而今,這個傳統再次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與光彩。趙清韻,這個家族中年輕一輩的佼佼者,憑藉其不懈的努力與過人的才華,在科舉考試中一舉奪魁,得中舉人,而且還是女舉人,待遇優厚,還把名下的免稅、免衙役名額送給族人,為家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榮耀與驕傲。為了表彰這一壯舉,也為了激勵後人,趙氏祠堂的大門再次為趙清韻而開,這一次,是為了慶祝她的輝煌成就,更是為了銘記這段家族歷史上的光輝篇章。

隨著祠堂大門的緩緩開啟,趙清韻走在前頭,身後是族老、趙家人和趙氏族人,一股莊重而肅穆的氣息撲面而來,彷彿連空氣中都瀰漫著對先人的敬畏與對後人的期許。族人們身著盛裝,手持香燭,滿懷敬意地步入祠堂,他們的目光中既有對趙清韻的羨慕與讚賞,也有對家族未來的無限憧憬與期待。在這一刻,趙氏祠堂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家族精神的象徵,是連線過去與未來的橋樑。

祠堂內,趙清韻站在家族列祖列宗的牌位前,面對著無數雙期待的眼睛,她的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她深知,這份榮耀不僅僅屬於她一個人,更是屬於整個家族,是家族幾代人的期望。因此,她暗暗發誓,要更加努力,不負家族的重託,為家族的繁榮與昌盛貢獻自已的力量。

在燭火搖曳,香菸嫋嫋的祠堂內,周圍的氣氛莊重而神聖。族老們按照古禮,一一向趙清韻表示祝賀,並引領她至祭壇前,準備進行祭祖儀式。

趙清韻手持香燭,心中默唸著對祖先的感激與敬意,緩緩步入祭壇中央。她深知,這份榮耀不僅屬於她個人,更是趙家歷代先祖庇佑的結果。她虔誠地跪下,將香燭插入香爐,三叩九拜,每一拜都凝聚著她對家族的深情與責任。

祭祖儀式結束後,族老把趙清韻的壯舉——免稅田地、免徭役名額都一一說了,趙氏族人非常激動,連連感謝趙清韻,有很多人都激動哭了,不為別的,每年免除的賦稅都夠一家人吃個半飽了,更不用說還可以免徭役,徭役啊,那是吃人不吐骨頭的苦活啊,每年去服完徭役回來的人那個不是瘦骨嶙峋啊,甚至有些連命都丟在服役處,再也回不來了,如今能免徭役,誰人不高興啊。眾人懷著激動無比的心情回到了趙家。

此時趙氏一族的女眷早已去趙家把宴席準備妥當,就等著祭祀結束,趙清韻——趙舉人回來開席。

宴席之上,氣氛熱烈而溫馨。趙清韻被簇擁在中心,鄉親們紛紛舉杯,向她致以最誠摯的祝福。她的笑容溫暖而謙遜,一一回應著鄉親們的熱情。桌上佳餚豐富,色香味俱全,每一道菜都蘊含著鄉親們的心意與祝福。

“趙舉人,你真是給我們趙家村爭了光啊!不僅給我們免田稅名額,還給我們免徭役名額,我們真的特別感激你。”一位年邁的族老拍著趙清韻的肩膀,眼中閃爍著淚光,“我們趙家有你這樣的後輩,真是祖上有靈啊!”

趙清韻連忙起身,恭敬地向族老行禮,“都是族裡長輩們的教誨和鄉親們的支援,清韻才得以有此成就。如今,清韻只是回報了一二而已。未來,清韻定當更加努力,不負眾望。”

“看我們的清韻——趙舉人,真是越長越有出息了,學問好,人品也好,將來定能光宗耀祖。”一位嬸孃拉著趙清韻的手,滿臉慈愛地說著。

趙清韻輕輕搖頭,笑道:“嬸孃言重了,清韻不過是一介書生,所求不過是能多讀些書,多懂些道理,將來能為家鄉、為國家盡一份綿薄之力罷了。”

“趙舉人,明兒個可得再來我家坐坐,你嬸孃唸叨你好幾天了。”一位大叔走過來,憨厚地笑道。

趙清韻點頭應允,心中充滿了感激。她知道,這份來自鄉親們的關愛與期待,將化作她前行路上最堅實的動力。

“我們清韻是越來越有出息了,在科舉路上也越走越遠了,外婆不求別的,只要是照顧好自已就行,平時看書要注意休息,不能連飯都顧不上吃啊。”周老太拉著趙清韻的手叮囑道。

“外婆就放心吧,清韻一直都有好好愛惜自已的身子呢,你看看清韻現在是不是又長高啦!”趙清韻也知道外婆的擔心,忙哄著她開心。

“可不是嘛,咱們清韻不僅學問長進了,個子也躥高了不少,再過幾年,可就是個大姑娘了。”旁邊的一位嬸孃打趣道,引來一陣善意的笑聲。

趙清韻臉頰微紅,羞澀地低下了頭,心中卻湧起一股暖流。她明白,無論自已走到哪裡,取得多大的成就,這裡都是她的根,是她的家。鄉親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笑容,都是她最寶貴的財富。

“說起來,清韻啊,你有沒有想過以後的路要怎麼走?”一位智者模樣的長輩突然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認真與期待。

趙清韻聞言,目光變得深邃起來。她沉思片刻,緩緩開口:“清韻以為,學問之道,無有止境。我雖已得中舉人,但離真正的學識淵博還差得遠呢。未來,我希望能繼續深造,無論是研讀經史子集,還是學習治國理政之道,我都願意傾盡全力。當然,我也不會忘記回饋家鄉,用我所學的知識為鄉親們做點實事,讓我們的趙家村更加繁榮昌盛。”

鄉親們聽後,紛紛點頭贊同,眼中滿是欣慰與自豪。他們知道,眼前的這位7歲的女孩,不僅有著過人的才學,更有著一顆赤誠的心。

宴席間,歡聲笑語不斷。鄉親們談論著趙清韻的才情與努力,也分享著各自的家長裡短。趙清韻靜靜地聽著,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溫暖。她知道,這份情誼是金錢無法衡量的,也是她前行路上最堅實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