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章 鹿鳴宴

女子學院的一行人,在緊張而期待的氛圍中聽完了榜單的宣讀,得知自已並未能榜上有名後,心中雖有不甘與失落,卻也明白這是科舉之路的常態。她們相互安慰,收拾起心情,默默地回到客棧,開始整理行裝,準備踏上歸途。儘管未能如願以償,但她們的眼神中依然閃爍著對未來的堅定與希望。

而與此同時,趙清韻與李婉兒,她們則是決定留下來,靜候三天後的鹿鳴宴,那是為慶祝新科舉人而設的盛宴,也是她們展示自已才華與風采的舞臺。

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灑滿了整個客棧。就在這時,幾名衙役手持托盤,步伐穩健地走進了客棧,徑直來到了趙清韻與李婉兒的房間前。他們面帶微笑,恭敬地將托盤中的舉人服飾遞到了兩位才女的手中。

這服飾不僅代表了她們的身份與榮耀,更承載了無數士子的夢想與追求。趙清韻與李婉兒接過服飾,仔細端詳,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期待。她們知道,穿上這身服飾,就意味著她們將肩負起更多的責任與使命,繼續在科舉之路上奮力前行。

三天的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在這一天的黃昏時分,春風得意樓內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學政大人親自設宴,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鹿鳴宴。此宴非同小可,它不僅是對過去一年辛勤耕耘計程車子們的一次表彰,更是匯聚了無數名流雅士,共襄文化盛舉的絕佳機會。

趙清韻與李婉兒,兩位才情出眾的女子,身著一襲嶄新的舉人服飾,步入這繁華的宴會之中。她們的衣袂隨著輕盈的步伐輕輕搖曳,彷彿是從古代畫卷中緩緩走出的仙子,不僅令人眼前一亮,更添了幾分超凡脫俗、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

李婉兒,這位才華橫溢的女中豪傑,經過無數個日夜的苦讀與努力,終於從萬千學子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了令人矚目的女舉人。她的成就,不僅是對自已才學的肯定,更是對女子讀書求學、追求進步精神的最好詮釋。在今晚的鹿鳴宴上,她無疑是那顆最耀眼的明星,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與讚譽。

而趙清韻,一個年僅七歲的小女孩,卻以驚人的毅力和才智,在科舉考試中披荊斬棘,從萬千學子中奪得頭名——解元。她的出現,無疑給這場宴會增添了一抹傳奇色彩。小小年紀便展現出如此非凡的才華與智慧,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為之側目。她不僅是今晚鹿鳴宴的焦點人物之一,更是所有人心中有意結交、渴望一睹其風采的物件。

她們一出現,便如同春日裡最絢爛的花朵,瞬間點亮了整個宴會的氛圍。賓客們紛紛投以驚歎與讚賞的目光,彷彿所有的光芒都匯聚到了這兩位女子的身上。趙清韻與李婉兒,雖年齡懸殊,卻因著同樣的才情與志向,在這一刻,心靈相通,彼此間的默契與尊重不言而喻。

宴會中,樂聲悠揚,舞袖翩翩,但所有的繁華與熱鬧都似乎成了她們的背景。趙清韻,那個小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自如,與各路才子佳人交流討論,其見解之獨到,言辭之犀利,讓眾人刮目相看。她不僅展現了超乎年齡的成熟與穩重,更以她的智慧與勇氣,激勵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對女子教育抱有偏見的人,重新審視並尊重女性的力量與價值。

宴會期間,學政大人——趙啟航趙大人,以其溫文爾雅、學識淵博的形象,始終將目光投向了年僅七歲的趙清韻小女解元。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讚賞與期待,彷彿在這位年幼才女的身上,看到了未來文壇的璀璨星光。

趙大人不僅親自為趙清韻夾菜,以示關懷,還特意挑選了幾個既考驗智慧又不失趣味的問題,向她提問。這些問題或涉及詩詞歌賦,或關聯歷史典故,既展現了趙大人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巧妙地考驗了趙清韻的學識與應變能力。

面對趙大人的提問,趙清韻展現出了超乎年齡的從容與自信。她思維敏捷,對答如流,每一個回答都恰到好處,既體現了她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又彰顯了她不凡的才情與氣質。她的表現,不僅贏得了趙大人的連連點頭與讚許,更引得在場賓客紛紛投來羨慕與欽佩的目光。

一時間,宴會上的氣氛因趙清韻的出色表現而更加熱烈。人們紛紛議論著這位小女解元的非凡才華,對她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遐想與期待。而趙清韻本人,則在這份榮耀與關注中,更加堅定了自已追求學問、致力科舉的決心。

李婉兒則以其溫婉的笑容和優雅的舉止,成為了宴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不時地與趙清韻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欣賞,如同姐妹般深厚。她深知,趙清韻的出現,不僅是對她個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對所有女性追求平等、勇敢追夢的鼓舞。因此,她更加珍惜這份難得的友誼。

宴會上,絲竹聲聲,歌舞翩翩,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然而,趙清韻與李婉兒並未被這些繁華所迷惑,她們的心中只有對學問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憧憬。在宴會的間隙,她們與眾多士子交流切磋,時而引經據典,時而暢談時局,展現出了非凡的才情與見識,贏得了在場人士的廣泛讚譽。

當夜,月光如水,灑滿了整個京城。趙清韻與李婉兒並肩走在回客棧的路上,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激動與滿足。她們知道,這次鹿鳴宴不僅是對她們才華的肯定,更是她們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未來,無論前路如何坎坷,她們都將攜手並進,以更加堅定的步伐走在科舉之路上,用自已的才華與努力書寫屬於她們的輝煌。

天剛剛亮,趙清韻和李婉兒就收拾東西準備回女子學院了。

沒想到剛出客棧門口,就被一個自稱是學政大人——趙啟航趙大人的管家,在此等候趙解元,邀請趙解元到府一敘。

趙清韻和李婉兒微微一愣,都想不明白趙大人找她\/清韻什麼事?趙管家一看兩人一臉疑惑,就悄悄地說是好事。

趙清韻腦中一個念頭一閃而過,快得差點抓不住,昨晚上趙大人那麼關注自已,不會是——想收自已為徒吧,可是歷年來從來沒有學政收過女子為徒,所以她昨晚上也沒多想趙大人的用意,只是用平常對待長輩的態度跟趙大人談學問。如果能得趙大人青睞,那自然是極好的。但趙清韻心中也難免忐忑,畢竟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若真是如此,她該如何應對?轉念一想,趙大人既是學政,必是心胸寬廣,不拘一格之人,若能得其指點,必能更上一層樓。

於是,趙清韻對李婉兒使了個眼色,示意她稍安勿躁,自已則整理了一下衣衫,儘量讓自已看起來更加得體,隨即對趙管家微微一笑,道:“既是趙大人相邀,清韻自當從命。婉兒,你且先回學院,我與趙管家去一趟趙府,稍後就回。”

李婉兒雖心有疑惑,但也知趙清韻行事自有分寸,便點頭應允,目送二人離去。

趙府內,趙啟航已在書房等候多時,見趙清韻進來,臉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他細細打量了趙清韻一番,心中更是滿意。這女子不僅才情出眾,更難得的是那份從容不迫的氣度,實乃可造之材。

“趙解元,請坐。”趙啟航指了指旁邊的座位,示意趙清韻坐下。待趙清韻坐定後,他才緩緩開口:“昨日一見,趙某便知解元非池中之物。今日相邀,實有一事相商。”

趙清韻心中雖有猜測,但仍恭敬地答道:“趙大人言重了,清韻不過一介女流,豈敢當大人如此誇讚?不知大人有何事需清韻效勞?”

趙啟航微微一笑,道:“趙某欲收你為徒,不知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趙清韻心中一震,但隨即又平靜下來。她深知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能得趙大人指點,她的學問必將突飛猛進。於是,她鄭重地跪下,行了一個大禮,道:“清韻能得大人青睞,實乃三生有幸。若大人不棄,清韻願拜入大人門下,聆聽教誨。”

趙啟航見狀,連忙扶起趙清韻,笑道:“好!好!從今往後,你便是我趙啟航的關門弟子了。”

“謝大人,只是清韻還有一個小請求,希望大人能應允。”能得趙大人收為徒對她的科舉之路自然是極好的,只是她還想回鄉看看家人,外出求學一年多,她也惦記家人了。

“還喊大人啊,說來你們同姓趙,說不得五百年前是一家呢,今後直接喊我師父便是。有何請求,但說無妨。”

趙清韻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師父,清韻離家已久,甚是想念家中親人。若得師父應允,清韻希望能回鄉探望一二,再行返回,繼續跟隨師父學習。”

趙啟航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孝心可嘉,人之常情。你既有此意,為師豈能阻攔?你只管放心前去,我派2個武藝高強的護衛和一個丫鬟與你隨行,路上注意安全,早日歸來便是。”

趙清韻一聽,師父居然考慮得如此周全,便道:“師父,這如何使得。”

趙啟航趙大人大手一揮,直接道:“既然是我的弟子,我就必須呵護一二,你只管受著就是。”

“謝師父,清韻日後必定不負師父所望!”趙清韻再次行禮,心中大石落地。她深知,此次回鄉探望親人,路途遙遠,她一個7歲女童必然定會遇到諸多不便與危險,但有師父的庇護,她感到無比安心。她暗暗下定決心,要更加努力學習,不負師父的期望與厚愛。

“師父,清韻定會在歸途中,也不忘溫習功課,不負光陰。”趙清韻眼神堅定,語氣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期許。

趙啟航見狀,滿意地點點頭,他深知這孩子的堅韌與聰慧,必將在科舉之路上走出一片天地。“好,你有此心,為師甚慰。記住,學問與品德並重,方為真正的棟樑之才。”

言罷,趙啟航便吩咐下去,準備趙清韻回鄉所需的一切,包括衣物、乾糧、銀兩以及那兩位武藝高強的護衛和一位細心的丫鬟。一切安排妥當後,趙清韻在師父的目送下離開了。

趙清韻還回了一趟女子學院,拜別夫子與院長。期間還見了李婉兒一面,李婉兒經過一番思量知道自已的才學有限,能考取舉人已然是僥倖了,不打算繼續往下考了,她也打算回家完成人生大事了。

跟女子學院眾人一一道別後,趙清韻就踏上了回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