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章 秋闈考試

秋闈之日,這個承載著無數學子夢想與期盼的時刻,終於悄無聲息地降臨了。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尚未完全穿透薄霧,天邊還掛著幾抹淡淡的晨曦,而空氣中瀰漫著的是初秋特有的清新與涼意。

此時,甲班的學子們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紛紛從溫暖的被窩中起身,開始了她們人生中重要一天的準備。

她們所住的客棧內,只見學子們或忙碌地整理著衣冠,確保自已以最精神抖擻的面貌迎接這場考驗;或輕聲細語地交流著昨晚複習的心得,彼此鼓勵,相互打氣。空氣中瀰漫著一種既緊張又興奮的情緒,彷彿連空氣中都蘊含著無限的可能。

隨著星光收攏,甲班的學子們在夫子的帶領下,井然有序地走出客棧,向著考場的方向進發。夫子身著長袍,步伐穩健,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弟子們的殷切期望與堅定信念。趙清韻緊跟在夫子身後,她的步伐穩健而有力,眼中閃爍著對未知的渴望與對勝利的信心。

終於,在夫子的帶領下,甲班的學子們來到了考場的入口。她們相互對視一眼,無需多言,那份默契與信任已經深深烙印在彼此的心中。隨著一聲清脆的鐘聲響起,秋闈之日的序幕正式拉開,甲班的學子們滿懷信心地踏入了考場,準備用她們的智慧與才華去書寫屬於自已的輝煌篇章。

鄉試多在秋季舉行,又叫“秋闈”,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由於中間要兩次換場,因此實際是九天七夜。

第一場考的是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裡邊選擇材料來出題的,第二場考的則是官場應用文,分上下往來的公文和根據提供案例來撰寫司法判文兩種,第三場考策問,涉及的是具體的國計民生問題,要求考生給出對策和辦法。

科考在當時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為確保考試順利進行,開考後號舍就會上鎖,其間無論發生什麼事,即便是發生火災燒死考生也不能開鎖。

號舍一律南向成排,長的有近百間,短的也有五六十間,巷口門頭大書某字號,備置號燈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間行路,白天飲水之用。兩排號舍之間留約四尺寬的長巷,號舍屋頂蓋瓦,每間隔一磚牆,每號對面的牆壁上留有小龕,可以放置小爐以熱茶水,考試期間伙食由考生自備。因為鄉試時間較長,加上天氣悶熱,飯菜很快就會變質,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帶乾糧充飢。

號舍左右兩壁磚牆在離地一二尺之間,砌出上、下兩道磚託,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層木板。白天考試,上層木板代替桌案,下層木板為坐凳,供考生坐著答題,夜晚取出上層木板併入下層,用來當睡覺的床。但因號舍長度只有四尺(相當於1.33米),人睡下去連腿都無法伸直。還好趙清韻人小,沒有這個煩惱。

而且號舍沒有門,考生需自備油布作門簾以防風雨。在考試的九天七夜裡,考生答題和食宿全在號舍裡。在每排號舍的盡頭有一間糞號,誰去上廁所不能說話,只能用牌子來表示,牌子正反兩面都有字,一面寫著“入敬”,另一面寫著“出恭”。

為防止考場內外的串聯作弊,貢院的外面建有兩道高牆。兩牆之間留有一丈多寬間距,形成一圈環繞貢院的通道。圍牆的四角又建有四座兩丈多高的崗樓,圍牆的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嚴禁百姓靠近和搭建。

在鄉試期間,貢院圍牆的內外還佈滿了官兵,戒備森嚴。因在貢院內外兩層圍牆的頂端佈滿了帶刺的荊棘,所以貢院又被稱作“棘闈”。考生進入考場有三道門,每道門都要對考生及其攜帶的衣服、筆墨、油燈等嚴格檢查。

為防考生在食物 (為防變質一般都帶餅或糕點)中夾帶作弊答案,在進考場時,衛兵會用刀將糕點全部切成一寸見方。最後一道叫龍門,如果最後查出夾帶違禁品,則前面兩道門的官兵都要被治罪。而違禁的考生則將被革除一生的功名,即一輩子不可以再做官。

想到接下來要連著九天七夜都要在這個狹小的號舍裡面度過,趙清韻就不想再來第二次。

第一場考的是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裡出題的,趙清韻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所以這一場對她來說就還算輕鬆。她提筆蘸墨,筆尖輕觸宣紙,彷彿與千年前的聖賢對話,字字句句皆是從心底流淌出的真知灼見。她不急不躁,筆下生風,時而沉思,時而疾書,將胸中丘壑化作紙上雲煙。

隨著日頭西斜,號舍內漸顯昏暗,但趙清韻的筆下卻愈發有神。她深知,這不僅僅是場考試,更是對自已多年苦讀的一次檢驗,是對自已能否在科舉之路上走得更遠的一次試煉。因此,她不敢有絲毫懈怠,每一字每一句都力求精準,力求完美。歷時三天,終於,隨著最後一聲鈴響,第一場考試結束。

趙清韻放下筆,輕輕揉了揉痠痛的手腕,心中既有完成任務的釋然,也有對未來幾場考試的忐忑。但她知道,無論前路如何,她都必須堅持下去,因為這不僅關乎她個人的榮辱,更關乎家族的期望,以及她內心深處那份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理想的追求。

接下來的幾天裡,趙清韻又相繼經歷了詩賦、策論等科目的考試。每一場都是對她智慧與毅力的考驗,但她都憑藉著紮實的功底和不懈的努力一一克服。雖然號舍內的生活單調而艱苦,但她卻在這份孤獨與寂寞中找到了屬於自已的樂趣與力量。

九天七夜,轉瞬即逝。當最後一場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時,趙清韻走出號舍,望著藍天白雲下的廣闊天地,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感慨。

她知道,無論結果如何,這段經歷都將成為她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而她也相信,只要心中有夢,腳下就有路,未來可期也。

等待成績的日子裡,甲班的學子們並沒有鬆懈下來。她們繼續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向上的心態,為未來的挑戰做著充分的準備。

而趙清韻更是將這份專注與堅持發揮到了極致,她不僅深入研究學問,還積極參與實踐,努力拓寬自已的視野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