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定好去府城讀書之後,趙清韻利用這段時間帶著幾個姐姐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了另一項工作中。
她依據空間書籍裡面看到的豆乾、腐竹、千張方子,開始著手準備製作詳細方案。這份方案不僅詳盡地列出了所需的各種原料及其精確比例,還細緻地描述了從原料處理到成品出爐的每一個步驟,力求豆乾、腐竹、千張的美味完美復刻到現實世界中。
趙清韻知道豆乾與腐竹、千張作為中國傳統豆製品中的佼佼者,其製作工藝不僅考驗著製作者的耐心與技巧,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她對待這項工作格外認真,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在準備過程中,趙清韻帶著幾個姐姐嚴格按照空間中的方子,精心挑選了上等的黃豆作為原料。她深知,好的原料是製作出優質豆製品的基礎。隨後,她又一一準備好了製作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調料與工具,確保一切萬無一失。
“大姐姐,注意控制一下水的比例。”趙清韻看著趙清梓正在調比例,就提醒道。
“哎,清韻放心吧,這個比例我已經看了很多遍了,錯不了。”趙清梓信誓旦旦地說。
趙清韻微微一笑,眼神中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嚴謹:“姐姐,正是因為重要,我們才更不能有絲毫馬虎。豆製品的口感與品質,往往就藏在這些細微的差別之中。”她邊說邊走到趙清梓身旁,親自示範如何更加精準地測量水的分量,確保每一步都符合古法傳承的精髓。
“你們看,這樣調出來的豆漿,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才是製作上乘豆乾、腐竹、千張的第一步。”趙清韻邊說邊輕輕攪動著鍋中的豆漿,那專注的神情彷彿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
接下來的幾天,趙清韻與姐姐們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豆製品的製作中。她們輪流值守,從磨豆漿、煮漿、點滷到壓制成型,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力求將書中的智慧轉化為現實中的美味。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家的院子裡漸漸瀰漫起一股獨特的豆香。每當一個新的成品誕生,趙清韻都會仔細品嚐,用味蕾去感受那份來自古老食譜的韻味,同時也不忘記錄下每一次嘗試的細微差別,以便後續調整最佳化。終於,在無數次的嘗試與調整之後,第一批豆乾、腐竹、千張成功出爐。
趙清韻輕輕拿起一塊豆乾,細細品嚐。那口感,既有豆子的醇厚,又不失細膩與彈性,正是她心中所追求的味道。“成功了!”她激動地喊道,眼中閃爍著淚光。這一刻,所有的努力與付出都化為了滿滿的成就感與喜悅。
隨著製作工作的深入進行,她們的技藝也愈發純熟,雙手在原料與調料之間穿梭,彷彿在進行一場精妙的舞蹈。在她們的努力下,一塊塊色澤金黃、口感細膩的豆乾,以及一根根柔韌有勁、香氣撲鼻的腐竹、和一張張薄如蟬翼、入口即化的千張逐漸成形。看著這些成品,她們都高興極了。
當這些豆乾、腐竹、千張成品被一一端上趙家餐桌時,趙家人都震驚了,沒想到清韻說的方子真的能做出這麼些豆製品,他們趙家未來的日子何愁不紅火啊。
趙老頭、趙老太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們緊緊握住趙清韻的手,眼中滿是驕傲與感激。“韻兒,你真是咱們家的福星啊!這手藝要是傳出去,咱們趙家定能在鎮上闖出一番名堂來。”
趙清韻微笑著安慰道:“爺奶,這都是咱們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她的話語中充滿了堅定與自信,彷彿已經看到了趙家未來繁榮昌盛的景象。
為了進一步擴大生產,趙清韻提議建立一個豆製品作坊,這個作坊和趙氏族人一起合作,簽訂保密契約。
趙清韻看著趙老頭說:“爺,我覺得我們可以建立一個豆製品作坊,這樣可以進一步擴大我們的生產規模,也可以讓更多的人品嚐到我們的美味豆腐。”
趙老頭稍作思考,道:“清韻啊,你這個想法不錯,但是建立作坊需要很多資金和人力,我們趙氏族人能行嗎?”
趙清韻眼神堅定地說:“爺,我相信我們趙氏族人一定可以的。我們可以和族人一起合作,簽訂保密契約,確保我們的豆腐製作技術不會外傳。”
趙老頭想著孫女的話,良久後,說:“好吧,那我們就試試看。不過,我們要先和族老們商量一下,看看他們的意見。”
趙清韻:“好的,爺。那我先去準備一下相關的事宜,到時候好和族老們商量。”
在她爺和族老們商量好之後,她詳細規劃了作坊的佈局、裝置採購以及人員分工,確保每一環節都能高效運轉。
趙清韻拿著一疊規劃紙張說:“爺,我已經規劃好了作坊的佈局,我們需要購買一些工具,比如石磨、壓模器具、模具等等。這些可以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也可以保證我們的豆腐質量。”
趙老頭一聽就知道孫女已經規劃好了,說:“好的,清韻,你說得對。那我們就按照你的規劃去做吧。”
趙清韻:“爺,還有人員分工的問題,我們需要一些手腳麻利的人來製作豆腐、豆製品,一些負責採購原材料,一些負責銷售,這樣可以讓作坊的運作更加高效。”
趙老頭一聽,還有那麼多事要做,說:“好的,清韻,你考慮得很周到。那我們就按照你的規劃去做吧。”
在她的帶領下,趙氏族人齊心協力,很快便將作坊建設得井井有條。
這天趙清韻找到她爺,說:“爺,我們的作坊已經建好了,可以投入生產了。”
趙老頭激動地說:“好啊,清韻,你真是我們趙氏族人的驕傲,我現在就去通知族長說說這個事。。”
趙清韻微笑著說:“爺,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我們趙氏族人齊心協力,一定可以讓我們的作坊越來越好。”
趙老頭樂呵呵地說:“對,還是清韻有遠見卓識,真不愧是女秀才啊。”趙老頭說著就去找趙氏族老商量作坊開業之事了。
作坊開業之初,趙清韻親自上陣,向趙氏族人展示豆製品的製作過程,並邀請他們品嚐。那些色澤誘人、香氣撲鼻的豆乾、腐竹、千張迅速贏得了大家的喜愛,訂單紛至沓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家的豆製品作坊逐漸在鎮上乃至周邊地區打響了名聲。他們的產品不僅品質上乘,而且種類繁多,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一品鮮的主子更是令掌櫃去趙家洽談合作,以三七分成的利誘,在其他州府也建立了作坊,大力生產豆製品。
趙老頭和趙清韻親自出面,與一品鮮掌櫃一番深談,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共同開拓這豆製品的廣闊市場。
趙家以其世代傳承的精湛技藝,確保每一塊豆腐、每一份豆製品都品質上乘,口感細膩。而一品鮮則憑藉其遍佈各地的銷售和品牌影響力,將趙家的豆製品迅速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隨著合作的深入,趙家的豆製品不僅在當地銷量大增,還遠銷至其他州府,甚至名聲漸起,吸引了更多食客的關注與喜愛。一品鮮與趙家的合作,不僅實現了雙贏,更在業界樹立了合作的典範。
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雙方還共同研發了多款新品,如豆腐乾、豆腐皮、豆腐腦等,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同時,他們還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透過舉辦豆製品文化節、參與美食展覽等活動,讓更多人瞭解並喜愛上這來自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美味佳餚。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家的豆製品在一品鮮的助力下,逐漸成為了市場上的一塊金字招牌,而一品鮮也因其獨特的眼光和成功的合作模式,贏得了更多的讚譽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