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頭帶著趙清韻來到私塾時,天色才剛剛破曉。私塾位於村莊東側的一個古色古香的小院內,院子裡栽種著各式各樣的花草,給人一種寧靜而雅緻的感覺。儘管私塾的大門還未開啟,但趙老頭深知夫子素有早起的習慣,於是輕聲叩響了門扉。
不久,門緩緩開啟,一位身著灰色長袍的中年男子出現在門口,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趙老哥,您這麼早就到了?”男子問道。
“是啊,張夫子,這是我那聰明伶俐的七孫女趙清韻。我希望能讓她在這兒接受教育。”趙老頭滿懷期待地說道。
張夫子點點頭,邀請他們進屋。室內佈置雖簡樸卻十分整潔,牆上的字畫與滿架的書籍無不彰顯著主人的品味與學識。趙清韻好奇地環顧四周,內心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與期待。
“清韻,這位便是張夫子。”趙老頭向趙清韻介紹道。
趙清韻微微鞠躬,靦腆地笑道:“張夫子,您好。”
張夫子目光溫和地注視著趙清韻,心中暗自讚賞她的禮貌與聰慧。儘管如此,他還是需要確認一下她的基礎學問,“不知清韻在家是否已開蒙?”
趙老頭在一旁解釋道:“雖然家中條件有限,但我們一直盡力教導她一些基本的識字和算術。清韻非常聰明,學東西很快。”
張夫子點點頭,心知農家能有這樣的見識實屬難得,尤其是願意送女孩入學,更是少有。他看向趙清韻,眼中充滿期許,“讀書不僅是修身養性之道,更是通向未來的一扇大門。”
“那我就從啟蒙書籍《三字經》開始念,你可聽仔細了。”張夫子看著趙清韻,緩緩道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趙清韻裝作略微思索片刻,便跟著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張夫子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孩子不僅聽一遍就能記住,而且發音清晰,字正腔圓,顯然有著出色的記憶力和語言天賦。他心中暗喜,沒想到在這偏遠的小村莊裡,竟能遇到如此聰慧的女童。
“不錯,不錯,清韻你確實有讀書的天賦。”張夫子讚許道,“只是,讀書之路漫長且艱辛,你需得持之以恆,方能有所成就。你可願意?”
趙清韻抬頭望向張夫子,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願意,夫子。我渴望學習,渴望用知識改變自已的命運,也為我們趙家爭光。”
趙老頭在一旁聽得熱淚盈眶,他沒想到孫女竟有如此大的志向和決心。他緊緊握住趙清韻的手,激動地說:“好孩子,祖父支援你!無論多苦多難,祖父都會陪你一起走下去。”
張夫子看著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他深知在這個時代,女子讀書求學是多麼不易,但他更欣賞趙清韻的勇氣和堅持。於是,他鄭重地點了點頭,“好,那從今天起,清韻你就是我們私塾的一員了。我會盡我所能,傳授你知識,引導你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趙老哥啊,清韻我就收下了,明天送她來私塾上學,私塾一年收的束脩我會按照慣例減免一半,算是我對這孩子的一點心意。另外我孫子之前用過的啟蒙舊書籍還可以,要是你們不嫌棄我就找出來,明天給你們。”張夫子語氣中帶著幾分溫情與鼓勵,望向趙老頭的目光中滿是誠懇。
趙老頭聞言,連忙鞠躬致謝,聲音顫抖卻充滿感激:“多謝夫子大恩大德,您不僅給了清韻一個求學的機會,更是給了她一個改變命運的可能。我們趙家上下,定會銘記您的恩情。”
趙清韻也學著祖父的模樣,向張夫子深深鞠了一躬,稚嫩的聲音中滿是認真與感激:“謝謝夫子,我會珍惜這個機會,努力學習,不辜負您和祖父的期望。”
夕陽西下,餘暉灑滿鄉間小路,祖孫倆的身影漸漸遠去。張夫子望著他們離去的方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已一個小小的決定,或許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不一樣的色彩。
當趙老頭帶著趙清韻回到家門的時候,趙老太早已等候多時了,一看到他們爺孫的身影就馬上迎上去問:“老頭子,怎麼樣?夫子怎麼說?”
趙老頭看到趙老太急著追問,就笑道:“成了,夫子說清韻有天賦,收下她了,明天就去入學,而且束脩只收一半,啟蒙書籍夫子也送了他孫子的舊書籍,如此一來,咱們可是剩下一筆不小的開支啊。等會我帶清韻去鎮上再買點紙筆,明天就帶著清韻拿上拜師禮去私塾讀書了。”
“行,你們早去早回。”趙老太一聽夫子居然減半了束脩,她就開心不已,這樣子一來,清韻讀書又減少一點負擔了。
趙老頭帶著清韻匆匆忙忙趕往鎮上的書鋪。
一進入書鋪,小二就熱情地迎了上來:“老爺子需要點什麼?小人給你介紹一下。”
趙老頭拘謹地說:“帶孫女買點啟蒙用品。”
“是需要筆墨紙硯?還是書籍?還是都要?”小二看到他們倆的穿著就知道是莊戶人家,打算撿著便宜的推薦。
“只需要筆墨紙就行了。”趙老頭想著能省就省,硯臺不就是石頭做的嗎?清韻是初學者,硯臺要求不高,他自已做一個就行了。
“好嘞,您這邊請。這些都是剛啟蒙用的筆,剛啟蒙者不用那麼好的筆,這支就剛好合適,物美價廉,只需20文一支。這墨條是卸貨的時候不小心斷了的,但是不影響使用,這個斷墨60文一條。這些邊角紙裁剪一下,剛好合適啟蒙者用,這一刀需要40文。老爺子你看看合適嗎?”小二看著趙老頭說。
“剛好合適,多謝了。”趙老頭知道這些已經是最便宜的了,忙謝過小二。
“那小人就拿去包起來了。”店小二詢問著。
“好,好,好。”趙老頭趕緊應著。
“老爺子,一共是120文。”包好東西,店小二報出價格。
趙老頭付完錢,就帶著清韻回去了。
一回到家,趙老頭放好東西就匆匆往河邊去尋找石頭做硯臺。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耀在趙家簡陋的院落時,趙清韻已經穿戴整齊,手中緊握著祖父為她準備的書包,裡面裝著筆墨紙硯,那是她即將開始求學生涯的全部家當。她的眼中閃爍著期待與興奮,彷彿已經看到了知識海洋的廣闊與深邃。
在祖父的陪伴下,趙清韻踏入了私塾的大門。那裡,有她夢寐以求的知識,有她即將結識的良師益友,更有她未來無限可能的開始。而她,也將以一顆堅定的心,去迎接每一個挑戰,用知識和智慧書寫自已人生的華章。
就這樣,趙清韻正式踏上了她的求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