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看原著的時候,
賈珺對賈敬是沒什麼好感的,
或者說對賈家的任何男人都沒什麼好感,
尤其是賈寶玉...
就說賈敬吧,
好好的一個進士出身,
就算是有再多的不得已要出府‘修道’,
也不至於對家裡的事情一點都不上心,
讓家裡最後落得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的局面!
很多人都說賈敬一定是站隊錯誤才不得不躲避起來修道,
但在賈珺看來,
賈敬就是玩物喪志!
雖然十幾年前的事情打聽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這十三年時間,
賈珺算是看透了,
賈敬這個人原本或許是有雄心的,
但早就都被磨得一乾二淨了。
這玄真觀一開始就是個小道觀,
賈珺穿越過來的時候,賈敬也不過是剛剛修道半年左右,
然後就見賈敬一邊擴大修建道觀,一邊玩女人......
賈珺的生母是續絃,
生賈珺的時候難產,
生下賈珺之後沒多久就過世了,
所以賈珺一直是吃著張嬤嬤的奶水長大的。
後來眼看著賈敬的第三位續絃生下了小惜春,
這位運氣也沒好多少,
因為賈敬身邊還有十來個小妾,
她又不能侍寢了,生的又是女孩,
地位每況愈下,
餵養了小惜春一年以後也鬱郁而死。
之後小惜春被賈母接回了榮國府,
是賈珺讓張嬤嬤一直跟著帶著小惜春。
不過讓賈珺有些欣慰的是因為有他這個哥哥每年能去看望兩回,
又送些玩具和按照前世記憶畫些兒童故事書,
這讓小惜春現在的童年不像是前世書中的那般清冷。
賈珍、賈珺、賈惜春雖然不是一母同胞,
但因為賈珺和惜春都是續絃所生,
所以在名義上兩個人都是嫡子嫡女。
對於小惜春,賈珺是很憐憫的,
對這個妹妹也算是用了很多的心思了。
聽到賈珺問惜春的近況,
張嬤嬤笑著說道:
“二爺,四姑娘現在就等著二爺回去呢!說是那些故事書都看完了,想讓二爺回去講新的故事呢。”
賈珺失笑道:
“回去也住不了幾天,又是過年,又是祭祖的,說不得還要應付我那位好大哥和好侄子,哪裡有時間講故事了。”
話雖然是這麼說,
但其實好多小孩玩的東西都準備好了。
張嬤嬤對著外面的三個人高聲說道:
“你們先出去,我和二爺說點事。”
門口三人好像什麼都沒聽到一般,張嬤嬤氣道:
“好哇,忘了小時候老婆子給你們洗褲子的時候了,現在在這兒和老婆子裝耳聾了!”
賈珺哈哈大笑的說道:
“都去吧!賈葉,呂先,你們去庫裡收拾一下,這次回去帶的禮物不要落下。焦深,你去讓人弄些吃食來。”
賈葉並非是賈家人,
而是因為小時候救過險些摔落山下的賈珺,
被賈敬賜姓了賈!
呂先就是身高兩米二的壯碩少年,
和之前那一百多對練的少年一樣,他們都是賈家初代寧國公賈演親兵的後人。
焦深就是之前報信的黝黑少年,
是寧國府焦大的孫子,
從賈敬修道之後就一直跟著在道觀中伺候。
這些人都是極為忠誠的,
他們的身家性命都和賈家緊密相連,
家人也都住在寧榮街后街,
說是世代家僕都不為過。
這三人聽到賈珺的命令,躬身行禮後齊齊退去,
張嬤嬤氣道:
“一群小兔崽子,當年在山上到處瘋玩,每次闖禍都是找我去擦屁股,現在一句話都不聽了!”
賈珺心說被我用三大神書訓練出來的人,
要是這點服從性都沒有那才是真的完蛋了!
張嬤嬤說完後拉著賈珺到了裡間小聲道:
“二爺,我聽老太太這次的意思好像是以後不讓你回道觀了。”
賈珺皺了皺眉說道:
“不回道觀?”
張嬤嬤點了點頭,繼續小聲道:
“老太太說二爺過了年就十四了,差不多也到了年紀相看姑娘了。以往每年留你,都被太爺給帶走了,今年說什麼都要留你在家住兩年。”
賈珺的嘴角抽了抽,
因為從小就有神童的名號,
三歲能讀儒家典籍,四歲出口成章,
一直都被認為是賈家的‘希望’!
為了他,
賈政和賈敬都吵過多少回了!
再加上賈珺長得極為英俊,不似家裡賈鏈賈蓉那般‘柔美’,
頗得賈母喜愛,
奈何每次就過年和過壽的時候見見,
越發的讓賈母心疼這個從小就要‘吃苦’的大孫子。
最後在加上這些年賈珺也不怎麼讀書了,
賈家人都認為是賈敬教壞了賈珺,
因此賈母總是在找藉口想讓賈珺回去在身邊和寶玉賈環一樣,
能有一個‘更好的壞境’。
賈珺捻了捻拇指上的扳指,笑道:
“要是老太太肯將雲妹妹許給我,那我回去多住幾年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