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武大郎高興的時候,他腦海裡又出現了一個聲音“加急集結隊伍,三天後去幫清峰縣城,不然潘金蓮會有危險。”
“大哥,搞錯沒?三天時間你叫我集結作戰隊伍?哪裡來得及?”武大郎與腦海裡的土行孫進行了溝通。
“你若不去,潘金蓮非死即傷,你看著辦。”土行孫懶得理武大郎的想法,行不行你都得照辦,跟我講條件,講難處有什麼用!
“那要集結多少人,你總得告訴我一個數啊。”
“五百人,到時我來指揮你如何作戰。”
“我靠,三天內集結五百人?你當我神仙啊?”
“不是三天,是一天,今晚就得開拔過去做準備,你馬上飛鴿傳書給潘金蓮,把她的騎兵隊全部人馬連夜趕往清峰縣城等著你,她不在你進不了清峰縣城內。”
“你殺了我吧!”
“趕緊去,我不是嚇唬你,這次潘金蓮大敗了西門慶的騎行隊,還斷了他的糧,西門慶必定會冒險攻其中一個縣城,他們要攻的很有可能就是清峰縣,別墨跡了,晚了就完了!”
武大郎知道如果不是特別緊急的事或者是他處理不了的事,腦海中的神識不會出聲提醒他。
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大戰在即,拖緩一分一秒都是致命的。
武大郎找到了陳立河,告訴他可能要帶五百人離開清河縣城,去往清峰縣打支援。
陳立河一開始不太情願,畢竟抽調那麼多人出城,他這裡肯定成為了空營,要是西門慶派兵來攻,他拿什麼來抵抗?
“城主大人,我也沒求過你什麼事,如果你這次不幫清峰縣,那西門慶肯定會屠城,你就眼睜睜的看著那邊的人血流成河?”
“城主大人,你要清楚唇亡齒亡的道理,要是西門慶攻下了清峰縣城,第一個斷糧的就是清河縣,到時你怎麼跟城中百姓交代?你看著他們有錢也買不到糧食?或者以高價買回來再以更高價賣給百姓?那我們最近的努力不是白忙活了嗎?”武大郎真的迫切的需要陳立河的幫忙。
“城主大人,你就答應了武大郎的請求吧,他手上有三百左右的武士,我們只需要調派給他兩百左右,城內的安全我想辦法去維持!”李偉看出了武大郎的焦急,也看出了城主陳立河的考慮。
“行吧,我給你兵符,再修封書信帶給清河縣城的城主張寅庚,有了我的書信你進城就不會受那麼大的阻撓。”陳立河他也知道,此次不幫武大郎,潘金蓮可能就回不來了,到時武大郎依然會帶走三百武士過去為她報仇,何不做個順水人情,畢竟他是師父的兒子!
“謝謝城主大人,深明大義!”
武大郎選好了兩百多士兵,加上自已身邊的武士,已經有五百人左右了,全部帶到了陳府。
“今天各位在此好好休息,晚上趕往清峰縣城,接下來有場硬仗要打。”武大郎平靜的說道。
武大郎交代完後,趕往龍騰天下拍賣行,找到何申行長,順便給他帶去了一塊極品玉石,足足有八斤重。
“武家主,你帶這麼貴重的禮物過來所求何事?儘管說,我能幫上忙的一定幫。”
“我今晚要帶城中五百兵力趕往清峰縣城,可能要離開幾天,所以過來看看你!”
“你不會是想過來借我的武士吧?這個我可有點為難,畢竟他們只效力於拍賣行,不參與世間其它紛爭,要借兵你最好找陳立河。”
“不,何行長,你誤會了,兵力我夠了,我是擔心,我離開清河縣的訊息被西門慶知道了,派兵來攻城,我想到時他真來了,你能否在城樓露個臉震懾下他,別讓他攻城就行。”
“哦,原來是這事,好辦,清河縣有我在,借他十個膽也不敢來攻。”何申說道。
“那就好,這次過去清峰縣就是收到訊息,西門慶為了過冬糧要攻打縣城。”武大郎把他知道的事告訴了何申。
“他這麼大膽子?雖然清峰縣城沒有清河縣那麼富饒,但也不算落後。”
“清峰縣城周邊很多地方沒有城牆,而且是附近產糧最多的地方,也臨近祈龍山,所以他在冒險,沒糧過冬他內部必定大亂。”
“說的也是,你就放心的去吧,這裡我盡力幫陳立河穩住局面。”何申再次答應了武大郎的請求。
“那就謝謝何行長了!”
傍晚時分,武大郎召集所有士兵在陳府吃了一頓好的,然後就開拔趕往清峰縣城。
潘金蓮收到了武大郎的飛鴿傳書也不敢怠慢,將所有的騎兵隊都帶出了峽谷,同樣往清峰縣城裡趕去。
潘金蓮本來就在清峰縣,她們還是騎兵隊伍,比武大郎他們先到城門樓。
守城士兵看到是潘金蓮的騎兵隊,直接放行。潘金蓮找到城主張寅庚,告知他可能有大戰要打,加急把部隊調動過來,沒有先通知他,深感抱歉。
“潘將軍,沒事,這裡永遠歡迎你的部隊,你所說的大戰是指什麼?難道有人要攻城?”
“可能不是攻城,而是進城搶糧。”潘金蓮說道。
“西門慶這麼大膽?敢大部隊壓境?直接搶我們的糧?”
“收到的訊息,確實是這樣的。”
“清峰縣城不主張打仗,又是農業為主,沒多少兵力,怎麼辦?”張寅庚有點驚慌失措,畢竟他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戰爭,他也知道要過來搶糧倉必定是一場不低於一千人的戰爭。
“城主大人,莫慌,我這不是來了幫忙嗎?”潘金蓮寬慰了一下張寅庚。
“就你這三百多騎兵估計不夠吧?”
“我相公還帶著五百多兵力在趕來的路上,你現在能集結多少戰鬥力?”
“應該也就三百多吧,全是守城計程車兵,沒上過戰場,估計也派不上多大用場。”
“城主大人,等我相公來了再說吧,行嗎?”
晚上九點,武大郎的隊伍已來到城門下。
潘金蓮和張寅庚早就在城門外等待著。
城主張寅庚也知道倆個年輕人闊別一個月有很多話要說,他站在原地。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武大郎和潘金蓮的目光交匯,時間彷彿在那一刻靜止。歲月的流轉並沒有模糊他們對彼此的記憶,反而讓那份思念愈發深沉。
他們的臉上綻放出驚喜的笑容,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久別重逢的喜悅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讓他們幾乎無法言語。
兩人快步走向對方,步伐中帶著急切與期待。當他們終於相擁在一起時,所有的思念和牽掛都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他們緊緊相擁,感受著彼此的溫暖和心跳,彷彿要將這分別的時光彌補回來。
歲月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但那份熟悉的感覺依然如初。
這一個月的相思之苦,還有各自的艱辛在這一刻都化為了泡沫,隨風消散。
“相公,我好想你!”潘金蓮率先開口說道。
“娘子,我也想你,我們進城先吧,別讓城主等太久。”
“嗯。”潘金蓮乖巧的應著,乖巧得像一隻聽話的小貓。
武大郎走向城主張寅庚面前說道“城主大人,未經允許就開拔部隊過來清峰縣,請多多體諒,這是清河縣城城主陳立河給你的關於討伐西門慶的檄文,請過目!”武大郎邊說邊從衣服裡拿出了陳立河給他的文書,半跪膝呈給了張寅庚。
“沒關係,時間緊迫,你們這也是為我們縣城著想,別計較那麼多禮節,走,咱們進城說!”張寅庚接過檄文簡單的看了下,然後邀請武大郎和潘金蓮進城。
三人再次來到了城主府,張寅庚點上了煤油燈。
四方桌面上擺放著一張附近的地形地勢圖,三個人都伸長脖子低著頭在看著這張地圖。
“根據目前的形勢,西門慶很可能會從這條山路進攻。”武大郎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名為嶺背的位置,“我們可以在這裡設伏。”
“可是那裡山勢陡峭,不好作戰。”張寅庚提出疑慮。
“正因為如此,西門慶才會以為我們不會在那裡設防。”潘金蓮插嘴道,“只要我們巧妙佈置,定能打他個措手不及。”
“不愧是潘將軍,真是智勇雙全。”張寅庚讚道,“那具體該如何佈置呢?”
“西門慶兵分兩路,還有一個地方你們別忽視了。”土行孫及時的在武大郎腦海裡提醒著他。
“哪裡?”
“三里亭。”
“三里亭?那可是開闊地,沒什麼隱蔽性,他會選擇那裡嗎?”
“會,如果是我要進攻清峰城,就會選這條路,平坦開闊,不易中埋伏,用兵力直接碾壓,衝破清峰縣城的防守。”
“確實有可能,畢竟清峰縣的兵力沒什麼作戰能力,要直接衝過去並不是難事。”
嶺背,三里亭,武大郎初步斷定了西門慶的進攻路線。
“我們除了要在嶺背設伏,還得防守三里亭,那裡也許才是主戰場。”
“三里亭?不太可能吧?雖然那裡人煙稀少,但地勢平坦,不利於他隱蔽入城啊。”潘金蓮也覺得那裡不適合西門慶的進攻思路。
“他幹嘛要隱蔽進城?這麼大陣仗他能隱蔽得了嗎?不如直接選擇平坦大道,加速進城。”
“有道理,那我們怎麼佈置?”張寅庚問道。
“那裡沒有可埋伏的地方,只能硬碰硬,到時我和我夫人一起出戰,按情況再排兵佈陣吧。”
“好,今晚休息一晚,明天把嶺背的埋伏先安排好,剩餘的部隊全拉到三里亭附近實地考察,看看能不能佈下什麼陣。”潘金蓮提出了她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