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
我們店裡現在已經擴大了店面,座位比原來的兩倍還多,而且還開了送餐的業務。
顧客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了,所以我想著,能不能再招一些新的員工加入到我們的大家庭.”
何老闆的提議全票透過,尤其是廚師長,還要求多找幾個學工,學著炒菜,能夠減輕他很多負擔。
新招來了八個人,其中兩個專門負責送餐,另外六個都跟著廚師長學習,早早就進了後廚歷練。
培訓了大約兩週,這些新來的員工都能夠獨當一面了。
這些新的菜品上桌,沒幾分鐘就被客人夾乾淨。
看著自己創新的選單和明顯增多的顧客,何曉萍逐漸找到了正確經營的道路。
許長惠跟經常來吃飯的顧客也有過交流,顧客希望能夠在別的區開一家分店,這樣每次一下樓就能吃到可口的飯菜了。
許長惠把這些建議轉述給何曉萍的時候,何曉萍已經開始在新的地區準備籌劃開家分店的事看了。
這段時間店內的生意一直穩步向好,如果趁著這個時機開家分店,說不定能再來更多顧客,在年末之前再小賺一筆。
正好在開發區,許長意的公司附近,何曉萍找到了一間面積不大也不小的店面,對這新店又是叮了咣啷一頓裝修。
等試營業開始,大家看著客人從三五個,到六七個,到十幾個,最後屋內坐得滿滿當當,無奈只好把位置挪到外面門口。
生意這麼好,完全出乎意料,這兩邊都能兼顧上了。
何曉萍想著,趁目前餐飲行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在外面再多開幾家分店。
抱著學習的態度,何曉萍諮詢了律師怎麼申請食品公司。
註冊了名為“曉萍餐飲”的公司後,專門申請了商標,到省城自己上大學的學校附近,何曉萍租下了一個三間大的小餐廳,還按著之前的同學錄,找來在當地的同學,一同為開店準備了宴席。
“朋友們,這回我來是想著試著開家餐飲的連鎖公司,我們餐館的招牌菜都在今天的選單裡,請大家一會吃好喝好,別忘了提出寶貴的意見.”
老同學相見,又說去聚餐,大家情緒都很高漲,其樂融融。
過了一會飯菜上桌,一動筷子,老同學們都覺得和自己家裡做的家常菜不太一樣,更具特色,讓人忍不住想吃第二口。
一連開了幾家分店,都是從開張就生意興隆,顧客的數量只增不減,這讓何曉萍對自己的能力也有了一些信心,開始有了更遠的目標。
許長意之前接下開發區鋼鐵建材的專案後,很讓曾總滿意,於是就派了開發區其餘的工程給許長意來做。
許長意在城郊建的新鋼廠設施已經越來越完善,逐漸有了小型的規模,趁著有次舊鋼廠的權責變更,藉機將舊廠直接收購。
有了整個鋼鐵材料的生產線和銷售線,許長意很快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認可,把整個開發區的工程專案都交由他來負責,一時間許長意成了當地施工專案和鋼鐵建材的龍頭。
在許長意的支援下,何曉萍的餐飲店越來越多,很多年以後,“曉萍餐飲”已經作為一個知名品牌,在全國各地遍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