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上場的是動作組,準備好後,看見導演遞上來的詞卡,葉嫿都傻眼了,就連薄陽冰一貫的撲克臉也裂開了。
只見詞卡上寫著‘求婚’。
兩人一致決定“過!”
第二張卡片就正常多了‘唇紅齒白’。
葉嫿拿出隨身攜帶的口紅,抹在唇瓣上。
“塗口紅?”
夢研根據這個動作,先試探性的說出一個詞語。
“不是,四個字的,一個成語。”
葉嫿其實也不知道該怎麼演繹,但按照字面意義上來,露出紅唇和白齒就好了,對吧?
“關於嘴唇的?”
看著葉嫿一直在那露齒笑,猜這倆人有些不知所措。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齜牙咧嘴?”
對於這個沾點關係的成語,葉嫿和薄陽冰有些無語,絞盡腦汁的給提示。
“成語裡有唇字。”
其實這個提示已經有點超過了,但導演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只是娛樂,管那麼多幹什麼。
葉嫿瘋狂指著現場紅色的裝飾,示意給她們看。
“這是什麼顏色?”
“紅色……唇……唇紅齒白?”
“對對對,下一題!”
葉嫿都有些喜極而泣,這也太不容易了!
全程沒有參與感的薄陽冰:我是一個背景板……
下一個題板出來了‘小鳥依人’。
葉嫿有些沉默,她算是女生裡比較高的了,1米七六。而薄陽冰是一米八五。
他們站在一起,身高怎麼都不像小鳥依人……
“依舊是一個四字成語,成語裡有一種動物。”
想了想,葉嫿還是補充道。
“是會啾啾叫的,會飛的動物。”
說著,指了指當背景板的薄陽冰。
“他是什麼物種。”
“他是……人?”
對於這個答案,葉嫿瘋狂點頭,看來這個詞語很簡單。
“小鳥和人?有什麼詞語?”
很顯然,兩人還沒有意會葉嫿的意思。
“剩下的那個字是個情感裡會出現的。”
說著,葉嫿還是認命的,做出依靠的姿態,靠在薄陽冰懷裡。
當然,這只是一個視錯覺而已,倆人中間實際可以隔著一個人。
“依靠?依偎?”
“是小鳥依人!”
不容易,葉嫿在心裡抹了把辛酸淚,這太難了!
‘含情脈脈’
“是個眼神,嗯……表達情感的那種。”
葉嫿嘗試演繹了一下,可惜兩人看不懂。他只好使用語言提示了。
“通常是,女子對意中人展現的眼神。”
這兩個人還是不明白,葉嫿繼續補充。
“眼神所展現出來的是嬌羞和關切。”
“算了,這題過吧。”
葉嫿表示她已經無能為力了,下一題。
‘見錢眼開’
葉嫿表示這個簡單,做出數錢的手勢,然後把剛剛微眯的眼睛突然睜大。
“數錢,睜開眼睛……”
夢研煩躁的撓了撓腦袋,猜迷果然不適合她!
“見錢眼開。”
榭谷桃覺得這個遊戲的主力怕不是她和葉嫿兩個吧,一個對於猜謎語不擅長,一個當背景板沒機會演繹,果然苦力還是她們兩個吧!
“是一個動物,毛茸茸的,黑白配色。”
“大熊貓?”
葉嫿仔細想了想,大熊貓好像確實也是毛茸茸,黑白配色的,沒毛病。
“不是,是犬科。”
“狼?狗?二哈?”
狗中哈士奇,可以說是非常出名的……拆家能力出名。
“這個東西吧……是個圓的,但是看不見又摸不著。”
“而且還是老闆經常免費送你的那種。”
“就是經常許諾,但是從來沒有給過的那種。”
“有個詞怎麼說來,畫餅充飢,和這個詞意思相近。”
經過葉嫿的努力描述,兩人非常容易的就猜到了。再次感嘆一句,不容易,真的是不容易!
“我知道了!是畫大餅!”
老闆畫的大餅,哪個人沒有吃過呢……算了,說多了都是淚。
接下來又到了繪畫組了。
然後第一題,不出意外還是那個詞,‘求婚’。
也不知道導演為什麼對這個詞那麼執著,但是畫出來應該很容易吧。
第一個畫的林麓,先是在紙上畫了一個單膝跪地的火柴人,另一個火柴人站在一邊,跪地的火柴人手裡還拿著盒子。
然後又畫了個箭頭,箭頭的方向畫了個戒指,表示盒子裡的是鑽戒。
為了更好理解,還隨手畫了朵玫瑰。
完美。
第二棒的白榆表示,因素有點多,很複雜。但是簡單直了很好理解。
然後三下兩下,就照著像模像樣的畫出來了。
第三棒的雲澤,也沒有再多做什麼新增,直接又是一個一比一復刻。
在最後猜測的慕九俞,看著三幅一模一樣的畫,表示想不猜到也很難吧。
“求婚。”
‘小白兔’
第一棒依舊是林麓,他自認為自已繪畫水平不高,就簡單的畫了兩筆。
一個圓是腦袋,兩個長耳朵,橢圓的身子,再畫上短手短腳和尾巴,最後又在旁邊畫了棵小草。
當然,標誌性的三瓣嘴,他沒有忘記畫。
白榆看著畫板上的兔子,有些沉默。
或許這兔子……有些胖。
然後經過白榆的修改,畫的兔子像模像樣的。
就是這個身高……如果說林麓畫的是兔子爸爸,那白榆畫的一定是兔子兒子。
兔子的尊嚴最終成敗於雲澤手上,然後他沒有辜負信任,畫了個體形1:1:1的兔子。
兔子1.0:胖胖的兔子
兔子2.0:小不點兔子
兔子3.0:正常的兔子
很好,沒有變物種,依舊是那隻熟悉的兔子。
其實兔子這東西,只要畫出一雙長耳朵,應該很容易認出來吧。
‘流星雨’
林麓對此的瞭解,覺得就是在星星上畫上拖尾,再複製貼貼許多個,就OK了。
實際畫出來感覺還不錯,沒有什麼大問題。
白榆則是在林麓的基礎上,再畫上細小的星星,完善一下。
雲澤覺得畫成這樣已經沒問題了,就沒有再畫蛇添足的新增其他的東西。
“嗯……是星星?流星雨?”
其實最後呈現出來的畫作更偏向兒童畫,因為最後呈現的畫作,都是基於第一位畫出來的基礎上新增的,所以第一個人畫出來成品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