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章 大結局

“開心.”

傑傑指著桌上的畫,著急獻寶似地說,“姨,我畫了小狗、小貓,還有紅紅的太陽.”

經過多次的語言訓練,傑傑的語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

“哇,我看看.”

李婧放下傑傑,把水彩畫拿在手中欣賞,雖然畫得很幼稚,可是色彩明亮,證明傑傑的內心是陽光的。

“傑傑太棒啦,姨喜歡.”

李婧的誇獎,令傑傑更高興了,“送,送給姨.”

“謝謝傑傑.”

李婧在傑傑光潔的額頭上親了親,軟語輕哄道,“傑傑,姨帶你出去玩兒,好不好?”

“好.”

“走嘍!”

如此溫馨有愛的互動,全被相機拍下,即時展現在了大眾面前。

記者們圍上來,爭搶著採訪李婧,“李醫生,可不可以介紹下你自己?你和梁奶奶家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梁奶奶說你是她家的大恩人?”

李婧從容應答:“大家好,我叫李婧,我是延市仁和醫院心身醫學科的醫生,被選派到宜縣人民醫院幫扶基層醫療建設。

梁傑傑是我入職仁和醫院以來,接診的第一個病人,年僅五歲,患有自閉症,但他很乖,很懂事。

傑傑家是貧困戶,仁和醫院減免了傑傑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我個人承擔了為傑傑康復訓練的任務,但我的力量有限,我想呼籲各方公益平臺、愛心人士,幫助傑傑進入專業的康復訓練機構,獲得更加有效的治療,讓這個蒙受了苦難的家庭,多一些希望和幸福.”

這段採訪內容播出後,為仁和醫院帶來了良好的社會評價,而李婧的目的也達到了,省裡的公益基金會第一時間聯絡李婧,安排傑傑免費入住省城自閉症康復中心!

而梁秋林老倆口為了傑傑,也為了不拖累梁秀芝的生活,婉拒了何廣奎的孝心,帶著傑傑去了省城治病。

好訊息不止這一波,梁灣村原生態的風貌、樸實善良的村民,都受到了大眾的喜愛,經過媒體持續幾輪、多角度、全方位的報道,梁灣村頻繁登上新聞頭條,吸引了省內外諸多企業陸續走進村子,進行考察投資!

春節前,經過多方協調,李婧成功邀請到仁和醫院眼科醫生入村,開展了老年人常見眼科疾病預防與控制知識的宣傳講解,免費進行視力檢測、眼壓、電腦驗光,並給全村50歲以上的老年人爭取到了100副老花鏡,向梁灣村衛生室捐贈了價值五千餘元的常用藥品。

春節過後,魚蟹水產養殖園、牡丹花卉觀光園、草莓櫻桃採摘園,也在強有力的資金保證下,紅紅火火地建設起來了!

在這期間,李婧多次奔波梁灣村,為趙根兒做心理疏導,並不遺餘力地治療白紅霞的心理創傷,透過不懈努力,白紅霞終於開啟心扉,從傷痛中走了出來。

而芳芳離開趙根兒之後,重拾母愛,加之李婧的心理干預,病情日漸好轉,待到開春,終於揹著小書包,快快樂樂地走進了幼兒園。

鑑於趙根兒的良好表現,李婧履行約定,帶著趙根兒前往仁和醫院就醫。

幸運的是,醫學日益進步,經過專家手術,趙根兒的生育功能被治癒了!

出院的這天,當趙根兒走出病房時,驚喜地發現,白紅霞和芳芳正在等他。

“紅霞,芳芳!”

久違的一聲呼喚,令一家三口瞬間紅了眼睛。

趙根兒熱淚盈眶,悔恨萬千,“對不起,對不起……全都是我的錯,我不敢奢求你們原諒我,但我保證,我再也不會做任何傷害你們母女的事情,我會努力上進,好好經營這個家,用我的餘生,彌補我曾經犯下的錯誤……”

“爸爸.”

芳芳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流進嘴巴里又鹹又苦,“我想爸爸.”

趙根兒的心,頓時碎了一地,“紅霞,你罵得對啊,我以前真不是人,這麼乖的女兒,我竟然捨得打她,我真該死……”

白紅霞別過臉,哽咽著嗓音道:“芳芳在鎮上唸書,我就近找了份超市理貨的工作,以後我在鎮上陪芳芳,你在村裡踏踏實實地工作,不要再辜負那些幫助你的人了,努力做個讓芳芳驕傲的爸爸.”

趙根兒拼命點頭,“我會的,我一定會的!”

“看你表現,你要是真的能改過自新,我就抽空帶芳芳回村看望你.”

“謝謝你紅霞,你肯給我機會,是我的福氣。

李醫生幫我找回了自信,讓我明白了人要活出自己的價值,要學會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同等的尊重。

所以,你等著看吧,我有信心去開拓新的人生!”

春末夏初的暖陽,從走廊的窗戶照進來,落下斑駁的光影。

每一個向陽而生的人,只要從黑暗的泥土裡爬出來,便會同藤蔓一般,不斷地掙扎向上,攀爬向更高的遠方……

……

鄧家莊的公墓改革,鬧得沸沸揚揚。

為了果園土地最大化利用,減少了公墓佔地面積,致使許多年代久遠的老墳遷不進去,只能平掉,因而又引發了諸多人的不滿。

訊息傳到梁灣村,村民們同樣心有介懷,議論紛紛。

誰人無祖先?平了老墳,先輩無處安身,豈不是大不孝?而梁灣村建公墓的事情,也在規劃之內,所以,村民們的反應,不比鄧家莊小,尤其是梁大生,彷彿天要塌了似的,崩潰的不得了。

因此,村支書梁茂平召開了全體村民大會,苦口婆心的講政策,講發展,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不是隨隨便便能改變的。

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號稱遷墳釘子戶的葛大嬸子,竟然返回鄧家莊,帶頭平掉了祖上三座老墳,並且同意將父母的墳,遷回鄧家莊公墓!

此事一出,轟動了兩個村子的人!

眾人爭相詢問理由,葛大嬸子只說了一句話:“哪個祖先不希望子孫後代把光景過好?只要在心裡惦念著先人,就是孝子孝孫.”

大家一聽,確實是這個理兒,即便還有想不開的,看到榜樣在前,也就隨波逐流的接受了。

……

半年後,美麗新鄉村全面竣工。

在村委會正確合理的規劃下,村裡不止建了公墓,還增建了老人院、圖書館、健身廣場、書畫室、舞蹈室、演講朗誦大舞臺。

村裡的孤寡老人都搬進了老人院。

姜小音透過直播平臺,向全社會發出倡議,組建了一支中青年公益服務隊,專為老人院提供幫助,不定期的為老人們做飯、理髮、洗澡、換洗床單被褥,陪老人們下棋、聊天,為老人們苦悶的晚年生活,平添了溫暖和歡笑。

梁灣村在全國走紅後,縣委宣傳部和縣文聯多次入村調研採風,肖禹乘勢遞交了申請材料,請縣文聯的團體協會給予梁灣村支援,派遣專業老師進村免費授課。

於是,廣場舞、讀書活動、朗誦排練、書法繪畫,一應俱全,每個月搞一項活動,紅紅火火的,既凝聚了人心,豐富了精神世界,也在各個方面提高了文化素養。

村裡選了個吉日,全體村民喬遷新居。

村委會在健身廣場上擺了幾十桌遷居宴,姜小音還組織了精彩的文娛活動,用來慶祝梁灣村取得的豐碩成果。

流光易逝。

轉眼之間,兩年期滿,李婧幫扶宜縣人民醫院醫療建設的工作,完美的劃上了句號。

在李婧調回延市仁和醫院後,宜縣人民醫院正式開設了心身醫學科,科室醫護人員、醫療資源配備齊全,為宜縣12萬常住人口提供了有力的心理健康醫療保障。

而梁灣村的脫貧攻堅事業,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肖禹的工作,越來越忙,除了偶爾碰上學習考察,有機會回延市外,基本上兩個月才能回來一趟。

李婧重回崗位,醫院和科室有意加大對她的培養,所以,除了正常的工作安排外,各種醫學活動、學習交流,擠佔了她多數的休息時間,再加上12355青少年服務站心理諮詢的人數逐漸增多,她也很難騰出空餘去梁灣村看望肖禹。

異地戀,雖然思念難抑,但兩個小情侶早就習以為常了,他們彼此信任,感情堅不可摧。

然而,雙方的父母,卻是焦慮難安。

肖家父母從委婉暗示性的催婚,已經發展成了明示,但凡肖禹打電話過來,他們都要催上一催。

肖禹耐著性子安撫,“爸,媽,我和小婧自有打算,你們彆著急好不好?梁灣村現在到了脫貧的攻堅時刻,我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個人用,哪有時間籌備結婚啊?而且小婧調回仁和醫院沒多久,正是事業上升期,不好耽誤的.”

肖爸一聽,直接急火攻心,“可是你倆都快30歲了,年齡不等人啊!要不這樣,你們先訂婚,買房和裝修的事兒,你倆顧不上的話,爸媽可以代勞啊!”

“嗯……等過段時間小婧有空閒了,看看她們醫院周邊有沒有好的樓盤,選近點兒的,方便她上下班.”

“好啊,只要有行動,我們就不著急了。

不過,我們到現在還沒見過小婧呢……”

“爸,媽,我現在要去開會,見面的事,等我下次回來再說.”

肖禹匆匆掛了電話。

為了早日見到兒媳,肖家父母決定瞞著肖禹,偷偷去仁和醫院,假扮患者找李婧看病。

肖禹總誇李婧是如何如何的好,他們雖然相信兒子的眼光,也尊重兒子對婚姻物件的選擇,可是見不到人,總是心裡沒底兒。

到了仁和醫院,肖媽跟導醫臺的護士打聽後,專門掛了李婧的號。

李婧一如往常的坐診。

肖家父母排隊近一小時,才聽到了電腦叫號,倆人連忙走進診室,齊刷刷地瞧著李婧,眼珠像是定格了似的,一動不動。

可惜,李婧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看不清全貌。

“您好.”

李婧感覺有些異常,便禮貌詢問,“請問哪位是患者啊?請坐.”

聞言,肖家父母趕緊收回目光,肖媽戳了戳肖爸,示意肖爸坐下。

李婧微微一笑,“請您把身份證和掛號單給我.”

肖爸遞東西的時候,不經意看到了李婧胸前的工作證,便盯著上面的紅底證件照多看了幾眼。

肖媽也注意到了,倆人用眼神交流,不約而同的點頭,確實如肖禹所說,是個漂亮有氣質的姑娘!

殊不知,倆人的奇怪行徑,全部收入了李婧的眼底,但她只是看了看肖爸的身份證,便什麼都明白了。

於是,她笑著問:“叔叔,您怎麼啦?最近有什麼情緒問題嗎?”

“醫生啊,我沒什麼病,就是……就是睡不著覺,能治嗎?”

肖爸非常努力地編了一個病症。

李婧道:“失眠多久了?知道失眠的原因嗎?”

肖爸脫口道:“時間倒是不長,原因嘛,就是我兒子老大不小了,因為工作忙,顧不上結婚,我們當父母的就著急呀……”

“老肖,你不能這麼說,孩子們的難處,咱要理解,不能灌輸壓力!”

肖媽生怕惹李婧不快,不僅圓場,還當場許下承諾,“李醫生,我家老肖的廚藝可好了,將來兒媳婦想吃什麼就做什麼,我呢,保證是個好婆婆,兒媳婦想幹啥就幹啥,絕不干涉!”

李婧哭笑不得。

聊到這兒了,已經明顯跟看病沒關係了,她便起身,摘下口罩,大大方方的打招呼,“叔叔阿姨,你們好,我叫李婧,謝謝你們來看我。

肖禹經常誇獎叔叔的廚藝呢,我已經垂涎很久了,等肖禹回來,我一定上門拜訪.”

肖家父母又驚又喜,“小婧你……你看出來了?”

李婧解釋道:“叔叔身份證上的名字和地址,跟肖禹曾經告訴我的一模一樣.”

肖媽一臉抱歉,“我們怕打擾你,或者嚇著你,但是又想見見你,所以才整了這麼一出,真是對不起啊!”

“不不不,是我和肖禹不好,忽略了長輩的感受.”

李婧謙和有禮,言行有度,肖家父母是越看越喜歡,恨不得現在就把人領回家。

無巧不成書。

李婧在仁和醫院應付未來的公婆,李建平夫婦則瞞著李婧去了梁灣村,假扮遊客,暗中考察肖禹。

於是,肖禹遇上了故意找茬投訴的未來岳父岳母!

彼時,梁灣村已經建成了菌菇大棚、瓜菜大棚、魚蟹水產養殖園、牡丹花卉觀光園、草莓櫻桃採摘園,農業和養殖業全面發展,蒸蒸日上。

而村民搬遷新居後,梁灣村和省旅遊公司達成合作,正在對老村進行整體改造,將共同開發鄉村旅遊。

李建平提前做了功課,非要從老村進入牡丹花卉觀光園,施工單位的安保人員告之需要繞行,他偏不,幾句話就激怒了對方,然後便嚷嚷著要找村委會投訴,而且點名道姓,必須第一書記肖禹親自前來道歉!

為了女兒的終身幸福,李建平算是把老臉都豁出去了,他想要看看肖禹的處事能力,以及個人品行。

開會開到一半,肖禹接到施工方負責人打來的電話,聽聞有人鬧事,起先並未在意,但仔細想想,又覺不對勁兒,便擱下會議,匆匆趕了過去。

初次見面,李建平夫婦便被肖禹吸引了,時隔多年,竟然真的沒有長殘,與當年照片上俊朗帥氣的少年幾無差別。

唯一不同的是,肖禹變得成熟了。

他淡定自若,眼中既無怒氣,亦無緊張,看見他們在打量他,禮貌地說道:“您好!我是梁灣村第一書記,我叫肖禹.”

李建平貢獻了平生最好的演技,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安保人員,怒氣衝衝,“肖書記,你來得正好,我要投訴你們的人態度惡劣,給我造成了精神傷害!”

張瀾被李建平折服了,為了不讓自己笑出來,她使勁地向下抿嘴,甚至還暗暗地掐了幾下腰。

肖禹見狀,向來嚴肅的面容,竟浮起些許笑意,“抱歉,此處確為施工地段,無法通行,給您添麻煩了。

聽說你們想去牡丹花卉觀光園,我當個嚮導,送你們過去吧.”

“哦,這就把我打發了?眼看快到飯點兒了,你讓我去看牡丹?”

李建平眼睛一瞪,作出一副不好惹的樣子。

肖禹思考了幾秒鐘,語氣變得小心翼翼起來,“叔叔,阿姨,我的廚藝還不錯,酒量也還行,若您二位不嫌棄……”

“你會做飯?”

“你會喝酒?”

夫婦二人一聽,幾乎同時發問,而且表情都帶著幾分驚喜。

“是.”

肖禹點頭,並有意暗示道,“我女朋友可以證明。

她叫李婧,是一位優秀的心身科醫生,如果叔叔受到了精神傷害,她可以醫治……”

“不用!”

李建平連忙叫停,又氣又笑,“你認得我們?”

肖禹裝不下去了,只能坦白從寬,“高三的時候,你們來學校給李婧開過家長會。

所以,我認得你們.”

“那你不早說?”

張瀾頓時覺得剛剛李建平的行為太傻了。

肖禹誠心道歉,“對不起,我不知道叔叔想做什麼,是否真的想投訴,如果屬於公事範疇,該我做的工作,必須要做的.”

李建平也覺得臉上不光彩,“那你幹嘛又給揭穿了?”

肖禹回道:“因為我確認了叔叔是衝我來的,而且是為了私事.”

聽明白了原委,張瀾笑不攏嘴,並且毫不吝嗇的誇獎肖禹,“不愧是我家小婧看上的人,優秀!”

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喜歡。

可李建平這個老丈人心裡還是吃味兒,總覺得自己的小棉襖,全世界的男人都配不上。

於是,李建平懷著複雜的心情答應了肖禹的宴請,決心在酒量上勝過肖禹,給肖禹一個下馬威。

誰知,一頓酒喝下來,李建平直接改口喊肖禹女婿了,肖禹也一口一個爸叫得歡。

張瀾拍下影片發給李婧。

李婧喜上眉梢,看來他們這對小情侶,分別透過考驗了呢。

……

又是一年春來到。

在梁灣村全體村民的熱忱邀請下,李婧再次調研了村民的心理狀況,看著最新的心理健康測查表,以及舊貌換了新顏的梁灣村,李婧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也完全理解了肖禹在第一書記崗位上堅守的意義。

爆竹賀歲慶佳節,美麗的村莊紅燈千盞,火樹銀花。

在首屆梁灣村春晚的舞臺上,梁茂明手持話筒,滿懷歡喜的宣佈:“今年我村人均純收入破三萬元!從現在起,梁灣村正式摘帽脫貧了!”

掌聲雷動,經久不歇!

在場之人,無不熱淚盈眶。

從全縣著名的貧困村,到鄉村振興示範村,這一條艱辛奮鬥之路,他們走了將近五年。

從今往後,他們有了更大的勇氣,去迎接通往幸福的燦爛征途。

“我們梁灣村能夠有今日,還有一個人需要感謝。

下面,請大家熱烈歡迎我們的貴賓李婧醫生上臺!”

李婧突然被點名,雖然有點懵兒,但欣喜雀躍之情,溢於言表。

梁茂明歡呼道:“請鄉親們為李醫生送上精心準備的禮物!”

第一個上臺的人,竟然是趙根兒,舉手投足,精神奕奕,他向李婧鞠躬,帶著真誠的敬意,道:“李醫生,這兩年間,我在扶貧幹部的幫助下,學習了養殖技術,辦了農家樂,紅霞也回來了,我們現在日子過得充實又富足,非常幸福!感謝你,李醫生!”

三蛋子如風般衝上舞臺,興奮難抑,“李醫生,我現在很能幹哦,我承包了鄉村快遞站,從來沒有一個差評,大家都誇我勤勞苦幹有責任心呢!”

孫玉梅性格豪爽,一派雲淡風輕,“李醫生,聽了你的開導,我想通了,離婚了,我現在過得呀,又自在,又輕鬆,每天胃口好,睡得香,我還參加了中老年舞蹈班、書法班,閒暇時候,我們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揹著單反相機出去採風,別提有多愜意了!”

梁茂明聽到這兒,忍不住插了個隊,“我也要說一下啊,我現在不焦慮了,我看到他們一個個奮發上進,把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我打心底裡高興啊!”

梁兵自豪地爆出大料,“我的禮物是,我們梁灣村受到了縣裡的表彰,獲得了‘五好村’的榮譽!”

“……”

村民們一個接一個上臺,他們都是李婧用心用愛治癒過的人,都努力讓自己成為了更好更優秀的人。

這一份份特殊的禮物,彌足珍貴,教人此生難忘。

滾燙的熱淚,淹沒了李婧的雙目。

燈光驟亮,璀璨如煙火。

肖禹被人簇擁著走來,今夜的他,西裝革履,俊朗挺拔。

“李婧,我想把我自己當作禮物送給你,請你嫁給我!”

肖禹在梁灣村數百村民的見證下,在這片融入了他熱血的沃土上,單膝跪地,送上戒指,完成了他的求婚夢想!

“肖禹,我也準備了兩份禮物送給你.”

李婧笑靨如花,幸福滿溢,“第一份禮物是,我的論文《論心理健康助推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發表了!第二份禮物,我透過了黨組織的考驗,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

最好的愛情,不是彼此對視,是共同瞭望遠方、相伴前行。

人生很長,總有烏雲會遮住太陽,但也總有簇簇微光,會照亮人間,帶你走向星辰大海……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