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章 忽有故人心上過(二合一,萌新求訂

第229章 忽有故人心上過(二合一,萌新求訂閱)

根據作詩環節比賽規則,這一環節總共分為三個回合。

在不要求格律平仄的情況下,兩名選手各有半小時的時間,現場即興創作三首詩。

分別為五言四句、七言四句、以及七言八句。

創作時間則對應為5分鐘,10分鐘,15分鐘。

而雖說是臨時創作,但畢竟‘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在這麼短的比賽時間內,除非李白再生,否則就算杜甫上場,也很可能憋不出幾個字來。

所以歷年來該環節的參賽選手,其實皆有腹稿。

詩詞大會也並未擬定題目,而是邀請嘉賓,從抽獎箱中抽取古代詩詞的高頻字。

比如第一首五言四句,領導就抽中了一個「酒」字。

這意味著,參賽的兩人所創作的五言詩中,必須要含有「酒」這個字。

另一名身穿旗袍的禮儀小姐,向觀眾與攝像機展示了下卡片。

江知非則在此時,被小雨帶到左前方,早已佈置好的寬大書案前。

犀皮漆包裹的棕紅色案臺上,擺放著古色古香的筆墨紙硯。

即便江知非對文玩了解的不多,但也能判斷出,桌上擺的這些並非便宜貨。

與此同時,江知非的比賽對手,有才女詩人之稱的甄申申,也站到了對面的書案前。

女主持手拿話筒,站在兩人中間,慷慨激昂地說:

“下面我宣佈,倒計時五分鐘,第一回合正式開始!”

也許由於時間緊迫,亦或甄申申恰好押中了題目。

在女主持宣佈開始那一剎,她便拿起毛筆,迅速地在紙面上,寫下了一首五言小詩:

「梧桐鎖深院,秋意滿堂前

醉酒飲宮闕,不知今何年」

當甄申申寫完最後一個字時,時間才過去不到一分鐘。

而她寫詩的過程,則被實時投映在大螢幕上。

啪啪啪的鼓掌聲,在體育館內響了起來。

倒不是說甄申申這詩寫的有多好。

觀眾們只是單純表示鼓勵一下。

有專門負責謄抄的工作人員,將甄申申寫好的詩,遞給觀禮臺上的11位評委。

其實在甄申申寫詩之時,他們便能看的一清二楚。

此時再看一遍,無非也就走個形勢。

依照往年慣例,作詩環節最後都會以2:1結束,從無例外。

至於誰能得那個2,影響因素就非常之多。

姜絳接過謄寫完的小詩,伸手扶了扶老花鏡,好奇地望向大螢幕。

計時器上的紅色數字,已經變為03:38。

距離第一回合結束,只剩下不到四分鐘。

可江知非此刻,卻依舊站在案臺前構思,絲毫沒有動筆的意思。

青花旗袍打扮的路朝雨,作為禮儀小姐,此時正站在案臺邊上,替江知非素手磨墨。

漆黑的墨錠,襯著小雨潔白如玉的纖纖十指,宛若一幅動態的仕女圖。

路朝雨見老江在微笑盯著自己,礙於比賽規則,兩人並不能用言語交流。

她只好風情萬種地白了江知非一眼,用眼神暗示他,麻溜兒地抓緊時間寫詩。

當計時器的數字,剛好變為03:00時。

江知非收回欣賞美人的眼神,取下掛在筆架上的狼毫毛筆,伏案落筆了起來。

很快,一行具有顏體風骨的楷書,便浮現在紙面之上:

「我有一壺酒」

當在場觀眾們看到這五個字時,很多人不禁噓聲了起來。

眾所周知,在五分鐘內寫出一首精品五言詩,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

此外,詩詞大會對於現場作詩,並不限制格律平仄對仗等等苛刻的條件。

可這並不代表,參賽者可以糊弄啊!

至少在明面上,你得寫出一首,起碼看著像詩的東西。

寫大白話算怎麼個回事。

咋不更直接點,寫‘我有一瓶二鍋頭’。

真是白瞎了這麼好看的楷書。

這些想法,既是大部分觀眾所想,也是在座中幾位評委們的看法。

有四五個評委已經轉過頭去,不願再看向大螢幕,

他們似乎已經預料到,江知非最好的情況,無非寫出一首打油詩。

姜絳卻仍饒有興致地盯著大螢幕。

正彎腰研墨,盡顯s身材的小雨,也同樣將目光落在宣紙紙面上。

很快,第二行的五個字,便被江知非一蹴而就地寫完:

「足以慰風塵」

此句一出,場間頓時變得竊竊私語起來。

雖然江知非第一句寫的非常直白。

但與這一句結合著來看,便令人油然而生出,一種灑脫的意境。

剛才轉過頭去的幾位評委,見狀也紛紛看向大螢幕。

在萬眾期待之下,江知非一氣呵成,行雲流水般寫完最後兩句:

「盡傾江海里,贈飲天下人」

在座評委:!

全場觀眾:!!!

當全詩二十八字,呈現在眾人面前時,整個體育場陷入極為短暫的沉默。

但緊接著,便是如海嘯般澎湃的掌聲。

觀禮臺上的11位華國文學界大師,齊齊地為江知非鼓掌。

坐在姜絳右手邊,燕大文學院的院長,艾爾燈,甚至親自站了起來。

詩詞之所以歷經千年,仍能夠流傳至今。

它們最迷人之處,便在於讀完之後,會令讀者不自覺地讚歎。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說不出,裡的詩詞具體好在哪兒。

但卻不可否認它們的好。

而江知非寫的這首五言詩,恰恰就具備這種特質。

尤其後兩句氣魄之宏大,完全不輸於前人名篇。

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江知非直起身子,將墨跡未乾的手稿,交到了小雨手裡。

一剎那,觀禮臺上的評委與領導們,都齊刷刷看向了路朝雨。

他們此時此刻,都很想得到江知非的這份手稿。

感受到來自觀禮臺那邊的目光,路朝雨暗暗瞪了江知非一眼,嗔怪老江給她出難題。

江知非則用眼神示意:“要不我拿回來?”

路朝雨見此,卻像小奶貓保護小魚乾似的,緊緊攥著手稿不肯撒手。

她眼神中彷彿無聲地在說:

這首詩是我的,你也是我的。

站在江知非和甄申申之間的女主持,適時地舉起麥克風說:

“好的,我們兩位參賽者,都順利完成了第一回合的創作。

請評委老師們進行點評,並說出你們的決定。”

聽到女主持的聲音,觀禮臺上的評委們,或多或少都露出些苦笑。

往年的這個環節,他們可以理直氣壯和一和稀泥,弄出個六比五,或者七比四的票數。

可今時不同往日。

江知非和甄申申的兩個作品,差距有那麼億點點大。

尤其在這個場合,光在場觀眾就接近5000人。

更別說,還有不計其數在觀看直播的年輕人們。

在場的評委們,都是文學界有頭有臉的大人物,最為愛惜名聲和羽毛。

因此,坐在最左邊的評委,拿起麥克風後,輕咳了下說:

“申申的這首詩,情景交融,令人不禁觸景生情,並且一點都不死板,寫的非常不錯……

小江的這首詩,寫的也非常好。”

女主持等對方點評完後,詢問說:

“所以張教授,您的決定是……”

張教授再次咳嗽了下,然後表情淡定地說:

“我這一票,投給江知非同學。”

甄申申:……

但她並未太過氣餒。

畢竟這位張教授和她不怎麼熟。

但令甄申申驚訝的是,接下來的評委,也同樣洋洋灑灑稱讚了她一番。

然後扭頭就將票投給了江知非。

像極了某些拔吊無情,翻臉比翻書還快的臭男人。

轉眼之間,十位評委都已點評完畢。

無一例外,他們都將票給了江知非。

輪到最後的姜絳點評時,她有些有些抱歉地對江知非說:

“從這兩首詩來說,我應該把票投給小非的。

但不瞞大家說,小非是我老伴的徒孫,同樣也是我的徒孫。

出於避嫌,所以我將我這一票,投給申申。”

姜絳話雖如此。

但在場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老教授這是不忍心,甄申申連一票都沒拿到。

這算是她對文壇晚輩的一種愛護。

但姜絳的一票,對結果卻沒絲毫影響。

江知非以十比一的巨大優勢,順利拿下了第一回合的比賽勝利。

看臺上的寧怡和曹誠,此刻都有些微微愣神。

尤其是曹誠,驚訝之餘還帶著幾分欣喜若狂。

他知道江知非寫詩很強,但卻沒想到竟強到如此地步。

曹誠隱隱有些預感。

或許,江知非能做到詩詞大會20年來,從未有人達到的成就。

在第一回合結束後。

女主持又邀請一位魔都的領導上臺,將手伸進小雨先前捧著的抽獎箱中。

不過此次,這位領導從中取出了兩張卡片。

這也可以看做比賽難度的升級。

而領導取出的兩張卡片上,同樣各印著單獨的一個字:

「秋」、「雪」。

和先前被抽中的「酒」一樣。

這兩個字,也是古代詩詞中出現的高頻字眼。

在向觀眾們與攝像機展示過兩張卡片後。

女主持如先前那般,依舊慷慨激昂地舉著話筒說:

“下面我宣佈,倒計時十分鐘,第二回合正式開始!”

計時器上的紅色數字,隨女主持話音剛落,便相應有了變化。

江知非神色放鬆地站在書案前,用眼神和小雨進行交流:

“你累不累,要不要坐下休息會兒?”

江知非一開始便注意到,小雨腳上穿著雙米白色的高跟鞋。

高跟鞋這東西,穿個一時半會兒還好。

可小雨若是穿的時間長了,那她的jiojio肯定會感到痠痛。

還沒等小雨用眼神給出反應,江知非便當場舉起了手。

在全場觀眾好奇的目光中,工作人員趕過來,見江知非毫不避諱地說:

“請問能搬一把椅子過來嗎?”

“當然可以。”

工作人員迅速去而復返,將一把古色古香的太師椅,搬到了江知非身後。

倒並非是詩詞大會刻薄對待參賽者。

而是對於用毛筆寫字來說,站著寫比坐著寫,寫出來的字會更好看些。

江知非既然想坐著寫,那工作人員們也沒必要攔著。

可令所有人都微微詫異的是,江知非提著太師椅,直接走到路朝雨身後。

然後他將雙手搭在小雨的肩頭兩側,讓對方安穩地坐到了椅子上。

此起彼伏的‘哇哦’感慨聲,在四面八方的觀眾席上響起。

路朝雨俏臉微紅,下意識想要站起來。

可重新走到案臺前的江知非,卻用眼神示意小雨:

你要是不乖乖坐著,那我可沒心思繼續寫詩。

面對老江近乎霸道總裁似的寵愛。

路朝雨表面上不動聲色,但心底卻是美滋滋的。

而併攏著一雙大長腿,坐在書案邊磨墨的小雨,美的如同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

這讓近在咫尺的江知非,眼神中不禁流露幾分沉迷之色。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在倒計時還剩五分鐘時。

甄申申放下毛筆,圓臉上不禁露出滿意之色。

她寫的這首七言四句,和前一首詩的水平,其實相差不大。

但她自認發揮穩定,同時篤定江知非不可能再寫出,如前一首那般驚豔的詩。

透過現場大螢幕,看到甄申申作詩全程的評委們,也暗暗點了點頭。

如果按高考作文的評判標準來說。

滿分50的話,甄申申這首七言詩,應該能拿到個42分左右。

雖還有些中規中矩,但在這麼短時間內寫出來,已經可以說相當不錯。

可凡事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江知非在甄申申交完卷後,仍和先前那樣,遲遲沒有動筆。

但這次,沒有人再去議論什麼。

所有觀眾連同評委們,都滿含期待地盯著大螢幕。

當計時器的時間,恰好變為了04:00時。

江知非伏案,筆走龍蛇般用楷書寫下了第一行詩。

只不過,這次江知非刻意用身子遮擋,不讓攝像機拍到他所寫的內容。

這令在現場以觀看直播的觀眾們,皆好奇到心癢癢。

而在這略顯煎熬的時間內,艾爾燈端起溫熱的茶杯,對身邊的姜絳笑問道:

“姜老,您覺得您徒孫,這回合的作品如何?”

“應該不比前一首差。”姜絳語氣平淡,卻又信心十足地回道。

艾爾燈聞言笑了笑說:“巧了姜老,我也這麼覺得。

之前我還邀請過他,來做我的研究生。

可惜,他還是成了宋門弟子,真是遺憾……”

在兩人說話間的功夫,江知非已經書寫完了整首詩。

而他雖用身體擋住了旁邊的攝像機,卻擋不住近在咫尺的小雨。

當然,這便是他擋住攝像機的用意。

在收筆之後,江知非對此刻眼神中,充滿驚豔之色的小雨,輕聲說道:

“這首詩是我送你的禮物,也希望你是第一個,看到它的人。”

路朝雨有些愕然地抬頭,如星辰般明亮的雙眸裡,半是歡喜,半是感動。

而此刻,扛著攝像機的大哥,終於拍到了江知非這首詩的全貌。

體育館的大螢幕上,出現素白的宣紙紙面,以及墨跡未乾的工整楷書:

「忽有故人心上過

回首山河已是秋

兩處相思同淋雪

此生也算共白頭」

這兩首詩都出自網路,前兩句應該是古人所寫,後兩句則為當代大神之作。

<BR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