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信給得強-----”
聽到父親要自己把侄兒的書信交給老二看,楊義雲好似明白了父親的想法,有些心疼地看了看兒子空蕩蕩的左臂。
雖然,他不太像父親那麼認為,自家能從軍隊中闖出一條血路。
但二兒子的確在武藝方面很出色。
只是,結果呢?
成了半個廢人。
就連已經與孫家定好的婚事,都直白白的被退了。
這讓在大周朝也算是有三分臉面的楊家,瞬間斯文掃地。
“得強,你看看得坤寫的信,應該對你有所幫助。”
說著,楊義雲將厚信塞給了二兒子。
然後,瞧了瞧門外,對於還沒來,最近有些夜不歸宿的大兒子,擔心起來。
“父親,這得坤的變化真大,看了這封信,我相信之前的所為,都是他自己策劃的,真沒想到,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能轉變得如此之快!”
“呵呵,為父也是這麼想的,看來這現實就是鍛鍊人的池,說一尺,道一萬,不如在紅塵裡走上一槽。”
“嗯,我也這麼認為,想當年我一心只想考上進士,以為有個進士了就怎麼樣,然一踏入官場,才知道-----”
說著,楊義雲頗有感慨地嘆了口氣,然後就著楊得坤的來信,拐彎問起:“從得坤的手段來看,王家應該不是他的對手,他掌握了巡捕房,又有五六百鄉勇在手,沒人動得了他。”
“呵呵,現在是沒人動得了他,等再過兩年,他升官了怎麼辦?”
這話聽得楊義雲有些詫異,楊得坤才十九歲,就算過兩三年升到衡州六品知州的位置上,這在整個帝國中,也是千里挑一的年輕下層官員了。
“這也太快了吧?過兩年也不過二十出頭,爬得太快也不是好事。”
“此一時,彼一時,以得坤的勁頭,我們是壓不住的。”
說著,楊忠全歡快的笑了起來:“從得坤的佈置來看,我看三年之間,衡山絕對能從下中縣升到上等縣,不說上上,上中縣是肯定的!並且,他今年一上任就以零傷亡完成了稅收,一個上上好評,肯定有了!”
“上等縣!”
楊義雲輕輕的驚叫了一聲,他雖然一直在帝都在刑部和大理寺工作,不太懂縣府之間的操作。
但是,他知道上等縣和下等縣之間,有著多大的差別。
這就好比千年之後的普通縣城,和全國百強縣之間的距離。
像那些上等縣的縣令,名義是縣令,但實質官職已經升到了從六品,正六品。
這樣的話,只要侄兒得坤能將下等衡山縣升到上等縣,哪怕還是在衡山待著,一樣能升到六品實權官。
這相當於千年之後的縣委書記,兼職市委常委一樣。
而衡量一個縣的上中下,重要的指標就是人口,稅收,文教這三塊。
人口這一塊比較好說,只要社會安定,經濟發達,自然會越來越多。
加之,衡山本身的人口就不少,目前籠統登記有85000多戶,人口約三十七八萬口,已經是一箇中等縣城的規模。
稅收的話,下等縣10000兩到15000兩間,中等縣15000兩到20000兩間,上等縣在20000兩到30000兩之間。
這其中,超過25000兩每年為上中縣,超過30000兩,則為上上縣。
另外,還有一個權衡達標的標準,就是文教。
這文教包括社會的治安和學員升學率。
而現在,侄兒得坤一上任,就突破了衡山縣近二十年來,一直高居不下的稅收傷亡率,創造了零傷亡的歷史紀錄。
然後,抓住了王家襲擊事件,建立五六百人的鄉勇團,還立志要在今年之內,將整個衡山縣打造成無土匪流民的歌舞昇平世界。
那麼如此一來,就差學員升讀率這一塊,相信以他才十九歲就考上了甲榜前十的優異成績,肯定也有他獨特的學習方法。
就這麼,楊義雲在腦子裡,迅速地將侄兒得坤的優缺點過濾了一遍。
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長子,在三弟的庶子面前,好似沒有勝算之處。
楊忠全看了看兒子驚叫一聲之後,複雜的表情。
心裡嘆息了一聲。
原本想培養一直跟隨在自己身邊的老二一家,只是得意兩次未能上榜,得強又傷了手臂。
這讓自己這一房的第三代人,出現了斷層之患,但好在義雲義山還年輕,正是當打之年,還能替第三代擋一擋風雨。
目前來看,原本以為稚拙的得坤,表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庶子身份,也是一道妨礙。
“阿爺,阿爸,得坤弟好有手腕,我當日在軍中,如果也如此果敢的話,也不至於今日。”
楊得強仔細看完了五六千字的長信,感慨地發表了自己去年戰事的得失。
“得強,過去了就過去,你還年輕,有大把的機會。”
楊忠全見孫子能將失敗看透,欣慰地勸解了一句,然後反問道:“你覺得得坤他將鄉勇團組建起來,這一手如何?”
“好!非常之好!”
楊得強拍了一下手掌,眼睛裡透出一股精光:“他只要能將按照他的方法,將民間的精壯漢子組建起來,我感覺他今年將衡山的土匪全滅了不是難事。”
說完,楊得強補充了一句:“何況,他不是在書信裡說,會採取雙管齊下的方式,透過招工的方式,讓一部分沒有做惡的土匪,自動走下山,剩下的老匪則用來磨鍊鄉勇團的刀鋒!”
“看來,你們倆挺有共同語言的,得強,那你過去了,就將鄉勇團抓在手裡,相信以你的能力,再有得坤的支援,一定能煉出一支精兵來!”
聽到祖父要自己去錘鍊一支全新的軍隊,這讓已經在家休養了半年多的楊得強,又熱血沸騰。
一支嶄新的軍隊,代表著一切從頭開始。
沒有帝國軍隊裡的條條框框,想來會更得心順手。
“哈哈,這個沒問題,孫兒我在軍隊裡磨鍊了這麼多年,想來不難。”
說著,楊得坤遲疑了一下,擔心問道:“阿爺,只是得坤他會介意嗎?”
“應該不會,他不是在信裡說了,請家裡在軍隊和生意上,都給予支援。”
楊義雲見父親和兒子聊得火熱,忍不住插了一句:“父親,要是我們花了這麼多心血,就算練成了,到時得坤走了怎麼辦?”
這話,就像一盆冷水一般,潑得兩人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