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曉波重生之前智慧手機三星蓋世和蘋果6分庭抗禮,國產手機OPPO、vivo和華為只是剛剛起步,在智慧機的市場份額上無法與三星、蘋果這樣的巨頭相抗衡。
李曉波打算在2006年開始起步。
這時候,諾基亞剛剛釋出,它的塞班智慧作業系統獨領風騷。摩托羅拉的翻蓋和三星的滑蓋還很時尚,手機必須用鍵盤操控,“觸控式螢幕”的概念那時的人們無法想象。更別提無邊框和摺疊屏之類的了
李曉波在心裡盤算,諾基亞的特點是效能穩定還抗摔。塞班系統也確實比較好用。
這個時代只要領先諾基亞,就是領先全世界。
他立刻叫來阿蘭德、劉坤和蘇波。
“阿蘭德是諾基亞出來的,它的塞班作業系統確實比較好用,還有500萬畫素的攝像頭,2.6英寸的螢幕顯得很大氣。咱們的大鵬手機該怎麼設計才能超過諾基亞。”李曉波直視著阿蘭德問道。他想試探一下阿蘭德腦袋裡是否有真東西。
“李董,咱們在電腦上安裝的神龍作業系統,如果運用在手機上,將會遠遠超過諾基亞的塞班。如果再把電腦的觸屏概念引入手機領域,將會是巨大的突破,雖然現在有的手機有觸屏筆,但是隻是能用觸控筆寫字,還沒有實現真正的用手直接去觸屏。”阿蘭德回答道。
李曉波心中暗喜,看來自已沒有看錯人,阿蘭德的還是有商業遠見的,與自已重生的經驗高度契合。
至於劉坤和蘇波兩個人,只要老闆指示什麼,他們就會全力去做,他們早就對老闆的眼光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
李曉波還不敢對這幾個手下滲透太超前的概念。但是也得有所突破,商場如戰場,誰佔得先機誰就會贏。
“我要跟你們說明白兩個概念,一個是觸控式螢幕,鍵盤雖然打字很快,但是在使用一個應用軟體的時候,往往需要一直點很多下才能點到,而觸控式螢幕僅需要輕輕觸控就能使用軟體,極大地節省了時間。”
“另外一個是手機即將替代電腦的一些功能。比如一些文件,直接可以用手機來完成。當然現在市面上的手機螢幕太小難以實現,未來手機螢幕幾乎會佔據整個手機,呈現的內容會更多。”
他看這三個人聽的有點一頭霧水,就拿出一張紙和筆演示一番。
果然,即使N95的螢幕有2.8英寸那麼大,也無法與全面屏五六英寸相提並論。
劉坤好奇地問道:“手機全面屏,那在哪打字呢?在螢幕上打字時間長不得把螢幕杵壞呀?不杵壞那樣的螢幕也不抗摔。”
“這就涉及到用料問題了,現在有的手機用塑膠做螢幕當然會壞。而智慧手機的材質是玻璃板和有機材料的塗層,如果在螢幕上再貼上一層鋼化膜,那就基本上不會碰壞的。”
“李董,咱們的大鵬手機晶片現在就應該預定了,這可是手機的核心零部件。”阿蘭德急切地提醒道。
李曉波當然知道晶片的重要性,這個時候華為已經自已開始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海思晶片。
而大多數手機生產商不得不依賴美國的高通和臺灣的聯發科生產的晶片。
“咱們現在必須兩條腿走路,一個是在自已的實驗室研發國產的大鵬手機晶片,另一個就只能全球採購合適的智慧手機晶片,解決燃眉之急。”李曉波回答道。
“蘇波負責招募晶片研發人才,劉坤繼續負責神龍作業系統手機平臺的搭建,阿蘭德聯絡海外公司,抓緊採購智慧手機晶片。”李曉波開始分配任務。
李曉波下一步要買一塊地用作手機的生產工廠。
思來想去,北京的周圍昌平最為合適。一是手機連設計帶加工都在北京完成。二是趁著北京的地價沒那麼貴的時候抓緊買地。
建工廠需要土地競買和規劃審批,這些業務吳雪都很在行,李曉波吩咐她立即辦理相關手續。
因為李曉波投資的都是手機高階製造業,得到了北京昌平區政府的大力支援。手續辦理的快速高效。
最終大鵬科技以十億元購得一處二十萬平方米的土地作為手機生產基地。
李曉波命名為“大鵬未來科技城”。
科技城將會投資24億元,建築面積十一萬平方米,年產能到2000萬臺旗艦手機。
“大鵬未來科技城”的主體建築設計外包給北京的一家叫品素建築設計事務所。
設計方案以“鵬翱翔”為核心,旨在將簡單、清晰的設計理念應用於建築中,為大鵬生產園區創造一個既現代又具有科技感的外觀。
這個設計不僅啟用了園區環境,還將所有寫字樓的到達和交通動線緊密地聯絡起來,體現了設計對功能性和美觀性的綜合考慮。
這段時間李曉波忙得不可開交,經常半夜才回到家。
到家時,妻子劉然和女兒李默一般都早已入睡。
不過一天夜裡同樣是午夜十二點左右到家。
劉然坐在沙發上沒有睡,氣呼呼地手裡捧著張報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天花板。
李曉波一看妻子這副模樣,感覺不對勁就問道:“這麼晚你怎麼還沒睡?”
“你自已幹啥了,你看看報紙吧!”
李曉波上前,從劉然手中把報紙拿過來一看。
上面寫著:神龍集團總裁李曉波與陌生女子經常半夜出現在五星級酒店門口。
“艹,我又不是娛樂圈的,竟然被狗仔隊盯上了。”
“我說你天天半夜才回來,原來跟人去開房了,你晚上來回折騰啥啊?你就跟她過吧!”
“這女的是吳雪,你認識。我們晚上和供應商吃完飯給人家送到香格里拉酒店。這是完事我還得給吳雪送回家。”
“那你倆天天半夜在一起啊?”
“她是首席財務官,花錢的事她得跟我彙報。最近太忙,好幾個產業基地正在建。她還得就採購晶片的價格和供應商談判。我沒這些員工的支援,企業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