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章 騎射

何二郎等人在湘城玩了幾天,這才回廣州府,這幾天幾人玩得不亦樂乎。

禮物也沒少買,看上覺得合適家裡人的通通買下,買完回來算了算賬,何書瑜覺得自已一個月賺的銀錢都花完了。

何二郎和何書瑜滿載而歸,一路上有說有笑。

何書錦進了書院後,也開始潛心學習。有了陳駿的介紹,何書錦和同窗們相處得很愉快。

勤快的文路也和何書錦同窗的書童處得很好,有什麼不懂都會問,對待何書錦的事情,文路一向不會馬虎。

這天,要上御射課。

教御射的夫子聽說曾是個江湖俠客,上能騎馬射箭,下能揮刀衝鋒,是個很了不起的人。不過之前受傷了,頹廢了一段時間,後面回到老家湘城,過了些日子覺得無聊,這才來嶽麓書院當御射夫子。

何書錦和同窗來到騎馬場,看見一箇中年男子正在除錯弓箭。只見他身形高大,孔武有力,眼神犀利,透露出一種威嚴。

劉夫子看見學子們過來了,大聲說道:“今天我們來練習射箭。我先給大家示範一下。”說完,劉夫子張弓搭箭,一氣呵成,正中靶心。

學子們紛紛鼓掌叫好。何書錦心中暗歎:果然是高手!要是自已的射箭也能這麼好就好了。

劉夫子開始講解射箭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何書錦聽得認真,不斷地調整自已的姿勢和力道。

何書錦原來的射箭能力本就不錯,在廣雅書院的時候也是數一數二的。

這番多了劉夫子更加深入的指導,射箭功夫越加精湛。

除了射箭,劉夫子還教如何更好的馭馬,教完後就讓學子們騎馬射箭,後三名將要受到處罰。

這下子把學子們都激勵起來了,誰都不想挨罰,騎射課的懲罰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雖然不疼,但是很痛苦,需要掃茅廁一個月。

還不能有旁人幫忙,一旦發現,加多兩個月。

陳駿看著何書錦那自信的模樣,笑著說:“阿錦,看來你信心十足啊。”

何書錦在陳駿面前也不謙虛,傲氣的說:“那可不。”

“那我們來比比看,看誰厲害,誰要輸了,休沐時可要請客。”陳駿可看不得何書錦傲氣的模樣,笑著說。

“好啊,來比比看。”何書錦回應道。

夫子發號施令,眾學子一個跟著一個騎著馬向靶子射箭,脫靶,中靶都都有。

十個靶子,一共一百環。劉夫子看著隨從一個個的清點環數。

十個人一組,射的箭上都會帶有屬於學子的標誌,半個時辰過去,所有學子都完成了騎射任務,不久,成績也都出來了。

看到成績,劉夫子還是不滿意的,不過他有些出乎意料,竟然有兩個人把把十環。陳駿他知道,作為陳院長的兒子,能力自然出眾。

而這何書錦,竟然也是把把十環,此人他不認識,向著學子們道:“誰是何書錦?”

何書錦有點愣,不明白夫子為何叫自已,回應道:“夫子,我是。”

劉夫子上下打量了一下何書錦,點了點頭,指著對面一棵大樹道:“看到那棵樹了嗎,那裡也有個靶子,你試試。”

何書錦看向大樹,有點遠啊,不過他覺得他可以。其他學子也順著夫子的手看向大樹,都覺得十分遠,起碼有百丈。

陳駿有些看不懂劉夫子的想法,百丈之遠,自已都不一定做得到,夫子怎麼讓阿錦去試試了呢。

何書錦不知道其他學子的想法,不過他覺得他可以,回應道:“是,夫子。”

說完,何書錦就拿起自已的弓箭,向著大樹上的靶子射去,遠遠的傳來隨從的聲音:“十環。”

劉夫子笑著點了點頭,拍了拍何書錦的肩膀,說道:“很不錯,多加練習,下次就是一百五十仗。”

其他學子聽到何書錦射中了十環,心裡都覺得他真是厲害,不過聽到夫子讓他下次射一百五十丈之遠的,不由的在心裡給他祈禱,希望他可以吧。

何書錦也是怔愣了,這麼跨度這麼大,一百五十丈啊,自已從來沒有射過這麼遠。

但是夫子這麼看重自已,他也不能讓夫子失望,說道:“夫子,我會勤加練習的,麻煩夫子多多指教。”

劉夫子笑著點了點頭,讓隨從公佈成績,何書錦和陳駿並列第一,兩人說好相互請客一次。

三個月後,何書錦開始了射箭考核,他真的做到了射箭射出一百五十丈之遠,而且騎著馬射箭也是把把十環,從未脫靶,還能三箭齊發,劉夫子對他總是讚不絕口。

在和陳院長閒聊時聊到了何書錦,陳院長知道他,何書錦和陳駿是好友,陳駿是陳院長的兒子,他自然也從自已兒子口中聽到過這個名字。

陳院長詢問劉夫子是否有意收何書錦為弟子,劉夫子笑著說:“我是有這個想法,他在騎射方面的造詣確實高,還有天賦”。

說完,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我看此子更喜歡其他,他對騎射只是興趣,收他為弟子,我怕他不願。”

陳院長沉默片刻,說道:“你竟如此誇讚他,看來我要去認識認識這個學子了。”

劉夫子聽後,笑著說:“我想,你肯定也會想收他為弟子的,他和阿駿比,差不到哪裡去。

聽聞三年後的鄉試是他給自已的最後一次機會,我猜為了中舉,他會更加努力,阿駿到時說不定會比不過他。”

陳院長笑著說:“若是如此,也是阿駿的福氣。因著我這個身份,他在書院中如魚得水,沒人敢欺辱他。

當然,阿駿很優秀,我不否認,但是阿駿需要同齡人來刺激他,不然若是將來參加會試,他面對的是各個地方的舉人,若是失敗,我也怕他會一蹶不振。”

劉夫子點點頭,他也是看著陳駿長大的,自然瞭解他的性子,不過又說道:“莫想太多,阿駿有了何書錦這一同窗好友,自會更加努力的,你也別操心了。”

陳院長點頭,兩人又繼續聊何書錦和陳駿,陳院長從劉夫子那裡得到了很多何書錦的資訊,對他多了些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