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我們技術不行
諾蘭德轉了好大一圈,他發現這裡賣的東西都是些完全沒有什麼科技含量的東西,最火熱的一個展臺,賣的是罐頭,各種各樣的罐頭。
其次是泡麵。
幾個來自阿非利加大洲的商人,簽了上千萬的泡麵合同。
所謂的工業機械類展區,最有科技含量的,也就是一臺小型桌面式木工車床,而且還是全手動的。
好累。
諾蘭德看著寧仁很有興趣的在大采購,光是罐頭就訂購了上萬噸。
走的累,心也累。
諾蘭德走到了休息區。
一進休息區,瞬間感覺涼爽了許多。
“咖啡,三明治,謝謝。恩,這個盒子裡的飯是樣品嗎?感覺不錯,來一份。有炸雞,也來一份吧。”
說完,諾蘭德對其他人說道:“要什麼隨意。”
諾蘭德坐下了。
他看到這裡的服務員將一隻杯子放在一臺金屬外殼的機器下,按下按鍵,然後上方透明的玻璃柱內一些咖啡豆流入了機器。
一陣響聲之後,咖啡流入杯中。
他看到盒裝飯呢,放在了一個玻璃門的機器內。
微波爐?
還真的是微波爐,但明顯比倭奴島生產的那種要精緻的多。
更驚人的物品出現了。
不用油,可以炸雞的機器。
然後是,自帶過濾的果汁榨汁機。
還有……,竟然完全不用火,一塊玻璃板上放個鍋,可以煎牛排,而且用完後諾蘭德看的清楚,就是剛剛把鍋拿下來,就用布擦拭。
很明顯,玻璃板沒有熱量。
是魔法嗎?
沒有火,卻可以煎牛排。
一位工作人員坐在諾蘭德身旁:“副總裁,我觀察了一下那臺機器,應該和咱們市場賣的電磁爐是同原理的,但明顯技術上要遠高於咱們的。”
“電磁爐?”
“恩,您對廚房不在意,六年前第一臺電磁爐上市,銷量並不好,我是在商場抽獎中得到了一臺。還有,他們用的冰箱似乎和我們的不同,我剛打聽到一個訊息,倭奴島樹下公司在臨安的工廠剛建好就被關停。”
諾蘭德問:“為什麼?”
“漢家有規則,冰箱不允許使用氟*利昂這種物質,所以要求樹下公司禁止使用,這讓倭奴島的樹下公司沒有一點辦法。他們可以生產,但不允許銷售,而且不允許將氟等物質運輸進漢家。只能生產好冰箱,運走在別的地方新增。”
諾蘭德再問:“為什麼?”
“保護地球,不希望臭氧層被破壞。”
諾蘭德又雙問:“那漢家用的是什麼?”
“是r134a,我們甚至沒有工業化生產這種材料的工廠,依我估算,這種材料最低也要十萬美刀一噸,而傳統的,不足一萬美刀一噸。這也是樹下在漢家臨安的工廠被迫關停的原因,他們造不出來,漢家也不賣給他們。”
諾蘭德指了指那邊正忙碌的工作人員:“問他們,他們這些家用小電器,為什麼沒有擺在展架上,難道也是不銷售的嗎?”
很快,諾蘭德得到了答案。
沒錯,這些不銷售,只是自用。
倒是又得到了一個新的訊息,原因是簡單又直接。
那就是:我們自己都不夠用,肯定不會往外面銷售。
還特別給指了一處家電商場。
諾蘭德簡單的吃過午餐,專門跑去那家商場看了。
巨大的商場內,四分之一擺滿的電視、冰箱、洗衣機,但卻沒人。另外的部分,沒有商品,只有貨架上的圖片,人還挺多。
諾蘭德看到有人排人到櫃檯前,先拿出一個小本本,然後是幾張紙片:“這是登記本,這是工業券,這是錢。我要一臺十八寸彩電,普通的,要普通的。”
櫃檯內的人作登記,然後回答:“下個月五號來取。”
“啊,普通的也要下個月五號。”
櫃檯內的人回答:“四十寸液晶,要等到明年下個月才能取,排隊都排幾千人。這才是一個商場,漢家多少個城市,多少個商場呢。”
“好吧,下月五號就五號。”
買電視的人臉上倒也沒太多失望,拿了回執小心翼翼的裝進信封內,然後找本書夾好,再裝進揹包內。
在諾蘭德的示意下,身邊的人去問了:“那邊的電視機,似乎立即付錢就能搬回家。”
“不好。”
買電視的人就回了這麼一句,轉身就走。
問了好多人,諾蘭德才知道,那些擺著的是倭奴島的電視機,一臺十八寸要兩千漢家幣以上,有些還要三千五百漢家幣。
而排隊等貨的,同樣是十八寸,卻只要九百元漢家幣。
清晰度更高,還帶遙控器。
但需要出示那個小本本,還有提供那些小紙片,不可以能直接用錢來買。
看到這裡,諾蘭德倒是鬆了一口氣。
漢家似乎並不打算提高家電的產能,他們也沒打算把許多產品外銷,那麼真的有可能就象推測的一樣,漢家擁有許多高科技,但並沒有用於民用,因為這些東西全是用於享受的。
漢家還在高喊艱苦奮鬥的口號,對享樂形商品並不看重。
摩依六的沙瑪有一句話,倒也沒保密,傳了出來。
說的就是鷹家。
沙瑪說,鷹家在教漢家市場、教漢家提升生活品牌,教漢家許多東西,這是開啟了潘多拉之盒。
會嗎?
諾蘭德在思考,他也沒有答案。
圓頂屋還有那麼大人物在研究這些東西呢,他們眼下如熱鍋上的螞蟻的,急的團團轉。
每個人背後的金主坐立不安,讓他們也過不好。
時刻都在害怕。
在羊城待了三天,諾蘭德是有錢也花不出去。
幾乎沒什麼可買的。
能買到的東西,都是不值錢的,全是土特產。
想買的,花錢也買不到。
漢家商店裡,沒有那個小本本,沒有那小紙片,有錢也沒用。
回到島港。
諾蘭德更加的鬱悶了,從工作的角度,他很家的科技實力到底有多深。
從個人的角度,他背後還有瓊斯家族,還有他的金主。
照漢家現有商品的科技含量,如果產能無限的話,他們全都要破產。
這次去羊城的所有人,不是所有人,除寧仁之後的所有人,心情都是沉重的,只有寧仁一直很開心。
正在安排貨船,將罐頭往南棒運,往阿非利加運,往邁密城運,甚至還往雪茄國運。
生意好的不得了。
諾蘭德能說什麼,什麼也說不了。
寧仁也沒影響工作,更何況現在寧仁因為生病還在休假中。
作一點自己的小生意,有錯嗎?
沒有。
雖然心情非常的鬱悶,諾蘭德第二天還是天不亮就醒來,然後洗漱換正裝。
今天是一個生重要的日子。
許多電視臺都將同步直播漢家在海底試射大飛棍。
倭奴人把測量船都開到距離靶船不到十公里的範圍內。
漢家超大放,當下就有一位船長拿起通訊器,呼叫倭奴船長,大概的意思是,我們的檢測船有一點小故障,時間可能不夠用了,你們能不能幫忙去靶船上幫我檢查一下,舊船的電路什麼的都已經不再起作用等等。
倭奴船長扔下通訊器,帶人上小船直撲靶船。
這邊漢家的船上,副船長就問了:“怎麼讓他們上去看?”
“倭奴人打靶給靶子上加引導,阿三也經常這麼幹,所以他們就會認為別人也會這麼幹,讓他們看看,那就是一條七十米長的舊貨船,上面除了鐵皮就是鐵皮。”
“這些倭奴人。”副船長只是笑笑。
船長指了指四周:“看看他們,瞧不起咱們,這是咱們最好的船了,也只有三千多噸。讓他們笑吧,笑著笑著就笑不出來了,以後他們想笑也不容易。”
海兔都優秀的船長、副船長們,現在每天晚上都是十二點進宿舍,凌晨五點半起床,中午有一個半小時的午休時間。
他們要學習。
那厚度總計超過半米厚的影印件資料,不允許抄,不允許作筆記,不允許課後討論。
海兔的江南船廠、金州船廠,四艘八千噸海船已經在舾裝,躲在渤海的某個角度裡悄悄的舾裝。
八艘新船正在建造。
完全顛覆現代船隻發展走向的設計,可以稱為復古型。
誰能想像,現在還有船配前二後一,共三個主炮塔。
但就是這麼設計了。
配三主,高斯蘿蔔,使用特製的鎢合金蘿蔔的情況下一百公里距離上若打不穿三米厚的鋼板,冰城工大三位教授和他們十七位學生表示,如果打不穿,他們不穿衣服繞著冰城工大跑十圈。
一萬七千噸排水量,配一百四十垂直髮射各類飛棍。
再加高斯近防、高斯器械級超視距遠狙……
京兆交大一隻研究團隊表示,船用高穩定性三進位制超算,船體完成前他們完成穩定性與算力測試,如果完不成,每人吃一百碗甜鹹混裝的豆腐腦。
海兔所有的造船計劃中,沒有木吉。
海兔想鬧事。
海兔總碼頭長劉夏清被請去了海棠小院喝茶,回來之後,讓所有海兔閉嘴。
劉夏清不能說,但鬱悶。
因為,木吉屬於空兔序列。
mmp。
劉夏清去空兔總指揮王望海家裡,翻了幾瓶好酒,罵罵咧咧的走了。
王望海一頭霧水。
為啥,我沒惹你呀。
再說海上的事。
島港這邊,寧仁家裡,電視機開著,放的是動畫片,大鬧天宮。
什麼直播,寧仁才不關心呢。
那玩意,沒什麼科技含量。
至於在寧仁、阿根眼中,既然扔出來的大飛棍,就是工業垃圾,用的還是化石燃料。事實上,不止是他們,就是小山村機械廠內,為漢家鑄劍,現存的二十位勳天級學老,他們也沒看。
那根東西,就是臨時造出來給鷹家看的。
真正的科學在這裡。
鼎五公曾經有一套理論,現在是這套理論結合亞特蘭蒂絲科技、寧仁帶來的另一個地球的超時代科技、外星異種科技,加上漢家自身科技,四合一。
水飄體東快遞風改又改再改型。
配合,正在不斷升空的北*鬥全星球定位系統,必須作到,說打你家左窗戶玻璃,就絕對不碰你家右窗戶玻璃的精度。
終於,時間到了。
漢家至少有一千多位頂級科學家沒開電視機,他們的注意力還在自己的研究專案上。
島港,諾蘭德所住的酒店內。
電視機上傳來畫面,沒有絲毫徵兆,攝像機一陣手忙腳亂,從船的另一邊,一隻巨大的黑影從水底出現,直衝天跡。
就這一幕,讓鷹家的船長眉頭皺了起來。
他詢問:“千里眼、聲納……”
資料送上來,依他們自己觀察的,漢家的黑魚應該在船的左側,現在卻到了背後,相差有至少三十多海里。
突然,原先位置上的訊號完全消失。
而射出大飛棍的位置,沒有訊號。
鷹家的船長拿出手帕擦了一下額頭的汗。
他給嚇的不輕。
如果,一切按資料所指,漢家的黑魚根本就找不到。
那麼,訊號源應該是一個偽裝體。
正在他因為漢家的黑魚隱身的情況感覺到害怕時,有人過來報告:“漢家的大飛棍消失了,我們詢問了腐島、倭奴島的觀測船,還有問過咱們的衛星管理中心,都找不到位置。”
“失敗了嗎?”
船長是這樣想的。
事實上,倭奴人也是這樣想的。
諾蘭德卻不這麼想,消失了,只能證明看不到,不代表就失敗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鷹家人忍不住了,詢問漢家這邊的在船上的人。
“失敗了嗎?”
漢家的工作人員回答:“我們技術不行,可能方向有點偏,我聯絡一下問問。”
聯絡之後,給了鷹家一個座標。
鷹家安排衛星一看,有點懵,這不是有一點偏,這是偏有離譜了好不好,應該起飛後往東,你們卻往北,這會大概在漢家京兆的上空。
就這麼一閃,又不見了。
鷹家這邊的人有點尷尬:“再問問。”
“行,我問問。”
這次聯絡的時間有一點長,得到座標之後,鷹家調衛星繼續找。
這一次,位置在倭奴島的倭京上空,但跟了不到五秒,又不見了。
鷹家的人不好意思問了,心說估計再有幾分鐘就落在靶子上了,讓人知道我們連盯著都能盯丟了,有點丟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