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率軍大獲全勝後,眾人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然而,此時的局勢依舊動盪不安,各方勢力紛爭不斷喲。
一日,張飛正與我在城中閒逛,忽聞街頭傳來一陣喧鬧。只見一群惡霸正在欺負一位賣草鞋的男子,張飛見狀,怒不可遏,上前大喝一聲:“爾等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此惡事!”
其中一個惡霸斜著眼,挑釁道:“你這黑廝,少管閒事,小心爺爺們的拳頭不認人!”
張飛圓睜環眼,怒吼道:“哼!你們這群惡徒,今日碰上俺老張,定叫你們好看!”
我在一旁焦急喊道:“夫君,小心啊!”
說罷,張飛一個箭步衝上前去,那惡霸揮拳打來,張飛側身一閃,順勢抓住對方的手腕,輕輕一扭,那惡霸便疼得嗷嗷直叫。其他惡霸見狀,一擁而上,張飛毫無懼色,左擋右踢,拳拳有力,不一會兒,這群惡霸便被打得東倒西歪,紛紛求饒。
那群惡霸見張飛威風凜凜,不敢造次,灰溜溜地逃走了。那賣草鞋的男子連忙向張飛道謝:“多謝壯士出手相助,在下劉備,中山靖王之後。”
張飛一聽,心中一動:“竟是漢室宗親,失敬失敬。”
劉備長嘆一聲:“如今漢室傾頹,奸臣當道,吾雖有心報國,卻力不從心啊。”
張飛豪爽地說道:“劉兄既有此志,何不與我一同幹一番大事業!”
劉備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正欲答話,忽聽人群中傳來一聲高呼:“好一個義舉!”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身材魁梧,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的大漢大步走來。
張飛問道:“來者何人?”
那大漢抱拳道:“在下關羽,因在家鄉殺了惡霸,流落至此。方才見壯士義舉,心中敬佩。”
我望著關羽,心中暗自驚歎。在歷史書上及三國演義中,只知關羽忠勇無比,可如今親眼所見,他那高大威猛的身姿、堅毅的眼神,還有周身散發的凜然正氣,遠非書中文字所能描繪。歷史中的關羽是英雄的象徵,而此刻站在我面前的他,更是有血有肉,彷彿一座巍峨的高山,讓人仰望且心生敬畏。我在心中默默感慨:“這才是真正的關雲長啊,那股英雄氣概簡直要衝破雲霄!”
在一些現代文學作品中,關羽的形象被進一步豐富和誇大。有的將他描繪得如巨人般高大,面龐如燃燒的烈火般赤紅,丹鳳眼猶如能穿透人心的利劍,臥蠶眉更顯其威嚴;他手中的青龍偃月刀,也被賦予了各種神奇的力量,或能釋放出熾熱的火焰,或閃耀著奪目的光芒,威力無窮。然而,眼前的關羽,雖沒有那些超乎想象的描繪,但他真實的氣質和風範,卻更令人折服。
張飛哈哈大笑:“原來是關兄,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劉備見二人皆為豪傑,心中大喜,提議道:“吾觀三位皆有壯志,不如尋一清淨之地,共商大事。”
眾人皆點頭稱是,來到了一家酒肆。
酒過三巡,劉備感慨道:“如今這亂世,百姓受苦,吾等當挺身而出,救蒼生於水火。”
只見劉備生得面如冠玉,唇若塗脂,雙耳過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渾身散發著一股仁德之氣。
我在現代時,所瞭解的劉備外貌不過是文字的描述,穿越至此親眼得見,才驚覺他那非凡的氣質遠非文字所能盡述。那仁德之光彷彿從他的每一個神態、每一個動作中自然流露,讓人由衷折服。
關羽點頭道:“劉兄所言極是,關某願追隨左右。”關羽身材高大威猛,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威風凜凜,美髯飄拂,讓人望而生畏。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彷彿能洞察一切,而他那堅定的神情,更顯英雄本色。
我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關羽,心中不禁感慨。在歷史書電視上,只知關羽忠勇無雙,可如今親眼所見,他身上那股浩然正氣,竟比書中所描述的更令人震撼。他就那樣站在那裡,便給人一種無形的威壓。
劉備看向我,說道:“這位夫人,想必也是豪傑之妻。”
我微笑著說道:“妾身夏侯琳曾與劉兄有過一面之緣。今日得見劉兄壯志,妾身也願為這大業出一份力。”
張飛大笑道:“既然如此,不如我們就在這桃園結拜為兄弟,共圖大業!”
眾人皆贊同,於是來到了酒肆的一處安靜角落,繼續交談。
劉備面色凝重,緩緩說道:“如今這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紛爭不斷,吾等欲成就一番大業,當有明確之目標與策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龐大;孫權據有江東,根基深厚。吾等初起,力量薄弱,不可與之正面抗衡。”
關羽手撫長鬚,微微眯起丹鳳眼,說道:“兄長所言甚是。吾等當以仁義為本,招攬賢才,積聚力量。可先於一方立足,安撫百姓,發展農耕,厲兵秣馬。”
張飛急切地說道:“那俺們先去何處立足?俺覺得找個富庶之地,搶他個地盤!”
劉備搖搖頭:“三弟不可魯莽,強取豪奪非正道。吾等當尋一處民心所向,又可為吾等所用之地。”
我輕聲說道:“妾身聽聞冀州一帶,百姓對當地豪強頗有怨言,或許可往一試。”
關羽思索片刻,說道:“冀州雖可,但路途遙遠,且周邊諸侯眾多,恐不易得手。倒是荊州,地廣人豐,劉表雖據之,但其志不在天下,或有機可乘。”
就在此時,一位羽扇綸巾、氣質儒雅的青年步入酒肆,聽聞眾人的談論,微微一笑,說道:“諸位之論,雖有見地,然未及根本。”
眾人皆驚,劉備起身拱手道:“敢問先生高姓大名?”
青年回禮道:“在下諸葛亮,字孔明,一介村夫,聽聞諸位欲圖大業,特來進言。”
只見諸葛亮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那明亮的雙眸,透著智慧的光芒。
我曾在三國演義與歷史書知曉諸葛亮乃是智慧的化身,可如今當面相見,他那超凡的氣度和深不可測的智謀彷彿能洞悉世間萬物,讓我深深震撼。
劉備忙請諸葛亮入座,說道:“願聞先生高見。”
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如今局勢,曹操勢大,不可與之爭鋒;孫權已據江東,可引為援而不可圖。荊州雖好,卻非長久之計。益州沃野千里,民殷國富,而其主劉璋闇弱,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若能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等人聽聞,皆驚歎不已,劉備更是起身拜謝道:“先生之論,如撥雲見日,備受教矣。”
關羽、張飛雖對諸葛亮初來乍到便如此高談闊論心有疑慮,但見劉備如此敬重,也未多言。
眾人又商議許久,直至夜深,才滿懷壯志地離開酒肆,準備前往桃園結拜。
第二日,晨曦微露,我們一行人便向著名為“忠義桃園”的地方進發。桃花盛開,如粉色的雲霞般絢麗。我們在桃園中擺好了香案,供奉上祭品。
劉備率先說道:“我劉備,今日願與關羽、張飛、夫人結為異姓兄弟,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關羽接著道:“關某願追隨兄長,生死與共,永不相負!”
張飛大聲喊道:“俺老張也一樣,願為這大業肝腦塗地!”
我也鄭重說道:“妾身願與諸位共赴患難,不離不棄。”
說罷,我們依次上香,叩頭結拜。結拜完畢後,大家相擁而笑,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和堅定。
那一刻,桃園中瀰漫著莊重而又激昂的氣氛,彷彿這片美麗的景緻也在為我們的誓言而祝福。
此時,夜色漸深,月光如水灑在街道上。我與眾人一同走在回去的路上,心中思緒萬千。想到即將開啟的未知征程,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隱隱的擔憂。劉備一路上神色堅定,彷彿已經看到了那充滿希望的未來。張飛則是興致勃勃地談論著結拜的細節,關羽則默默沉思,似乎在思考著諸葛亮的策略。
回到住處,我整理著行囊,為明日的出發做準備。燭光下,那搖曳的光影彷彿也在訴說著這即將改變歷史的一刻。我深知,未來的路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但只要眾人齊心協力,定能在這亂世中闖出一番天地。
夜深人靜,我獨坐在窗前,望著外面明亮的月光,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不安。我知道,明天我們將踏上一條充滿挑戰和危險的道路,但是我也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的目標。
我回想起今天在酒肆中與劉備、關羽、張飛以及神秘的諸葛亮的相遇,心中充滿了感慨。他們都是英勇無畏、智勇雙全的英雄,我相信他們的加入,一定能夠讓我們的勢力更加強大。
我想起諸葛亮的那番話,他的智慧和遠見讓我深感敬佩。他提出的策略,讓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我相信,只要我們按照他的計劃行事,一定能夠在亂世中立足。
我看看身邊的張飛,他正在熟睡中,我輕輕地為他蓋好被子,心中充滿了對他的感激和敬愛。他是那麼的勇猛和無畏,他的加入,讓我對我們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我再看看窗外的月光,心中充滿了決心。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將面臨無數的挑戰和困難,但是我也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我默默地祈禱著,希望上天能夠保佑我們,讓我們能夠順利地實現我們的目標。我知道,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和決心,就一定能夠在這亂世中闖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