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章 蜀漢風雲變化

自水車建成,農田受益,蜀漢百姓的日子稍有起色,但新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一日,我走在街市上,只見一位百姓滿臉愁容,蹲在路邊唉聲嘆氣。我上前詢問,原來他家的牲畜突然染病,不吃不喝,精神萎靡。

“莫急,讓我看看。”我說道。

百姓抬起頭,眼中滿是期待和懷疑:“夫人,您能行嗎?”

我仔細觀察了牲畜的症狀,摸了摸它的身體,檢視了它的口腔和糞便。

“這牲畜是感染了風寒,加上飲食不當,導致腸胃不適。”我說道。

百姓著急地問道:“那該如何是好?”

我耐心地回答:“先給它喂一些溫熱的米粥,裡面加一點生薑和紅糖,能夠驅寒暖胃。再找一些新鮮的草藥,比如紫蘇和蒲公英,搗碎後餵給它吃,可以清熱解毒。另外,要給它的住處鋪上乾燥的稻草,保持溫暖。”

百姓半信半疑,但還是決定一試。

過了幾日,那百姓興高采烈地來找我。

“夫人,您的法子真靈,我家牲畜已經好多了。”百姓感激地說道。

與此同時,朝堂之上的爭鬥愈發激烈。

“如今水車雖成,但仍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還需加大對農業的投入。”一位官員說道。

“但財政緊張,如何加大投入?”另一位官員反駁道。

我站出來說道:“可鼓勵百姓開墾荒地,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此言一出,又引起一番爭論。

一位大臣斜眼看著我說道:“一介女流,懂什麼治國之道?莫要在此胡言亂語。”

我毫不退縮,回應道:“大人此言差矣,我雖為女子,但心繫蜀漢,所提之策也是為了百姓福祉。”

又有大臣說道:“哼,婦人之見,不足為信。”

我據理力爭:“大人莫要輕視女子,辦法是否可行,當以事實判斷,而非性別。”

這時,一位素來剛愎自用的大臣怒喝道:“你一個女子,不在家中相夫教子,卻來朝堂指手畫腳,成何體統!”

我正色道:“大人,如今蜀漢正值艱難之時,只要能為國家出謀劃策,何分男女?我所提之策,若有不當之處,大人儘可指出,何必以性別為由加以駁斥?”

那大臣被我問得一時語塞,卻仍不服氣:“總之,女子就不該參與朝堂之事!”

隨後,幾位大臣與我就蜀漢未來的發展方向展開了討論。

一位大臣說道:“依我看,應當集中力量發展軍事,擴充兵力,以武力對抗曹魏。”

我反駁道:“只重軍事,不顧民生,百姓苦不堪言,又如何能長久?應當軍事與民生並重。”

另一位大臣接著說:“但民生髮展非一日之功,若此時曹魏來襲,又當如何?”

我回應道:“正因如此,才更要在發展民生的同時,加強防禦,訓練精兵,而非一味擴充兵力。”

又有大臣質疑:“那經濟方面又當如何?商業是否要大力扶持?”

我思索片刻道:“商業當適度發展,不可過度,以免擾亂農耕根本。但可透過貿易增加財政收入。”

而在曹魏陣營,司馬懿與幾位將領正在商議。

“蜀漢近來動作頻頻,不可不防。”一位將領說道。

司馬懿輕撫鬍鬚:“那水車一事,可見蜀漢有能人。但他們內部矛盾重重,不足為懼。”

“大人,我們是否要趁此時機出兵?”另一位將領問道。

司馬懿搖頭:“不可輕舉妄動,先派探子繼續打探。”

在東吳,孫權與大臣們也在討論蜀漢的情況。

“蜀漢如今似乎有崛起之勢,我們當如何應對?”一位大臣問道。

孫權沉思片刻:“暫且觀望,看他們與曹魏如何爭鬥。”

不久,曹魏密探傳來訊息,說蜀漢正計劃開墾荒地,發展農業。

司馬懿沉思片刻,計上心來:“可派人在蜀漢散播謠言,說開墾荒地會觸犯神靈,導致災禍。”

此謠言一出,蜀漢百姓人心惶惶。

我得知此事,深知這是曹魏的陰謀,於是向諸葛亮進言:“丞相,當速速闢謠,穩定民心。”

諸葛亮點頭:“夫人所言極是,此事交由你去辦理。”

我帶領一些官員深入民間,向百姓解釋這是無稽之談,並展示科學依據。

“大家切莫相信謠言,神靈之說純屬無稽之談。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靠的是勤勞的雙手和智慧,不是虛幻的神靈。”我大聲說道。

百姓們紛紛圍過來,有人說道:“夫人,可大家都這麼說,我們心裡害怕啊。”

我接著說道:“以往我們種地,靠的是經驗和努力,收成好了,是我們的汗水換來的;收成不好,我們找原因改進。哪一次是靠求神拜佛得來的?如今開墾荒地,是為了讓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只要方法得當,怎麼會有災禍?”

一位老者猶豫著說:“夫人,真的不會有事嗎?”

我堅定地回答:“大家放心,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耕種,老天不會虧待我們的。”

這時,之前那位牲畜染病的百姓站出來說道:“夫人的法子救了我家牲畜,我信夫人。”

漸漸地,百姓們不再相信謠言,開始積極開墾荒地。

然而,官場中那些嫉妒我功績的官員又開始在劉禪面前進讒言。

“陛下,此女行事乖張,恐有不妥。”

劉禪猶豫不決。

就在此時,蜀漢密探傳來重要情報,說曹魏正籌備糧草,有出兵的跡象。

諸葛亮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如今曹魏蠢蠢欲動,我們當如何應對?”諸葛亮問道。

眾人各抒已見。

我說道:“可加強邊境防守,同時派出使者與東吳聯盟。”

諸葛亮微微點頭:“此計可行,但派何人出使東吳為好?”

經過一番討論,定下了人選。

未來充滿變數,蜀漢又將迎來新的挑戰。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