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宮殿之上,氣氛威嚴。
文武兩派各佔左右,他們神情嚴肅,都像是有什麼話要說。
時隔半月,皇上終於肯來上朝,雖然遲到了,但總比不來好。
隨著一道人影緩緩走近,坐在那九五至尊的大位。
一旁太監立馬出聲:“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按照以往,上朝規矩頗多,但皇上覺得麻煩,便直接省去了。
因此,每次上朝,基本都是太監喊上一遭,若是沒事,皆大歡喜,各忙各的。
但今日,明顯不同,主位上的皇上也察覺到了這個問題。
不等群臣開口,他便率先出聲,“各位愛卿,你們可是有事要說?”
文臣中,一位身穿官服的二品官員立馬側身一步。
“皇上,臣有本奏,三軍統帥劍開天,忤逆聖旨,私自扣押皇子,不得詔令竟然集結兵馬攻打荒關,實屬逆反,還請聖上早日定奪!儘早平定謀反!”
另一位三品文臣跟著邁出步子,“皇上,四皇子景戰昨日已經命人快馬回城,求助支援,鎮守荒關,臣認為,應當重要看待,剝奪劍開天兵權,並派兵鎮壓!”
有了兩位出來,文人隊伍中先後再次走出幾人,皆是為劍開天謀反之事。
哪裡料想,皇上坐在主位之上,轉眸掃視一眼臺下,而後忽然笑出了聲。
“哈哈哈,眾位愛卿可真會開玩笑,劍開天乃我三軍統帥,為國鎮守邊疆多年,又屢立戰功,怎可造反,或是說他因為何事造反。”
“朕看這一切不過是戰兒為了引起朕的注意,耍的小孩子手段陷害劍統領罷了,為的就是讓朕把兵權交於他手中。”
“如今儲君待立,各位皇子為了兵權,用盡手段,不然六子也不會主動申請去往邊疆。”
“若是為了此事,那諸位愛卿,可退朝了。”
此話一出,所有大臣都沒想到,面對謀反,皇帝竟然說出這話。
最先站出來的那位文臣再次進言。
“皇上三思啊,劍開天雖為國有功,但因淨身之事謀反也不是沒有可能,且不能兒戲對待!況且臣認為四殿下不會做出這種愚蠢的事情。”
有人附和:“是啊皇上,不可兒戲!”
聞言,皇上臉上閃過一絲不悅,微微抬起的屁股只得重新坐回龍椅。
一股無形的威壓從他周身蔓延開來,令得周圍侍女太監大氣不敢喘一下。
“陛下,如今荒關戰事在即,還請即刻派兵!為了大景安穩,也為了皇子安全,還請儘快做出決定!”
不知是誰說了一聲,旋即所有人跟著重複。
皇上冷哼一聲,深邃眸子泛出寒意,陷入深深懷疑。
“難道就因為朕讓他淨身當太監?就因為這點小事?他便反朕?”
“劍開天竟有如此膽量?朕不信,朕不相信他敢反朕!”
“全天下當太監的人那麼多,怎麼就他事多!怕不是手裡握著兵權,又遠在邊疆看不清皇權威嚴!”
“既如此,朕命你們商議出一個結果!”
沒有人敢搭話,他們都是朝堂上的老油子,對皇上的情緒拿捏的極其精準。
現在這時候,就是打麻將四家聽牌的場面,誰說話,誰就點炮。
良久後,一位文臣進言。
“陛下,臣認為劍開天謀反不過是因為抗拒聖旨內容,不如先傳令撤銷之前的命令,等他同意,再奪兵權,屆時,他劍開天縱使有本領,也不過甕中之鱉。”
另一位文臣開口:“陛下,臣更認為這是一場兒戲,這應該是四殿下與劍開天聯合做戲,臣認為可以考慮上述方法,但更應該按兵不動。”
一位武將側身一步,進言道:“皇上,臣認為這話不無道理,並且臣也認為無需派兵,失去皇室的糧草供給,他那些軍隊用不了便會成為散沙。”
“況且,荒關易守攻打,四殿下更是坐擁三十萬軍隊,想來守住半月一月時日沒有問題,到那時,劍開天的大軍自然會因為糧食短缺而退兵。”
此話一出口,倒是引得所有人陷入沉思,尤其是武將,他們可是知道荒關有多麼穩固。
因為構造原因,別說幾天時間,就是率領三十萬大軍,半月攻打下來,這都算快的。
因為資訊傳達閉塞,到現在為止,朝堂上下還不知道荒關已經被攻破的事實。
聞言,皇上心中得到一絲寬慰。
“既如此,那便兩個方案同時採用,若是劍開天撤兵,那第一時間命人將他困在!”
“若是不同意,便命戰兒堅守荒關,直至劍開天大軍斷糧,再一舉殲滅!”
聽到皇上做出決定,所有人回到各自的位置,紛紛開口:“皇上聖明。”
“退朝!”見到皇上起身,小太監立馬夾緊聲調。
離開朝堂,皇上徑直朝著月貴妃所在宮殿走去,剛一見面,月貴妃便敏銳的覺察出皇上情緒不對。
她上前開口:“皇上,因為何事氣憤。”
皇上瞥了她一眼,情緒立馬恢復不少,“還不是因為劍開天,朕命他回宮做你的貼身太監,他竟敢謀反!”
月貴妃聞言,身子一愣,險些沒站穩,“皇上,若是因為這樣,那臣妾便不要她就是了,儘快平息此事才最為重要。”
皇上聞言,龍顏大悅,“哈哈哈,朕的月貴妃就是懂事,但朕貴為天子,一言既出,豈有放棄之理,他劍開天不同意,那朕偏要他來做你的太監!”
“謀反?哼,我膝下皇子各個勇猛,朕還不信他能殺到皇宮來!”
“也不想想,他能有今天,是誰的賞賜!”
…
荒關內。
林清根本不知道朝堂內發生了什麼,正悠然的準備著糧草,不過對他來說,發生什麼都無關緊要。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大軍進發,畢竟從記憶裡來看,朝中那些人,論口條心眼,那是一等一的好漢,但要論打仗,不過是紙上談兵。
不如他的一根。
這並不是林清盲目自信,而是原身多年戰鬥總結出的經驗給了他自信。
畢竟,從多年前平定國內,驅趕蠻夷就能看出,誰真的有本事,誰在摸魚。
不多時,隨著正午結束,林清也將大軍所需的糧草準備齊全。
眼下農田的物資,夠百萬大軍吃上兩個月!
在這大軍只能保證粟米的時代,他可以讓手下計程車兵頓頓吃肉,這是何等的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