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中軍都督府內燈火通明,贏斐與尉繚相對而坐,沙盤之上,山川河流彷彿活了過來,洛水、大河、伊水、汝水、汜水等水系交織成一幅壯麗的自然畫卷,尉繚的手指輕輕劃過這些水流,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陛下,您看這洛水,宛如一條巨龍,橫貫中原,其沿岸之地,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實為天然的糧倉。”
尉繚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彷彿重錘般敲擊在贏斐的心上。贏斐凝視著沙盤,眼中閃過一抹決然。“沿洛水而下,可達成皋,此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我大秦能據之,則函谷關之東,再無門戶可擋。”
尉繚點頭,繼續道:“更關鍵的是,三川郡內敖倉,儲糧之豐,幾可與咸陽倉相提並論。此等戰略要地,若落入他國之手,必成大患。臣以為,我大秦當先發制人,奇襲洛陽,奪取三川郡。”
贏斐聞言,眼中精光一閃,他深知尉繚此策之精妙,不僅在於奪取一地之利,更在於打亂天下局勢,為秦國的東出之路掃清障礙。“大都督可有萬全之策?”贏斐的聲音雖輕,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尉繚微微一笑,自信滿滿地答道:“陛下放心,三川郡與我大秦接壤,用兵極為便利。且此地久為秦地,百姓多已歸心,可視為新秦人。河南王申陽,雖為項羽所封,但兵微將寡,不足為慮。我大秦鐵騎,旦夕可至,定能一戰而定。”
贏斐點頭,心中暗自盤算。他深知,三川郡不僅是地理上的要衝,更是戰略上的關鍵。佔據此地,不僅可控制水路交通,更可威懾諸侯,加快一統天下的步伐。“大都督所言極是,但戰事無常,還需謹慎行事。”贏斐沉吟片刻,繼續說道,“河南王申陽雖弱,但畢竟是項羽所封,若我大秦貿然行動,恐會引來諸侯聯軍。”
尉繚點頭表示贊同,他深知贏斐的擔憂並非多餘。但他也有自已的打算。“陛下所言極是,但臣以為,我大秦可借齊地之亂,轉移諸侯視線。同時,暗中調集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三川郡。待諸侯反應過來時,我大秦已穩坐釣魚臺。”
贏斐聞言,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之色。他深知尉繚此策之高明,不僅在於其軍事上的精妙佈局,更在於其對天下局勢的深刻洞察。“大都督果然深謀遠慮,朕心甚慰。”贏斐微笑著說道,“不過,齊地之亂,何時能起?”
尉繚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答道:“陛下放心,臣已暗中佈局多時。五日前,臣已派魏忠賢前往齊地,會見田榮,定下秦齊之盟。最遲月底,齊地必有大亂。”
贏斐聞言,心中大定。他深知尉繚之能,既然他如此說,那齊地之亂便已是板上釘釘之事。“好!大都督果然不負朕望。”贏斐大笑道,“待齊地之亂起,我大秦便可趁機東出,一舉奪取三川郡。”
尉繚點頭表示贊同,但他也深知,這場戰爭並非易事。他必須精心佈局,確保萬無一失。夜深了,但中軍都督府內依然燈火通明。贏斐與尉繚繼續商討著戰事,從三川郡聊到了河東郡,從軍事佈局聊到了政治策略。他們知道,這場戰爭不僅關乎秦國的興衰存亡,更關乎天下的未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討論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具體。他們知道,只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在這場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終於,當第一縷晨光穿透雲層,照耀在中軍都督府上時,他們的討論也告一段落。贏斐站起身來,望著尉繚那堅毅的臉龐,心中充滿了信心和期待。“大都督,此戰就拜託你了。”贏斐鄭重地說道。尉繚躬身行禮,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臣定不負陛下所託,誓死為大秦效忠。”
隨著贏斐的離去,尉繚也轉身走向沙盤。他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將是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但他也知道,只要他能夠帶領大秦軍隊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那麼他就將成為大秦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而這場戰爭,也將成為他人生中最輝煌的篇章。……
數月之後,齊地果然大亂。項羽忙於平定內亂,無暇他顧。而贏斐則趁機調集大軍,以尉繚為帥,突襲三川郡。戰鬥異常激烈,但尉繚憑藉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秦軍的強大實力,最終成功奪取了三川郡。河南王申陽兵敗如山倒,只能倉皇逃竄。此戰之後,秦國的勢力範圍進一步擴大,東出之路也變得更加暢通無阻。
而尉繚也因此一戰成名,成為了大秦帝國最耀眼的將星之一。然而,對於尉繚來說,這場戰爭的勝利只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里程碑。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他還需要繼續為大秦的繁榮和強大貢獻自已的力量。而這一切的起點,都源於那個深夜的沙盤之上,他與贏斐的那場深刻而富有遠見的對話。
夜幕低垂,贏斐端坐於中軍大帳之內,目光如炬,凝視著地圖上的每一寸土地。他傾聽尉繚的每一句分析,心中波瀾不驚,卻暗自驚歎於這位大都督對戰局的深刻洞察。尉繚,一個名字在軍中如雷貫耳,他的智慧與經驗,遠超贏斐的想象。“大都督,若依您之計,此番東出,需多少精銳方可確保無虞?”贏斐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打破了帳內的靜謐。
尉繚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抹深思,隨後緩緩開口:“陛下,攻城拔寨,十萬精兵足矣。然而,若要牽制河南、西魏,令其不得妄動,則需五萬鐵騎,分駐武關、大散關,伺機而動,方可保我後方無憂。”
贏斐聞言,輕輕點頭,心中暗自盤算。尉繚的每一句話都直擊要害,彷彿他已將整個戰局盡收眼底。“至於山東列國,大都督有何高見?”
尉繚微微一笑,彷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陛下,山東列國雖眾,但彼此間勾心鬥角,難以形成合力。臣以為,只需在齊地略施小計,令其內亂,則他們自顧不暇,何暇顧及我大秦?”
贏斐聞言,不禁放聲大笑,那笑聲中既有對尉繚策略的讚賞,也有對未來勝利的憧憬。“哈哈,有大都督在,我大秦東出函谷關,席捲天下,指日可待!”
尉繚連忙躬身行禮,神色謙遜。“陛下過譽了,老臣不過是盡忠職守,為大秦盡一份綿薄之力。”
然而,就在這時,贏斐的目光突然變得深邃起來,彷彿穿透了夜色,看到了更遠的地方。“大都督,你可曾想過,這天下紛爭,背後究竟隱藏著何種力量?”
尉繚聞言,臉色微變,他深知贏斐此言非同小可。但他仍保持著鎮定,靜待下文。贏斐緩緩起身,走到帳口,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辰,沉聲道:“七百年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每一個王朝的興衰更替,都離不開一個神秘的名字——鬼谷。”
尉繚聞言,心中一震。他沒想到贏斐竟然會提及鬼谷,這個在他心中一直諱莫如深的秘密。但他很快便恢復了鎮定,畢竟,他早已習慣了隱藏自已的身份。“陛下所言極是,鬼谷之名,震古爍今。
蘇秦合縱六國,張儀連橫破局,龐涓、孫臏更是兵法大家,他們的背後,都有著鬼谷的影子。”尉繚的聲音平靜而有力,彷彿在訴說著一段塵封的歷史。贏斐轉過身來,目光如炬地盯著尉繚。“大都督,你可知歷代鬼谷子,一生只收兩名弟子,一縱一橫,勝者即為新一任鬼谷子?”
尉繚聞言,臉色大變。他沒想到贏斐竟然對自已的底細瞭如指掌。但事已至此,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下去。“陛下英明,老臣佩服。”
贏斐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對尉繚的認可,也有對鬼谷一派的敬畏。“鬼谷一派,雖人數不多,但每一代鬼谷子都能以一已之力,攪動天下風雲。其威勢之強,足以讓諸侯懼、天下息。”
尉繚聞言,心中暗自感嘆。他深知贏斐對鬼谷一派的忌憚與敬畏,但這也是他無法改變的事實。畢竟,他自已也是鬼谷傳人之一。“陛下放心,老臣雖出身鬼谷,但心向大秦,誓死效忠陛下。”尉繚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彷彿在向贏斐表明自已的立場。贏斐聞言,輕輕點頭。他相信尉繚的忠誠,也相信自已的判斷。
畢竟,在這個亂世之中,能夠找到一個如此智勇雙全的大都督,實屬不易。“好!有大都督此言,朕心甚慰。明日,朕便下旨,命你總覽全軍事務,巡查帝國各大關隘防務。務必確保我大秦後方穩固,為東出之戰做好萬全準備。”贏斐的聲音充滿了決心與信心。尉繚聞言,連忙躬身領命。“臣遵旨!定不負陛下厚望!”
次日清晨,咸陽宮中傳出一紙詔書,宣佈了尉繚的新任命。朝中大臣雖感意外,但並未過多議論。畢竟,大都督視察地方軍事防務乃分內之事,且大秦帝國穩住關中後也確實需要大大整肅各個要塞隘口。然而,在這場看似平靜的任命背後,卻隱藏著贏斐的深謀遠慮。
他深知鬼谷一派的強大與神秘,也深知自已必須謹慎行事。因此,他故意將尉繚調離中樞,一方面是為了試探其忠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減少鬼谷一派在朝中的影響力。與此同時,贏斐也在暗中佈局,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東出之戰。他深知這場戰爭將決定大秦帝國的命運,也深知自已必須全力以赴才能取得勝利。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贏斐一邊加強軍事訓練,一邊積極籌備糧草物資。他深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因此不惜一切代價確保後勤供應無憂。而尉繚也沒有辜負贏斐的期望。他親自率領大軍巡查各大關隘防務,嚴查軍紀軍風,確保每一支部隊都保持著高昂的鬥志和嚴明的紀律。
在他的努力下,大秦帝國的軍事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然而,就在贏斐和尉繚緊鑼密鼓地準備東出之戰時,一個意想不到的訊息卻傳回了咸陽宮。原來,山東列國在得知大秦即將東出的訊息後,紛紛加強了彼此間的聯絡與合作,試圖共同抵禦大秦的進攻。這個訊息讓贏斐和尉繚都感到有些意外和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