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七章 小丑們的表演

免商稅的奏摺是黃府極的構思。

主要內容就是為株州的黃家生意搞特權,因為株州是大燕的經濟重鎮,聚攏了天下財富,但商稅也很重。

黃府極為了控制大燕的經濟命脈,把株州經營成了他黃家的老窩,從官到吏,從民到商,幾乎背後都有黃家的影子,株州實際上已經成了黃州。

但是因為大燕重農抑商,所以商稅收得很重,黃府極每年看著大把大把的銀子被抽稅,然後流入朝廷的國庫,就心痛莫名。

為了更好更快的撈錢,黃府極想出了這個辦法,由新任戶部尚書傅保出頭,請朝廷減免商稅。

同時,黃府極已經暗中知會他手下的那幫文臣,只要傅保一開口,大家都盡力幫腔,務必擠兌得南宮燕改不了口。

戶部左侍郎、龍圖閣學士、翰林學士、御史臺御史、工部侍郎、各司員外郎,林林總總共計三四十人,都接到了黃府極的密囑,於是都暗暗做好準備。

只要傅保開了頭,大家就會一擁而上,紛紛附議。

在他們看來,皇帝不過是一個人形圖章,再厲害還能獨自治國不成?還不是要靠他們這些精英階級?而一涉及到這些比較專業冷門的國家大事,皇帝又不懂,還不是任他們黑說白說?有幾個大臣已經準備好了,如果南宮燕否決傅保的提案,就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狠狠地噴一下皇帝,讓他嚐嚐被指著鼻子痛罵的滋味。

黃府極料到南宮燕必定不同意,所以還特意準備了一個後手,工部尚書謝勝、御史臺左都御史龐深聯名寫下的一個“請加賦稅摺子”。

南宮燕如果不同意免稅,那麼就往死里加稅,不但要加商稅,還要加農稅,同時增加徭役,透過他佈置在各州府的線,源源不斷把財富攫取到自己的手裡。

此時黃府極站在文臣列首,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眼睛眯起來盯著龍椅上的南宮燕,心中暗想:南宮小狗!老夫這一加一減,你看著辦,無論你同意哪個,老夫都不吃虧。

大殿中一干文臣死死盯著南宮燕,只等他一開口,就瘋狂輸出,定要讓他知道文官們的厲害!南宮燕看著傅保在殿中表演,心裡想到的卻是自己佈置在劍州的商業網路雛形。

如果能夠藉著這個機會發展起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想到這裡,他微微點頭,冕冠上的串珠彼此碰撞,叮咚做響:“免商稅是一件好事.”

眾文臣沒料到南宮燕這麼輕易就同意了免商稅,讓那些已經準備好的噴詞全都吞回到了肚子裡。

黃府極也是眼中光芒一閃,他同樣沒想到南宮燕會如此輕易屈服,不過隨即就輕篾一笑。

他覺得南宮燕說到底還是個小孩子,就算他再有天縱英才,又怎麼能跟這些文臣們對抗呢?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萬里挑一的精英啊,哪個不是人傑?小皇帝也許可以憑著一時的殺戮手段佔點上風,可是那又有什麼用呢?一接觸到專業知識就表現出無知了吧?到頭來還不是得受我黃府極的擺佈。

這樣一想,黃府極的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自司禮監被奪,兒子被殺以來,他總算可以出一口惡氣。

然而南宮燕話音一轉:“不過……”“免商稅牽扯國本,天下六道四十州,近千個郡縣,如此施政必將產生很大影響,傅愛卿就算敢擔這個保,朕,也不會拿黎民百姓開玩笑.”

傅保急道:“陛下!免商稅勢在必行啊,陛下,所謂商不通,則貨不通,貨不通,則政不通啊.”

這樣先前那些得了暗示的文臣總算逮到了機會,紛紛跳了出來。

“陛下不懂經濟就不要瞎說,豈不聞商乃社會流通之本?”

“商稅過重,必致各種物價騰貴!此亡國之道也!!”

“沒錯,什麼都不懂還不知道謙虛?商稅是一門學問,懂麼?”

黃府極在一旁靜靜的聽著,感覺火候差不多了,於是輕輕咳了一聲。

“咳!”

頓時百官鴉雀無聲,大殿上落針可聞。

黃府極向左邁出一小步,啟奏道:“陛下,傅保所奏乃老成謀國之言,他本身也有濟世經國之才,如果陛下不同意這個奏摺,也要說出個道理來,免得百官不服.”

“沒錯!”

“請陛下說出道理來!”

“臣附議!”

“附議!”

“……”南宮燕冷笑看著群跳樑小醜表演,心中已經再為劍州商業網路羅列條件。

劍州商業網路要涉足四大領域:鹽鐵、糧儲、金融、物流。

而這四大領域的基本門檻就是碼頭、礦山、資本和車店。

此時他已胸有成竹,心想,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正愁如何快速鋪開網路,這黃府極就遞摺子,朕,真是老懷甚慰呀。

“傅愛卿的確是經濟之才,所奏事宜也很專業,不過正因為其專業,朕才覺得這免商稅一事可行.”

黃府極緊逼一步:“若是陛下覺得可行,那臣這邊按奏摺中的措施就通告天下了.”

南宮燕擺手道:“但是,牽扯大燕四十州的舉措,就這麼通告天下,黃丞相未免太不穩重了吧?”

“那陛下說該如何?”

“免商稅到底有沒有成效,對社會有沒有什麼影響,我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眾大臣紛紛點頭。

“咦!這小皇帝說得還挺有道理.”

“我竟無法反駁.”

“實踐?那不還是通告天下實行嗎?”

南宮燕繼續道:“但實踐可以在一個影響範圍小,商業束縛重,經濟比較落後的地方進行實踐.”

“並且,實踐的商業應該從官方掌握的行業入手,比如礦產、碼頭,大宗金銀等,涉及到民生的小產業,可以從車船或鏢局等行業入手.”

“如果確實有效,那麼就可以推而廣之,如果對社會有不良影響,那麼也可以及時更正,更加不會影響國計民生,是這個道理吧?”

眾大臣只能繼續點頭。

“那麼這個實踐之處應該先在哪裡呢?”

南宮燕笑了笑,在這個議題上,此刻他已經掌握了主動權。

今天是大朝會,這個實踐之選不需要他親口說出來,只要不斷否定黃府極的答案就行了。

至於劍州,自己會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