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 趙清風改革

“啪”一聲清脆的響聲從孔胤植的頭上響起。

“哎呦嘿打的還真準。”趙清風的聲音傳播到朝堂上。

“你…你竟敢擅闖朝堂這是文官該有的體統嗎?”

“我去你的,你說的這不都是屁話嗎?人民可以吃飽飯就是重中之重把你餓上幾天你是會死還是挺過去?你個頑固不化的老東西。望你還自稱飽讀聖賢書,聖人之後?都是狗屁。”

“他今天敢打臣明天就敢打陛下,請陛下為臣做主。”

“你個老不死的算什麼東西?不好好在家享你的清福跑這裡來胡鬧你帶著一眾酸儒不分青紅皂白彈劾這個彈劾那個你是不是早飯吃多了?”

“你…你。”轉身面向朱由檢,“陛下老臣才疏學淺未曾達到先祖之境界所以臣死諫嚴懲這出言不遜的趙清風。如果臣不答應那麼這天下的文人書生也不答應。”

“臣等死諫,請陛下嚴懲中極殿大學士趙清風!”

此舉無疑是在逼宮。由此可見孔胤植在群臣中的號召力。這樣說明孔家哪怕沒有失權也是對朝堂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見到這一幕朱由檢似乎感到了一絲威脅“你們這是想幹什麼?逼宮嗎?”

“好一齣逼宮的大戲,既然你們說了死諫那就死唄。”說完趙清風掏出勃朗寧向衍聖公腿上射去。

“啊啊,殘暴太殘了元朝雖然殘暴但也從未如此。”

“好好好,咱們來捋捋。你先說你帶領眾臣死諫我沒有殺你們已經是我的仁慈了。還有你說你孔家不答應大明千千萬萬的學子也不答應難道你們孔家這麼厲害能影響整個大明?”

“我孔家孔聖一代世代教育世人被稱為文脈之首如果陛下想要殺我也輪不到你來開腔。”

“請陛下開恩,衍聖公年事已高剛才所言大概是胡言亂語陛下不可意氣用事。請陛下開恩。”

“陛下衍聖公乃孔聖一脈若真殺了恐怕會遺臭萬年。”

“諸位文臣,我請問問你們你們尊崇的是孔聖儒家還是這個軟弱的衍聖公。”

“我乃孔氏嫡系子孫以教書育人為已任,你不怕被萬千學子唾罵嗎?”

“我也怕被文人唾罵,我也怕遺臭萬年。我不會殺任何一個人也沒有權利殺人先前你帶人到奉天殿鬧事這就夠殺你一百回了如你不是衍聖公錦衣衛可能早就動手了。”

“難道大明要與我孔家決裂嗎?”

“決裂?孔家既不是皇親國戚又沒有極大的本事何談決裂?我就問諸位官員孔家是怎麼從趙宋延續到北元的?”

此言一出朝廷噤若寒蟬。宋仁宗授予孔家衍聖公的世襲封號但在宋末孔家卻背叛趙宋投入了金人的懷抱。後來蒙古的漸漸崛起孔家看到金即將滅亡又主動投向了元朝的懷抱。這就是孔家為了保全自已所做的無恥行徑。只不過因為孔聖這些事情也都被隱藏起來。即使有人知道也不敢提及。(這絕非是我詆譭孔聖,只能說孔家延續了千年期間孔家子弟錦衣玉食難免有些人丟了血性)

“趙大人千錯萬錯都是我一人之錯。我不該藉助孔聖的頭銜孔家的影響力到奉天殿為了利益違心去彈劾您請大人網開一面放過孔家一馬。”

“你現在知道悔改了?晚了!”

“大人我知道現在國庫空虛我願意捐白銀一百萬兩。”

“別騙我了,你們延續千年的孔家怎只會有這點家產?禮部戶部尚書陛下以應允設立撫民所並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你們算一下要多少兩銀子?”

“大人少說也得一年五十萬兩主要是現在天災頻發恐怕會更多。”

“我孔家願捐白銀兩百萬兩。”

“哦?衍聖公,這個大明之前有過嗎?”

“像撫民所這樣的機構雖不是第一次但是這樣長久的不收取任何費用的古往今來還是先例。此等仁政足矣萬古流芳。”

“國庫空虛並不羞恥,太祖當年不也是這樣起來的嗎?我們國庫沒有銀子是因為我們體恤百姓咱們減稅收減徭役換來的是什麼?是他們的肆無忌憚!傳朕的口諭!令各地官員效仿趙清風的做法推行新政,剝奪孔家衍聖公頭銜以後可以入朝為官但必須經過科舉!”

朱由檢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他的話語在朝堂上回蕩,讓在場的文武百官都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他繼續說道:“朕知道,你們孔家在大明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朕更知道,國家的未來不能只依靠一個家族。朕要的是一個能夠與民同樂、與民同苦的國家,而不是一個只知索取、不知回報的家族。”

孔胤植聽後,臉色蒼白,他意識到自已已經無法再用孔家的名號來左右朝政。他緩緩地跪下,聲音顫抖地說道:“陛下英明,臣等愚昧。臣等願意接受陛下的教誨,從今往後,孔家將不再以衍聖公的名義干預朝政,而是以普通百姓的身份,為國家的繁榮富強盡一份力。”

朱由檢點了點頭,他轉向趙清風,語氣中帶著一絲讚賞:“趙大人,你今日之舉,雖然有些過激,但朕看到了你的忠誠和勇氣。朕決定,將你提拔為吏部尚書,負責全國的官員選拔和考核。朕希望你能以身作則,為大明選拔出更多像你一樣忠誠、有才能的官員。”

趙清風聽後,激動地跪下:“臣謝主隆恩,必不負陛下所託,為大明的繁榮昌盛盡心盡力。”

朱由檢環視朝堂,他的目光堅定而深邃,彷彿能看透每一個人的心思。他緩緩地說道:“朕今日的決定,是為了大明的未來,也是為了每一個百姓的福祉。朕希望,從今往後,無論是孔家還是其他家族,都能以國家的利益為重,共同為大明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紛紛跪下,齊聲高呼:“陛下英明,臣等願效犬馬之勞,為大明的繁榮昌盛盡忠職守!”

“陛下北征授勳儀式應儘快準備!”

(os:寫了快五萬字了給個免費的用愛發電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