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策禹的父親李鯤搖了搖頭,嘆氣道:“陛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若真要從其他大陸獲取人力,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路途遙遠,海上風浪難測,而且對那些陌生大陸的情況我們一無所知啊。”
李策禹微微頷首,目光堅定地說道:“父親,朕明白其中的風險,但如今形勢緊迫,我們不能墨守成規。”
“李風,你即刻派出探子,去搜集其他大陸的情報,包括地理環境、風土人情、勢力分佈等等。”
李風拱手應道:“陛下放心,臣這就去安排。只是這探子派遣,人員挑選和物資籌備都需精心安排,還望陛下給予支援。”
李策禹大手一揮:“朕會全力支援,務必儘快獲取有用情報。”
數日後,李風帶著蒐集到的一些零碎情報回到王宮。
“陛下,據探子回報,在軒轅大陸往西方向有一片大陸,那裡人口眾多,但似乎也存在著各種複雜的勢力爭鬥。”李風神色凝重地說道。
李策禹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繼續探查,務必弄清楚他們的實力強弱以及是否有可能與我們建立友好的關係。”
“還有他們的生活習性、文化傳統,任何細節都可能影響我們的決策。”
與此同時,李偶在農業發展上也遇到了不少難題。
雖然按照李策禹的指示開始嘗試種植新的農作物,但由於缺乏經驗和技術,產量的提升並不明顯。
“這可如何是好?”李偶憂心忡忡地對著身邊的農官說道。
“陛下交代的任務艱鉅,這產量遲遲上不去,可怎麼向陛下交代?”
農官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一臉無奈:“大人,這新作物的種植方法我們還在摸索,而且土地的肥力也有限啊。”
就在眾人為此事煩惱之際,李策禹決定親自前往農田視察。他看著田間勞作的百姓,心中湧起一股責任感。
“大家不要著急,朕與你們一同想辦法。”李策禹高聲說道,“朕相信,只要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一位老農走上前,恭敬地說道:“陛下,這新種子種下後,發芽倒是順利,可長著長著就不如預期了,是不是澆水施肥的時機不對?”
李策禹蹲下身子,仔細檢視了農作物的長勢,說道:“朕覺得可能是土壤的酸鹼度不合適,咱們得想辦法改良土壤。”
大家又發現,他們陛下的智慧難以測度,說的話沒有聽懂。
酸鹼度是什麼?
李策禹看到農夫們和自已的大哥李偶,一臉懵圈地看著他,不由覺得好笑。
“朕知道你們認知有限,介紹也難讓你們完全明白。”
“總之,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聽話照做,朕可以忍受你們的愚蠢,但是不能姑息不聽命令的人。”李策禹霸氣地說。
在李策禹的精神控制下,百姓們的幹勁更足了。
經過不斷地嘗試和改進,農業生產終於有了一些起色。
然而,人口增長的問題依舊嚴峻,李策禹再次召集大臣們商議。
“朕決定組建一支船隊,準備遠航探索其他大陸。”李策禹說道。
大臣們面面相覷,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陛下,此舉耗費巨大,且充滿未知,萬一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這船隻建造、水手招募,哪一樣不需大大量的人力物力?”
李策禹目光炯炯,說道:“若不冒險一試,我們如何能完成這終極任務?困難固然存在,但只要我們有決心,就一定能克服。”
最終,李策禹力排眾議,開始籌備遠航事宜。他選拔了勇敢的水手,準備了充足的物資。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船隊揚帆起航。李策禹站在岸邊,望著遠去的船隻,心中默默祈禱。
船隊在海上歷經了狂風巨浪和各種危險,終於全軍覆沒,並沒有到西方大陸。
這次派出了一千多人的船隊,人卻全部都沒有了,還耗費了不少物力和財力。
李策禹迎來了整個軒轅大陸最大一次反對浪潮。
而對李策禹的質疑聲群起。
李策禹站在岸邊,望著那空蕩蕩的海平面,心彷彿被重錘狠狠擊中。
他的臉色陰沉得可怕,腦海中不斷回想著船隊出發時的壯志豪情,與如今的全軍覆沒形成了鮮明而殘酷的對比。
整個軒轅大陸陷入了一片恐慌和憤怒之中。
百姓們怨聲載道,指責李策禹的決策失誤,讓那麼多鮮活的生命葬身大海,浪費了大量的資源。
而這一切,都是原先帝京部落的擁護者故意散佈出來,為的就是藉此次事件,將李策禹塑造成暴君的形象。
這些部落,先讓李策禹失掉民心民望,再找機會起兵造反。
不到三個月,這些人果然就如李策禹所料,起兵造反。
可就在這些部落以李策禹罔顧人命,獨裁獨斷,害死出海使者一千多人的時候。
李策禹帶著這消失的一千多人出現了。
“朕的智慧是你們難以測度的,朕早就知道你們這幾個部落有造反之心,所以將計就計。”
“這些人根本沒有出遠航行,他們只是去了軒轅大陸附近一個大型荒島,拓荒而已。”
“朕愛民如子,怎麼可能浪費人力物力去那未知的大陸。”
那些企圖造反的部落之人頓時面如土色,他們萬萬沒想到自已精心策劃的陰謀竟然被李策禹識破,還巧妙地將計就計。
李策禹目光凌厲地掃視著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大聲說道:“你們為了一已私慾,妄圖挑起戰亂,讓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罪不可赦!”
部落的首領們此時都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其中一位部落首領強裝鎮定,喊道:“李策禹,你休要誣陷我們,就算這次沒能成功,我們也是為了百姓不再受你的壓迫!”
李策禹冷笑一聲:“壓迫?朕一心為了軒轅大陸的繁榮昌盛,努力發展農業,探索新的出路,你們卻在背後搞這些陰謀詭計。”
百姓們在一旁紛紛指責這些部落的惡行,他們意識到自已被這些部落利用,對李策禹的誤解也煙消雲散。
李策禹接著說道:“朕本想給你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可惜你們不知悔改。如今,朕絕不會姑息養奸!”
那幾個造反部落的首領,知道李策禹不會輕饒他們,便大聲地喊著說:“要殺要剮,隨便你這個暴君!”
可李策禹冷笑著說:“軒轅大陸未來五十年,都廢除死刑。”
“所有的人,都是重要的人力資源,朕怎麼可能浪費人力。”
“殺一個人容易,可要生一個卻要母親十月懷胎,幼年期還要悉心照顧。”
“朕告訴你們,只要朕在世一日,便不再殺一人。”
可這時,李風擔憂地:“陛下仁慈,對百姓是好事,可對這樣的造反之人,不殺他們,難免會姑息養奸。”
李策禹回道:“廢除了死刑,不代表廢除刑罰。”
“這些人雖不用死刑,但是朕會讓他們成為奴隸,成為百姓和官員的幫手。”
“朕要建立農業基地,畜牧業基地,海產基地,這些都需要人手完成。”
“李風,你們都要記住,他們日後不是普通的百姓,他們是奴隸。”
“不要給他們成群結隊的機會,農場也好,牧場也好,漁港也好,都不要讓這些人工作太輕鬆了。”
李策禹將這些人定位為奴隸,包括了偷偷藏身於別的部落裡,之前做過帝京使者的帝月姬。
這些新的奴隸們,曾經是部落的首領,重要人物等,當他們面對繁重的苦役時,心理不斷奔潰。
這幾個月,李策禹實施了鼓勵生育的政策。
經過統計,整個大陸有二十六萬適育年齡的女子,可有些沒有成婚,有些是在水患中和戰爭中失去了丈夫。
李策禹用各方面優惠補貼政策,鼓勵生孩子,所有孩子十八歲之前都由夏朝國庫撫養。
所有的女子,只要生兩個孩子以上,便由國家撥款,領月錢,生得越多,領得越多。
為了支援這個政策,李偶的農業基地已經在李策禹大力改良下,產量劇增。
經過一年的努力,年糧食生產總值已經能養活三四百萬人的需求。
李策禹登基第一年,全夏朝出生人數達到十一萬人,所以生育的婦女都有獎勵,孩子的撫養費用,食物等都是國家提供。
而夏朝第一年的死亡人數只有三百多人。
這都是由於李策禹加強了夏朝整體醫療水平。
第二年的出生人數略降,僅有六萬人。
這是由於上一年生過孩子的,基本不會再生了。
第三年的出生人口再次上升,達到十三萬人。
光這三年,整個夏朝的總人口達到將近八十萬人。
但是即便人口已經放量增長了,離三百萬人口的目標還是相差太遠了。
而且人口增長快,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
雖然夏國的糧食豐富,給予生孩子的家庭很多補助,但是再怎麼鼓勵生育,孩子生下來還是需要有人帶。
這導致了一個二胎的家庭,母親大量的時間精力都在照顧孩子身上,沒有辦法參與勞動。
父親雖然可以參與勞作,但是到了晚上,兩個孩子吵鬧的時候,就會休息不夠。
到了第四年,原本已經有二胎三胎的家庭,幾乎都不想再生了。
第四年的出生人數僅有三萬人。
第五年的出生人數稍微多一點,有五萬人。
李策禹發現,人口問題才是最難解決的。
他花了五年的時間,都還未完成這三百萬人口的任務。
這五年,夏朝的國力增長速度非常快速,每年糧食產量足夠養起八百萬人以上。
而且青銅器的工藝水平達到高峰。
李策禹認為,雖然人口不斷增長,但是按照這個速度,起碼還需要十五年才能達到三百萬人口。
而他的王國,有大量的食物和各種工藝品,寶石,大片廣闊的土地。
只是人太少了。
於是事隔五年,他再次讓船隊遠航。
這次是真的要到別的大陸了。
“朕決定組建一支船隊,準備遠航探索其他大陸。”李策禹說道。
因為這些年的發展與壯大,大臣們並沒有反對此事了。
“陛下的智慧難以測度,陛下的遠見與認知是我等凡人難以理解,我們這些年都明白一件事情,只要聽話照做,陛下會帶領我們走向文明的巔峰。”
於是,李策禹開始籌備遠航事宜。他選拔了勇敢的水手,準備了充足的物資。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船隊揚帆起航。李策禹站在岸邊,望著遠去的船隻,心中充滿信心。
船隊在海上歷經了狂風巨浪和各種危險,終於抵達了傳說中的西方大陸。
這裡的景象與軒轅大陸截然不同,繁華的城市,多樣的文化,讓他們感到既新奇又警惕。
船長小心翼翼地與當地的居民接觸,試圖表達友好。但語言的不通和文化的差異,使得交流變得十分困難。
船長著急地說道:“這可怎麼辦?完全沒法溝通啊。”
一位聰明的水手提議:“要不咱們比劃比劃?”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找到了一位能聽懂軒轅大陸語言的智者。透過智者的幫助,船隊逐漸瞭解了這個大陸的情況。
原來,這裡正處於幾個王國的紛爭之中,人民生活困苦。李策禹得知這個情況後,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決定與其中一個相對弱小的王國結盟,幫助他們抵禦外敵,換取人口的遷移。
在談判桌上,李策禹說道:“尊敬的國王陛下,我們軒轅大陸願意伸出援手,助您抵禦外敵,但希望您能允許一部分人民遷移到我們的大陸。”
對方國王猶豫著說道:“這並非易事,我需要考慮。”
經過艱難的談判,對方國王終於答應了李策禹的提議。
在軒轅大陸這邊,李策禹收到了船隊傳來的好訊息,心中大喜。
但在人口遷移的過程中,又出現了新的問題。一些居民不願意離開故土,還有一些勢力試圖破壞這次合作。
李策禹再次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必須要解決這些問題,才能順利完成人口增長的任務。
他派出使者,帶著豐厚的禮物和誠懇的態度,去安撫那些不願意離開的居民。
使者耐心地說道:“鄉親們,軒轅大陸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那裡有肥沃的農田,安定的生活,等待著你們去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