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
“大風!”
李世民看著面前的軍隊,這支軍隊宛如黑色的洪濤,有種奔騰之勢,表現出來的氣勢足以撼動千軍萬馬。
看到秦人的軍隊竟然如此,李世民面色有些凝重,以前只聽說秦軍驍勇,但是沒想到能做到這種程度。
千人如一,奮戰至死。
李世民已經嘗試用幾支小股部隊前往去試探秦軍虛實,但是面前的這些人宛如機器人一般,毫無感情,前面計程車卒死了,後面計程車卒自動補上,身上受傷,也死戰不休,有的被利器刨除腸子,也塞回去繼續作戰,手中的兵戈、手肘、牙齒都可以作為武器。
軍隊的將領死了,副將自動變為將領指揮軍隊,副將死了,則由經驗豐富計程車卒接著指揮。
李世民看著也是一股膽寒之色,秦國的真不愧虎狼之師,這是多苛責的刑罰,讓這些人才能夠成為沒有感情的殺人機器。
他們是經歷了多少戰爭,才能夠到達今天這個程度。
“陛下,尉遲將軍回來了。”
長孫無忌看著不遠處軍旗搖曳,看到旗幟上的尉遲兩字,便對著李世民開口說道。
尉遲敬德不顧身上的傷痕來到李世民面前說道:“自臣追隨陛下南征北戰以來,從沒如此窘迫,我們進入秦軍軍陣便被四面合圍,根本不知道出路在哪裡,秦軍主帥經驗豐富,不是一般將領。”
尉遲敬德對著李世民說道,進入秦軍軍陣有種無力感,想來是秦軍方面才能卓著的統帥吧,可能是白起、王翦、王賁之流。
李世民哈哈笑了幾聲,拍了拍尉遲恭的肩膀說道:“回來就好,還記得嗎?當年你跟我說,你持矛,朕持弓,天下無人能當。”
“當然記得,陛下,今天我依然可以說,陛下持弓,臣持矛,天下還有誰能擋得住?”
李世民又拍了拍尉遲恭的肩膀,哈哈笑著說道:“記住你今天說的話,現在下去好好休息,我還等著你隨我衝鋒呢。”
“李孝恭,如果我讓你在正面擋住他們,有幾分把握?”
李世民轉身對著李孝恭詢問道。
李孝恭沒想到李世民點到自已,略帶遲疑的詢問道:“我?”
在得到李世民的肯定後,李孝恭沉思起來,隨後對著李世民說道:“臣心中有兩分把握。”
“我讓李道宗、王忠嗣、李光弼、郭子儀、僕固懷恩、契苾何力、黑齒常之、哥舒翰、高仙芝等人輔佐你,又有幾分把握?”
“臣必不負陛下所託,以死報效陛下。”
李孝恭聽聞李世民跟自已安排的班底,這份責任在心中的厚重感也隨之散去,李世民給自已安排的每個人在歷史上都獨當一面,有李光弼、郭子儀兩人,自已就有八分把握,更何況還有這麼多名將、名帥。
“朕不要你死,朕要你們都活著,你們在正面抵擋住敵軍即可。”
“蘇定方你作為後備軍隊,隨時準備支援李孝恭。”
李世民開口繼續說道。
“尉遲恭、程咬金、秦瓊,你們三人跟著我,聽從我的指揮。”
李世民對著眾將安排道,如今陳倉已經被自已設有重城,自已準備跟他打一仗,自已到時會前往街亭,讓李孝恭的大軍在安定城外駐紮,蘇定方則在城中觀察對方的形勢,從而進取之。
如今李唐雖然缺兵,但是名將卻一點都不少,這些名帥本身就有自已的想法,對於戰場的機會十分敏銳,也知道自已扮演著什麼角色,很少出現亂來的情況。
“是,陛下。”
眾將聽聞李世民對自已的安排,一個個摩拳擦掌,自從跟隨李世民以來,在戰場上還從未有過敗績,只要是李世民站在那裡,他們心中彷彿有了精神支撐,都不認為自已會失敗。
在他們心中,沒有人能夠從正面擊潰李世民。
等到眾將散去,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三人走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便知道三人有事要說,只是剛剛不適合說這些事,於是,開口詢問道:“有什麼事?”
“陛下,如今朝廷的糧草不多了,支撐不起一次持久的大戰。”
長孫無忌直接開口說道,這裡的房玄齡和杜如晦也是知道這件事的,這段時間李世民出征,朝廷中的事務皆由三人決斷。
當初推翻李淵,他們得到的糧食還夠用,但是隨後的關中大戰,周朝侵佔了唐國的領土,隋朝的反叛,經年日久的討伐戰爭,讓唐國的糧草一直處於缺乏的情況。
畢竟安穩的社會環境,才有利於農民進行耕種。
“還能支援多長時間?”
“大約三月有餘,下一次收穫糧食,還需要等待六個月。”
長孫無忌對著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陷入了沉默,現在軍隊將士的情緒剛剛被自已拉起來,這個訊息此時公佈,如同末日來臨的通知書。
“我們跟周人有合作,向周人請求一些吧,看看能補充我們多少。”
在李世民的感官中,唐和秦已經是不得不打了,這些秦人就沒有打算幫助他們遏制周朝,明顯奔著他們來的,他們已經警告秦人好幾次了,張儀仍舊堅守著說自已等人是來幫助唐人,若是秦人不能入國,豈不是傷了盟友的心。
這種狼子野心之語,李世民又何嘗看不穿?
“還有其他的事嗎?”
聽著李世民的詢問,三人拱手,表示自已已經沒有其他事了,這個時候三人只能相信李世民能夠渡過這次難關,就像以前那樣。
“無忌留一下。”
三人準備轉身離去,李世民對著長孫無忌喊道,房玄齡、杜如晦很識趣的將這裡留給兩人。
“無忌,最近雉奴有些思念他的姑姑,你最近有時間,去辦一下吧。”
長孫無忌先是一愣,隨後便想到了那個人,就是如今在周國的長公主、平陽昭公主李秀寧,長孫無忌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隨後開口說道。
“陛下放心,既然雉奴思念公主,這幾日我便將雉奴送到公主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