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比忽城的守將金宇成一臉茫然,這漢人怎不按套路出牌?斬殺大將後,照理應當攻城才是,可這退走又是何意?無奈之下,他只能將情況彙報給城主樸英浩,讓其來做定奪。
當樸英浩接到十萬漢軍兵臨城下的訊息時,嚇得腦袋一片空白。他趕忙叫來幕僚李在賢商量對策,李在賢建議道:“我們僅有兩萬兵馬,絕無可能守住這座城池。既然漢軍尚未攻城,我們應先將此地情況稟報給國主。倘若漢軍攻打城池,咱們象徵性地抵抗一番便撤退吧!”樸城主聽後連連點頭,說道:“這個主意甚好,這樣,你一邊讓人加急上報我們這邊的情況,一邊派人先將我們的家人和財寶送出城去,往王都撤離!”李在賢領命,即刻吩咐加急將戰報送往王都。
當冬比忽城被漢軍攻打的訊息傳到百濟武王耳中時,整個王宮頓時陷入一片緊張與慌亂之中。
百濟武王坐在王座之上,眉頭緊皺,面色陰沉。他的目光掃過殿下一眾臣子,心中滿是憂慮與憤怒。
“晉毅小兒,竟敢犯我邊境!”武王怒聲喝道。
殿下的大臣們紛紛低頭,不敢直視武王的怒火。這時,一位老臣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如今敵軍勢大,我們當速速制定應對之策。”
武王冷哼一聲:“應對之策?你倒是說來聽聽!”
老臣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晉毅的軍隊來勢洶洶,且聽聞他們軍備精良,訓練有素。我們當下應先集結國內的兵力,加固城防,同時派出使者向周邊的盟國求援。”
另一位大臣則說道:“陛下,我軍對冬比忽城的情況還未完全掌握,是否先派探子前去打探清楚敵軍的虛實?”
武王沉思片刻,說道:“探子即刻派出,但援兵之事不可拖延,速去安排!”
就在百濟王宮上下為應對晉毅的進攻而忙碌時,義興王彥禮也得知了這個訊息。他在自已的府邸中來回踱步,心中暗自盤算。
“這或許是我的一個機會。”彥禮喃喃自語道。
原來,彥禮一直對王位心懷覬覦,此次晉毅的進攻讓他看到了亂中取利的可能。
他秘密召集了自已的心腹,說道:“晉毅的到來,是我們的危機,也是機遇。若能借此機會削弱武王的勢力,我等便能有所作為。”
然而,他手裡的兵馬不足以對付武王。隨後,他的幕僚建議道:“我們力量不足,但是我們可以尋找盟友啊!”彥禮皺眉道:“我們周邊有能力幫我的就剩下新羅,可他們與我們交戰多年,與他們合作怕是我們都得完蛋!”幕僚說道:“新羅自然是不行,海族或許是不錯的選擇,而且他們的統領與大王您交好。這些年他們與我們和百濟都在交易,他們拉走的馬匹也有三萬左右,說明他們有一定實力。而且現在漢軍攻打到邊境,就算大王您趁著武王將部隊派出去支援冬比忽城空虛之時奪得皇位,怕也守不住這百濟之地!還不如建議武王尋求海族幫助,到時候打退漢軍後,趁武王鬆懈,藉助海族的人一舉奪下皇位。”
義興王聽後,對自已這幕僚連連稱讚道:“你這腦瓜子真是太聰明瞭,這麼好的辦法都能想到,你放心,等我當上國王,你就是我的國師。趕緊給我聯絡海族之人來見我!”
義興王將海族頭領請來後,說明了情況和計劃。如果晉毅在此,就會發現這所謂的海族統領就是櫻花郡接替了張遼事務的傅寒生。聽完義興王的話後,輪到傅寒生蒙圈了,這還真是意外之喜啊,這個計劃最難的點就是如何讓百濟的人自已提出請求支援,我這都還沒開口,任務就完成了?
傅寒生聽完後故作沉思道:“王爺,您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自然是願意幫您的。可是這關係到我們兒郎的生死,這沒有好處,我也說服不了我們的族長啊!”義興王聽聞願意幫忙,開心壞了,直接說道:“統領不知有何需求?儘管說便是!”
傅寒生說道:“這樣,我們出士兵,但是得你們給我們每位士兵配備一匹上好戰馬,戰後這些戰馬都是我們的!至於戰死計程車兵,就按照三人一金的撫卹發放給我們!”義興王聽後覺得還能接受,說道:“頭領,你們能出多少士兵?”
傅寒生思考了一下,覺得在計劃的三萬士兵上增加一些,說道:“我們能出五萬士兵,這已是極限了,我的朋友!”義興王聽後,這個數字正好合適,打退漢軍以後,以他們的兵力也不會發生鳩佔鵲巢的問題,爽快地回答道:“沒問題,明日我就將這提議彙報上去,你等著我的好訊息吧,我的朋友!”
傅寒生離開後,將這一情況趕緊讓人把訊息給櫻花郡與賈詡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