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入門難?

第一峰,向上隨山勢越發雄奇,更是宮門重重,最後才是總壇道場所在的飛來閣金丹洞。

其中,第九峰青蓮峰乃是宗內女弟子修煉之處。

按規矩本門弟子應先由外堂按每年份額招收,其中資質絕佳的弟子,經過外堂三年的歷練方可送往總壇十二峰所在。

像阿呆這種直接在總壇掛名的弟子,按觀主朱真人所講:除了漢陽城在奔雷山腳下得了東道之力,絕對是例外中的例外。

每年不明就裡前往總壇拜師的大有人在,也不乏資質絕佳之輩,但能夠留下的應該是絕無僅有。

像昨日那兩兄妹,念在其心志赤誠已決定就近安置在外堂道觀中學藝。

總之一句話,能留住總壇的,哪怕是記名弟子那也是萬中選一。

哎,要不是昨晚我無意間所聞,還真就雲裡霧裡當自己是奇才了,阿呆躬身立於殿上心中又自腹誹道。

但聽哪觀主所言,本宗內門弟子不足百人,均在飛來閣修煉,能入金丹洞修煉的不足四十人。

阿呆此刻不禁心內踹踹,也不知何時才能去往飛來閣。

接下來,門規森嚴,逐條宣講,小小一個入門儀式竟然耗了兩個時辰。

堪堪將近午時方才禮成,趙掌櫃眼看天色不早,再不上路至晚就趕不回漢陽,這才千叮嚀萬囑咐的下了山。

此時,阿呆被入門儀式搞了個昏頭漲腦,老爹的話也是聽之寥寥。

此刻已經換過青衣道袍,頭上也挽了髮髻,一身的道家打扮。

分別時眼望父親背影也自傷感,畢竟第一次離家就要一個月不見親人,茫然間內心雖不懼怕,但實際上是無知更多些。

迴轉山門,執事分派事項,每日晨起打掃院落,上午趁天涼上山挑水砍柴,午後至晚兩課、研習道法各自修行。

那執事王真人遞給阿呆五冊內功心法,厚厚的頗為沉重。

教導阿呆儘快讀熟,如遇不通處,晚課時會輔導與他。

至此也不多話,自去了。

這一日剩下的時光,阿呆又回覆到以往痴痴傻傻的狀態,親人分別的離愁、陌生之地的孤寂、這才一併湧上心頭,手腳也不知放在那裡。

直至晚飯過後,恍惚的精神方才內斂,眼神開始漸漸有了幾分神采。

晚課時分,一間靜室不過一丈方圓,五冊心法,三尺長燭,這一刻阿呆才回到現實之中,心中悵然:難道這就是修真之路麼?翻開《初雲決》第一卷第一章,序首言道:“天地茫茫,蒼生其間,而人無覺,枉稱萬靈之主。

豈不知蒼生何止億萬、先世人何止萬萬年。

日精月華無處不在,而人無覺,何談為我所用。

天地之靈匯聚,而人無覺,何談天人合一……”。

匆匆看過,開篇心法記載了一路呼吸吐納之道、以及採集天地日月之靈氣行功之法,第一關就是匯聚靈氣形成感應,意守丹田是為儲存,傾注經絡是為導引,通諸脈是為通順。

看著看著,阿呆不禁心中一動,丹田內一絲氣流慢慢向經脈各處滲透開來,一時間身體說不出的異樣,那絲氣流直透至指尖、足底、再逆行至頭頂百匯,讓人沿途麻癢難當,之後卻又舒暢之極。

就這樣試試停停,不覺間過了亥時。

阿呆大呼過癮,急忙翻開第二卷,果然所記載的是又一套運功路線,第三卷至第五卷亦是如此。

漸漸地阿呆懂了,原來《初雲決》這套入門心法,只是讓初學者採集靈氣,導引打通身體五處主脈,吐故納新,運轉如意。

直至天光大亮,阿呆竟然將整套《初雲決》看完了,那股靈氣轉化的氣流在阿呆體內順順當當執行了五個周天。

這一番機遇卻不知讓天下多少人眼紅心熱,這位爺卻覺得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