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1章 埃及戰役(二)

1月7日,萬里晴空,清晨的太陽還不能讓大地燥熱。

此時巴特雷特上將看了一下自己的懷錶,指標正好指向了9點。

“開炮!”

來自指揮部的命令,讓佈置在各個炮兵陣地上的200多門火炮,向遠處的敵人猛烈的開火。

猛烈的炮火摧毀著一切地面的東西,不管是鐵絲網還是碉堡都被密集的火炮所摧毀。

此時躲在邊界小鎮塞盧姆外戰壕的英印軍37師一團的官兵們,哪見過這種場面。

陣地上不斷響起的爆炸聲,那這些訓練不夠的印度士兵,英印軍37師士兵主要是孟加拉人。

該種族不像錫克族那麼驍勇善戰(相對印度其他民族而言)。

所以這些孟加拉族計程車兵,在炮火中士氣不斷降低。

尤其是傷兵的慘叫聲,更是讓這些士兵面如土色。

哪怕是帶隊的英國軍官在不斷激勵他們,也難以讓其保持士氣。

甚至出現被炮擊的恐懼支配,不聽軍官命令嚇得向後逃跑的人。

不過還好,這些人都是極少數。

而且在漫天炮火中奔跑,這是多愚蠢的事情。

不是被炮擊命中就是被軍官執行了軍法,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丟失。

炮擊從九點一直持續到11點。

在兩個小時的炮擊中,37師佈置的陣地被炸的千瘡百孔。

鐵絲網一段段的被炸斷,陣地、碉堡也是大部分都殘缺。

同樣,200多門火炮的打擊,讓英印軍37師的官兵們感到恐懼,因為他們從沒精力過。

再加上他們這個師是去年六月份才組建的。

半年的時間,需要完成官兵各項訓練以及將其運到埃及前線,這怎麼可能。

光是一名士兵的基礎訓練都需要三個月,哪怕倫敦不把這些印度士兵當人,也需要兩個月的基礎訓練。

然後就是班、排、連的戰術訓練,以及其他方面的訓練,正常來說一年時間勉強做到,不正常也至少需要十個月。

半年就上戰場,這些士兵不慌亂才有問題。

而負責指揮戰鬥的第四軍軍長卡佩羅中將,敏銳的看到的敵人的慌亂,立刻命令道。

“讓第4師發起進攻,命令16師從側翼進行牽制.”

在卡佩羅中將的命令下,兩個師派出部隊從西南兩側向塞盧姆外敵人陣地發起來進攻,第4師與16師同時派出一個團向敵人陣地攻去。

“進攻!”

在軍官的帶領下,士兵貓著腰快步向敵人陣地衝了過去。

雖然這樣子看起來不太好看,但是卻是最能減少衝鋒傷亡的方式。

事實也的確如此,直挺著腰讓上身面積增大,這同樣增加了被命中的機率,至於匍匐前進,這速度不僅慢還很耗體力,只能用在衝鋒前最後一段距離。

而此時面對意軍的進攻,陣地上的英印軍士兵也在軍官的命令聲中舉起了步槍向敵人開火。

這些缺乏足夠訓練的印度士兵的槍法有些一言難盡,連續射擊命中率低的感人。

要想光靠這些士兵將敵人進攻擊退,只能靠上帝的幫助,那些英國軍官是沒辦法了的,哪怕他們拿著皮鞭死命的抽也不行。

不過幸好,37師的羅德尼上校並沒有這種想法。

他更加信任維克斯重機槍以及劉易斯輕機槍的威力。

只見在意軍官兵進攻到五百米距離的時候,陣地後的機槍開火了。

近百挺機槍的彈雨讓進攻受阻,也壓計程車兵們抬不起頭。

面對敵人密集的機槍火力,進攻部隊也有辦法。

“迫擊炮,給我打掉敵人的機槍火力.”

一名軍官看到自己士兵被敵人機槍火力壓制的動彈不得,立刻命令迫擊炮打擊敵人機槍。

此時一個60迫擊炮小組已經在一個彈坑內完成陣地的建設,觀察手仔細辨別了敵人機槍的位置後,立刻開口道。

“射擊諸元,方位角21,射角63!”

“嘭”的一聲,一枚60毫米破片彈就打在了機槍陣地左側三米處,這讓打的歡快的英印軍士兵嚇了一跳。

“快轉移陣地.”

經驗豐富的機槍組英國組長立刻大聲的喊著,而機槍組的組員立刻準備將機槍轉移到下一個陣地。

不過打的滾燙的機槍並不好轉移,在機槍組還在準備的時候,義大利迫擊炮又響起了炮擊聲。

此時低沉的聲音越來越近。

“臥倒!”

組長一聲大喊立刻抱頭趴在地上。

機靈的組員也學組長趴在敵人,笨一點還不知道什麼回事愣在原地。

不過不管他們是趴在地上還是站在原地,只見一枚60毫米迫擊炮彈直接精準的落在了他們機槍陣地中。

“嘣!”

一聲爆炸聲在機槍陣地內響起,四散的彈片穿透了站在陣地內的身影,也有彈片打在趴在地上的倒黴蛋。

一時間機槍陣地內變成了修羅場,此時組長以及一名幸運兒才咳嗽著站了起來,他們使用的那挺維克斯重機槍的槍管已經彎了,現在已經沒辦法使用了。

這樣的情況,在整條防線隨處可見。

除了60毫米迫擊炮之外,營屬的82毫米迫擊炮、團屬的120毫米迫擊炮都在開火。

不過對於一線的步兵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連屬的60毫米迫擊炮。

該炮不需要等,的重量還能跟隨士兵們一同進攻。

射速極快,精準度還不錯,實屬最優質的火炮了。

對於迫擊炮的作用,英法方面最有發言權。

在其深受其害後,英法俄三國毫不猶豫就透過繳獲開始仿製起來。

目前在東西兩線,已經出現了協約國的迫擊炮,相信要不了多久,雙方都有大量的迫擊炮。

對於迫擊炮的話題就此打住,我們將目光放回戰場。

在義大利軍隊各式火力的壓制下,進攻的部隊已經接近敵人的戰壕。

“衝進去.”

在吶喊聲中,義大利軍隊衝入了戰壕。

白刃戰就此爆發,不過與勇敢的義大利士兵相比,英印軍這些印度士兵就差多了。

配合不夠默契、刺殺動作不夠規範,再加上義大利士兵有衝鋒槍與散彈槍這種戰壕清掃器,白刃戰連一刻鐘都沒到就結束了。

守軍以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的速度,向後方的塞盧姆逃去。

此時全程看完進攻全過程的巴特雷特上將,對身邊的卡佩羅中將開口道。

“英國這種殖民師戰鬥真差,我晚上要在塞盧姆睡覺.”

“遵命!”

對於卡佩羅中將而言,他並不認為上將的要求過分。

就以剛才結束的外圍戰鬥來看,兩個小時的時間對方就扛不住了,這充分說明很多的問題。

他有信心在天黑之前奪取塞盧姆,所以在上將離開後,他下達了命令“命令第4師與16師做好戰鬥準備,我要在塞盧姆吃晚餐.”

隨著卡佩羅中將的命令下達,塞盧姆的戰火又爆發了、剛剛停了兩個鐘頭的炮擊,這次對著塞盧姆城內開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