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章 動盪洛陽!!

光和二年,洛陽城可謂風起雲湧,變幻莫測。

七月十五日,王甫於朝中被擒下獄!這個曾經權傾朝野的大臣,如今卻身陷囹圄,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他的倒臺,如同一顆重磅炸彈,震驚了整個洛陽。

作為一名權臣,曾在朝堂之上呼風喚雨的王甫,如今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讓人不禁感嘆世事無常。

七月十七日,司隸校尉陽球親自率領士兵,將王氏一族逮捕歸案,使得王甫家族的族人們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

王甫一族門前,哭聲此起彼伏,一片淒涼,一夜之間,整個王氏家族從巔峰跌入谷底,成為了眾矢之的。

八月十一日,陽球再次採取行動,劍指中常侍淳于登、袁赦、封易等人,隨著他們的下獄,引發了朝堂內外的軒然大波,城中對陽球的舉動議論紛紛。

一時間,朝廷中的政治氛圍變得異常緊張,各方勢力都在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

陽球親自拷問王甫等人,五毒俱全,手段之狠辣,令人毛骨悚然,在陽球的嚴刑逼供下,王甫父子最終死於杖下,權門之氣頓時屏息,京師震畏,人人自危。

冬日即臨,隨著王甫的隕落,陽球的勢力愈發膨脹,然而他並不滿足於此,陽球又欲主審段熲等人,時任御史中丞的蔡邕對此深感憂慮,出手阻攔......

自蔡邕府上歸來後,竇輔就深居簡出,常常待在家中,猶如穩坐釣魚臺一般,笑看著洛陽的風雲變幻,暗中操控著隱蟄不斷壯大,同時與袁家、楊家等各方勢力明爭暗鬥,爭奪利益。

竇府的書房內,四周擺滿了高大的書架,上面陳列著滿滿的古籍,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墨香和紙張的氣息,讓人感到寧靜而莊重。窗外的陽光透過紙糊的窗子灑落在地上,映出斑駁的光影,彷彿一幅古老的畫卷。

此刻,辰巳、黃忠等人齊聚於此,共同商討當前局勢,圍坐在書房中央,神情凝重,氣氛顯得格外沉悶。

“少主,果然不出您所料,劉郃與陽球現在已經瘋狂了,只要抓到與宦官有關的官員,每個人都要上去狠狠咬一口。”辰巳面色凝重,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感慨,但又夾雜著一絲難以掩飾的喜意。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如今的局勢竟然真的如竇輔所言,發展得如此迅速,這讓他對竇輔的遠見卓識深感欽佩。

更重要的是,藉著這個機會,他成功地重建了隱蟄衛,並重新構建起了洛陽的情報網路。

甚至先前埋在洛陽之中的暗子們,也因為竇輔的指示,在各自潛伏的勢力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升遷,更甚白狐等人也更上一層樓,直達核心。

“上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竇輔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對於現在的局勢的變化早有預料,所以沒有一絲驚訝。

這時候,黃忠眉頭緊皺,顯得有些困惑:“賢弟,為兄有一事不明,無論是司徒劉郃,還是陽球都不是蠢人,難道他們就不怕曹節等人狗急跳牆嗎?”

竇輔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呵呵,沒辦法,他們被王甫壓了這麼多年,難得抓到這次機會,又怎麼可能放棄。”

他的聲音平靜而堅定,語氣中透著一絲不屑接著說道:“再說了,劉郃只是他們那條船的掌舵人,就算看出來,也不可能惹眾怒調轉船頭。”

雖說劉郃並非蠢人,但他那條船上的船員可就不一定了,這些鴻都門學出身的學子,雖然有所才華,但終究根基太淺,與那群被禁錮於家中的“黨人”相比,還是缺乏了一定的大局觀。

“也就是說,他們在賭?”黃忠聽後,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似乎明白了竇輔的意思,但他的眉頭仍然緊皺,彷彿仍有疑慮未解。竇輔見狀,再次解釋道:“沒錯,他們就是在賭,賭自已解決王甫之後,可以與宦官一黨對抗。”竇輔的目光透過窗戶,望向遠方,似乎在思索著更深層次的問題。

“那賢弟,你覺得他們會賭贏嗎?”黃忠繼續追問。竇輔微微一笑,眼神堅定地回答:“必輸!甚至最終的結果是,與王甫一樣,整條船沉沒,被其餘派系吞食。”

黃忠愣住了,顯然對竇輔如此篤定的判斷感到疑惑和驚訝,不禁問道:“賢弟你就這麼篤定?要知道現在陽球他們,可是要風有風,要雨有雨,連同為主官的蔡邕,都得避其鋒芒。”

竇輔笑而不語,心中暗自嘆息。他深知這場權力鬥爭的複雜性和殘酷性,對於陽球等人的處境並不是很看好。

“黃大哥,你要清楚,上面那位是不可能讓某一派系一家獨大,並且對於結黨之行極其忌憚。”竇輔的語氣變得更加堅定,神秘的說道:“雖說不喜王甫之為,但對身邊的宦官之流可是極其信任,兩者相較,劉郃與陽球等人的大船必沉。”

說完,竇輔的目光,不禁看向皇宮的方向,似乎在想象著宮中那位大愚似智的帝王心思,有御人之心,但無御人之能,如果是守成還勉強夠用,但想改變,簡直難如登天。

“可是賢弟,如此一來,蔡公那邊不就有可能被殃及?”黃忠聽後,眉頭緊蹙,一臉憂心忡忡地看著竇輔,語氣中充滿了憂慮。

黃忠突然想起了同為主官的蔡邕,心中不禁為他擔心起來,畢竟蔡邕也是親近竇氏的一員,如果受到牽連,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竇輔看著黃忠的表情,知道他在擔心蔡邕的安危,於是連忙解釋道:“蔡公那邊倒是沒有什麼大礙,他並沒有參與到我們的行動中來,只是針對王甫一黨,對於其餘宦官的勢力,都沒有出手。”竇輔的聲音漸漸緩和下來,眼中流露出一絲安慰和慶幸。

黃忠聽到這裡,稍微鬆了一口氣,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他對竇輔的話深信不疑,相信蔡邕能夠平安無事。

然而,黃忠還是忍不住問道:“那蔡公會不會受到牽連呢?畢竟他也是這次主審王甫的官員,難免會引起陛下的忌憚。”

“放心吧,蔡公與宮中的呂強交好,這次倒是能避禍。雖然升遷可能不至於,但應該可以保住現在的位置。”竇輔微微一笑,自信滿滿地說道。

黃忠點了點頭,心中暗暗佩服竇輔的遠見卓識。

自從蔡邕有了竇輔提醒之後,就處處提防著陽球等人,並沒有與他們走得太近,相反,由於與中常侍呂強有著一定的交情,兩人關係密切,所以這次才能夠倖免於難。

雖說與宦官之流結交,風評可能不是很好。但是,蔡邕此次能夠保住性命與官位,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而且,呂強向來以斥責奸佞、任用忠良、減輕賦稅、重視農業生產、廣開言路而著稱,其風評良好,對於蔡邕的名聲也沒有太大的負面影響。

“如此一來倒是還好。”黃忠鬆了一口氣,臉上的緊張逐漸緩和。

-------------------------------------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