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隨著王甫被拖下去,大殿裡的氛圍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空氣中瀰漫著一種壓抑感。劉宏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讓人害怕,他心裡對王甫的行為充滿了憤怒。
但同時,一想到自已終於有機會除掉這個長期以來一直壓在心頭的心腹大患,他的臉上又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絲得意之情。
\"竇輔!\" 這時,劉宏突然把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竇輔,聲音低沉地叫出了他的名字。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關切和安慰。 \"關於你們竇家的事,朕已經大致瞭解了。朕向你保證,一定會給竇武一個公道,讓真相大白於世。\"
聽到皇帝這麼說,竇輔立刻激動起來,眼中閃爍著淚光,毫不猶豫地跪下來,恭敬地磕頭,額頭輕輕觸碰地面,表露出感激涕零。 \"陛下聖明啊!學生代表我的祖父竇武,還有竇家的所有亡靈,衷心感謝陛下您的公正裁決。\"
對於可以為竇氏正名,竇輔自然是很激動,但至於要說對於劉宏的感謝嘛,實際上真的沒多少,但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型舞臺,誰還不是個演員。
看到竇輔如此真誠的表現,劉宏感到十分滿意。他微微抬手,示意竇輔站起來。 \"好了,起來吧。\" 劉宏溫和地說道。
竇輔慢慢站起身來,臉上仍然帶著感激之色,接著,自覺地走到眾多官員最後面,靜靜地待著,因為他明白,接下來的事情可能超出了他這個小小太學生所能參與的範圍。
果如竇輔所料,等其退到最後時,劉宏才收回目光,隨即轉向身旁的呂強,眼神中透出幾分信任,令道:“呂強!”
“奴婢在。”呂強迅速上前,神情恭敬,心中暗自思索著接下來的任務,呂強清楚,這一刻的決定將會影響整個朝堂的走向,甚至決定一些人的命運。
“王甫一事就交予你去辦,務必要做到首惡必除!!!”劉宏的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彷彿在下達一項不可違抗的命令。
“是,奴婢必定……”呂強恭敬地彎腰應道,但話還沒說完,就被劉郃打斷。
見到劉宏要把王甫一案交予同為中常侍的呂強,本就對於閹黨之流不是很信任的劉郃率先站出來,面色凝重,眼中閃爍著一絲異樣的光芒,看著劉宏說道:“陛下,此事不妥啊!”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堅定和憂慮,讓在場的人都不禁為之側目。
劉宏皺起眉頭,疑惑地看著劉郃,問道:“有何不妥?”
劉郃深吸一口氣,拱手道:“陛下,呂強與王甫皆為宦官,若是將此案交於他,恐怕難以服眾,且此乃涉及國家安危之事,當以公正無私為重。”
“哦~?劉愛卿,此話怎講?”劉宏微微側頭,目光如炬,直視劉郃,似乎在期待其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陛下,王甫昔日乃宦官之首,其黨羽必定有許多宦官中人。”劉郃緩緩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謹慎,緩緩分析道:“當然,臣並不是說呂公公與王甫暗中有勾結,而是讓呂公公主審王甫,恐會被手下中人所迷惑,難以做到公正。”
雖然劉郃內心對閹黨的行徑嗤之以鼻,但考慮到目前局勢複雜,他並不想徹底得罪所有宦官勢力。
因此,在向劉宏解釋時,他並未過度攻擊呂強,而是採用了一種較為婉轉的方式來闡述問題,並進行深入分析。
劉宏聽後陷入沉思,雙眉微微皺起,似乎在認真思考劉郃提出的建議是否切實可行,他的目光緩緩地在殿內眾多大臣間遊移,希望能從他們那裡獲得更多的意見和看法。
此刻,大殿中的大臣們各自心懷鬼胎,有的絞盡腦汁想著如何支援劉宏的決策,以贏得皇上的歡心;而有的則暗中盤算著,一旦王甫一派倒臺,自已該如何從中謀取私利。
\"那麼,愛卿覺得由誰來負責此案最為合適呢?\" 劉宏將視線轉向劉郃,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殷切的期待。
此刻的劉宏深知,處理好王甫一案,不僅僅是為了替竇氏洗刷冤屈,更是為了維護他作為皇帝的威嚴和權力,這將是他真正意義上掌握皇權後的第一個政策,如果成功,將在朝廷中樹立起更高的威望。
\"回陛下,陽球自幼便深入研究《申子》、《韓非子》等法學經典,因此在律法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所以臣建議由陽球負責此案。\" 劉郃回答道,聲音鏗鏘有力,顯得十分自信,率先推薦自已派系中的陽球,陽球在朝中頗有威望,且為對於律法研究頗深,正是處理此事的合適人選。
“陽球?嗯不錯。”劉宏點了點頭,目光掃視了一下陽球,也是一陣滿意,心中暗自思索。
陽球身材魁梧,面容剛毅,正以一副嚴肅的神情注視著殿內,光看面容就給人一種強烈的安全感。
“那諸公覺得如何?”雖然已經中意與陽球,但劉宏並沒有過早決定,而是繼續看著百官問道,語氣中透著一絲詢問的意味,似乎的確在徵詢朝中重臣們的意見,以確保此舉不會引發不必要的爭議。
殿內的氛圍愈發凝重,眾臣面面相覷,心中各自盤算。
“陽衛尉執法如山,恪守公正,的確是最佳人選。”一位名叫李憲的老臣最終站了出來,語氣堅定,他那飽經風霜的面孔上流露出一絲贊同,“臣認為,王甫一案若由其主審,必可還竇氏一個公道。”
“陛下,老臣這裡倒也有一人推薦,不知當講不當講。”馬日磾站出來,微微躬身,面色恭敬地說道。
劉宏微微一笑,擺了擺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馬愛卿不必顧及,且說出來聽聽。”
馬日磾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大聲說道:“臣認為前太學院祭酒蔡伯喈可擔此任!王甫的私通外族之證,乃是蔡伯喈親入虎穴所得,對於王甫一事必定……”
說到此處,馬日磾的聲音逐漸提高,語氣中透出幾分激動,“並且蔡伯喈剛正不阿,不結黨營私,故此正是最合適之人。”
“蔡邕嗎?”劉宏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思考的神色,蔡邕為人正直,才華橫溢,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在蔡邕和陽球之間,劉宏竟然有些舉棋不定,這兩個人皆為朝中棟樑,能力出眾,品德高尚,讓他在決定人選時感到無比為難。
蔡邕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深受士人推崇;而陽球則以剛正不阿、執法如山著稱,深得百官信任,兩者各有千秋,令他難以抉擇。
“司空意見如何?”劉宏看向袁逢,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迫切地徵求他的看法。
袁逢愣了愣,沒想到劉宏竟然會點到自已,心中暗自思索,最終才開口道:“臣認為,既然陽衛尉與蔡伯喈皆為可用之才,何不將二人共同負責此案呢?這樣既能發揮他們各自的優勢,又能確保案件的公正處理。”
聽聞此言,其他百官紛紛附和,有的點頭稱是,有的低聲議論,似乎對蔡邕與陽球的能力並無疑慮。
劉宏的心中一動,意識到這個提議確實有其合理性,可以充分利用兩人的才能和經驗,同時也能避免單一負責人可能出現的偏見或失誤。
然而,劉宏的擔憂隨之而來,心中思忖,若將權力分散,是否會導致責任不清、效率低下?
經過一番權衡利弊,劉宏終於決定任命陽球和蔡邕共同負責此案,並囑咐他們要相互協作、密切配合,務必將王甫繩之以法,確保公正。
“好,既然大家皆有此意,那就由蔡邕與陽球一同負責此案的審理。”劉宏最終拍板道,聲音再度提高,彷彿在為這項決定注入力量,“陽球,你必須要與蔡邕通力合作,絕不可有絲毫懈怠!”
“臣遵旨!”陽球急忙回應,眼神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此時的他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徹查王甫案件,不放過任何一個人。蔡邕則微微頷首,心中暗自發誓,定要為竇氏伸張正義。
“此外,朕命令前任太學祭酒蔡邕擔任御史中丞,負責審判王甫及其黨羽。”劉宏接著加重籌碼,目光轉向馬日磾,下令道:“馬愛卿,由你來負責落實此事,確保兩人能夠順利開展工作。”
“臣願意竭盡全力,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重託。”馬日磾恭敬地回答,心中對老朋友能夠恢復職位感到由衷的高興,同時也意識到自已肩上的責任愈加重要。
“好,退朝吧!”處理完王甫的事情後,劉宏坐在龍椅上,身體的疲憊感如潮水般湧來,眼睛裡透露出一絲倦意,他輕輕揮了揮手,示意眾臣退去。
聽到劉宏的命令後,竇輔和其他大臣立刻站起身來,向劉宏行禮,然後紛紛離開了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