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章 朝會(四〕--對線王甫

金碧輝煌的宮殿內,劉宏端坐在龍椅之上,眼神中透露著一絲威嚴,讓竇輔不禁心生敬畏之情,一旁站著宦官王甫,神情複雜,似乎在思考著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

劉宏注視著眼前的竇輔,緩緩開口問道:“竇輔,你可知道朕今日為何要召見你嗎?”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可抗拒的威嚴。

竇輔直視劉宏,目光堅定,毫無畏懼之色,宛如一股清澈的溪流在宮殿中湧動,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回陛下,學生知道。”

劉宏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之意,接著說道:“雖然那登天詣闕臺已經廢棄多年,但考慮到你所面臨的特殊情況,朕與諸位大臣商議後,決定給予你一個申訴冤屈的機會。”

竇輔聽後,身體微微彎曲,向劉宏行禮道謝:“陛下聖明。”語氣中透露出對劉宏恩賜的感激之情。

“嗯,說吧,你因何事擊鼓鳴冤。”劉宏坐在龍椅之上,淡淡的問道。

“回陛下,臣擊鼓鳴冤,首要鳴的是為我竇氏三萬六千七百九十二名族人鳴冤。”竇輔聲音鏗鏘,毫不退縮,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劉宏。

“臣要狀告中常侍王甫假傳聖旨,誣陷忠良,陷殺我竇氏全族!!!”

“住口!!!咱家何時誣陷過你們竇氏!”王甫驟然站起,面色漲紅,怒火中燒,手指顫抖地指向竇輔,聲音如雷。

“當初你祖父與你的族人慾縱兵謀反,乃陛下聖明,念及你年幼,才饒你一命,你現在竟然大言不慚,誣告咱家!”王甫的臉色扭曲,眼中閃爍著憤怒與恐懼,彷彿一頭被激怒的野獸,隨時可能撲向竇輔。隨時可能撲向獵物。

王甫的聲音在殿內迴盪,令在座的官員們不禁側目,心中暗自揣測。

“竇輔!你可知道你剛剛在說什麼,無證無據,誣告朝中大臣,可是大罪。”劉宏故作祥怒,呵斥道,目光如刀,直逼向竇輔。

“回陛下,學生敢說,學生自然有證據。”竇輔挺直身子,目光堅定地看著劉宏,聲音洪亮而有力。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自信和堅定,彷彿對自已所掌握的證據充滿了信心。

說罷,竇輔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枚玉簡,雙手恭敬地遞呈給劉宏,神情中透露出一種無法動搖的自信與堅定。

劉宏微微一愣,顯然沒有預料到竇輔會如此果斷地拿出證據,他的目光落在竇輔手中的玉簡上,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和期待。

緊接著,劉宏向身旁的宦官呂強示意道:“呂強,去把竇輔的玉簡拿上來。”

呂強迅速遵命,快步走下臺階,來到竇輔面前。

竇輔將玉簡遞給呂強後,順便側目打量了一下呂強,眉目和藹,面容憨實,不愧是可以在一群飽受罵名的宦官中,留下賢名之人。

呂強又快速回到劉宏身邊,將玉簡恭敬地放在劉宏面前,劉宏滿臉喜色,迫不及待地拿起玉簡,仔細地閱讀起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宏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望,他原本以為這份證據能夠給王甫等人致命一擊,但實際情況卻讓他感到有些無奈。

儘管這份證據可以給王甫一黨的聲譽造成巨大的衝擊,但要想徹底將他們置於死地還是遠遠不夠的。

時刻關注著劉宏表情變化的王甫,敏銳地察覺到劉宏失望的神色,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嘴角不自覺地勾起一抹冷笑。

此時的王甫,已經開始在心底盤算著,應該推出誰來背鍋,以平息這場風波。並且王甫的手不自覺地攥緊,心中暗自發誓,等局勢穩定下來,一定要找機會好好教訓一下這個竇家子。

“嗯,你們竇氏的事情朕已知曉,但朕不能單獨聽信你的一面之詞,所以朕會安排重臣處理你們竇氏的事情。”劉宏的聲音冷靜而堅定,似乎在掩飾內心的波動,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深邃地注視著竇輔,暗自思索著。

其實說是這麼說,此時劉宏內心已經在考慮要不要放棄竇輔,畢竟如果沒有辦法徹底解決王甫一眾黨羽,還不如棄掉。

劉宏心裡清楚,依附於王甫等宦官的勢力有著深厚的實力,即使竇輔所言屬實,但都不足以一次性解決掉。

殿內的百官見此情景,紛紛皺眉,他們對於竇輔的證據感到疑惑和擔憂,不知道該如何判斷。

尤其是馬日磾,見狀,更是連連嘆息,心裡暗道:難道自已和老友,都看走眼了,這竇家子不過只是須有其表的花架子?

反而是依附於王甫的官員們,內心紛紛暗自鬆了口氣,只要掌舵人沒事,他們就可以繼續作威作福。

整個朝堂氣氛緊張起來,眾人都在等待劉宏的決策,一陣嘆息後的馬日磾,正準備站出來幫竇輔添一把火。

“陛下,臣還沒有說完。”就在這時,竇輔靜靜地看著一眾百官的反應,暗自冷笑,平靜地說道,他的聲音在安靜的大殿中迴盪,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劉宏一陣醒神,調整了一下坐姿,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問道:“哦?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回陛下,學生今日除了要為我竇氏鳴冤之外。”說著,竇輔將目光看向王甫,眼神中的炯炯有神,直看的王甫一陣發麻,他的目光彷彿能夠穿透一切,讓人無處可逃。

“學生還要替荊州萬萬大漢子民們,鳴不平,申冤屈。”竇輔的聲音帶著一絲豪言,彷彿他就是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的代言人。

“放肆!!!荊州刺史都沒有說話,你個小小太學生,又有什麼資格為荊州萬萬子民鳴冤!!!”意識到不妙的王甫,趕緊呵斥道,聲音中夾雜著一絲不安,臉色變得陰沉,眼中閃爍著怒火。

“王公公,您說的對,學生的確沒有資格,但……”竇輔冷冷地看著王甫,眼神中透著一股無畏的堅定。他的話語如同一把利劍,刺破了王甫的偽裝。

“陛下,學生這裡有中常侍王甫,魚肉荊州子民,養寇自重的證據,以及其勾結黨羽公器私用的證據。”說著,竇輔從懷中又掏出數枚玉簡,遞向劉宏說道,這些玉簡散發著淡淡的光芒,似乎蘊含著無盡的秘密。

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竇輔身上,他們的心中都對竇輔,充滿了疑惑和期待,不知道這幾枚玉簡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而此時的王甫,則臉色蒼白如紙,額頭上更是冒出了細密的汗珠,顯然被竇輔的這番話給嚇得不輕。

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只見竇輔又從懷中掏出了一份奏摺,再次開口道:“不僅如此,經過學生的苦苦規勸,這裡還有荊州刺史王芳的認罪書,以及他大義滅親、指證同族的王甫王大人的彈劾書。”

說著,竇輔看向了一旁的王甫,嘴角露出了一抹冷笑:“王大人,您覺得身為荊州刺史的王芳,親自書寫的彈劾書,夠不夠分量呢?”

一時間,整個大殿之內的氣氛瞬間變得無比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竇輔手中的那枚玉簡之上。

而距離竇輔不遠的袁逢,不禁暗暗心道:這竇家子果然是留有後手啊,沒想到竟然直接將王甫的族人都給策反了。

此時,坐在龍椅上的劉宏,也是微微皺起了眉頭,心中暗自思索著竇輔所說的這些話到底是不是真的。

沉默片刻後,劉宏終於緩緩開口問道:“你說的可是真的?”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帶著一絲讓人無法忽視的威嚴。

聽到皇帝的詢問,竇輔連忙跪地行禮,然後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學生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

王甫見狀,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無比,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已手下的人居然會如此頻繁地出現叛徒。他暗自思忖著,這個小子究竟準備了多少張底牌來對付自已呢?

\"你這小畜生,竟敢汙衊我!\"王甫怒聲嘶吼,試圖用憤怒來掩蓋內心深處的恐懼。\"你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無名小卒,有何資格在這裡對咱家指指點點!\"

\"微不足道?我竇輔雖然地位卑微,但我也有著一顆忠誠於國家的心。面對你這樣的奸臣,我又何須畏懼!\"竇輔毫不退縮,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堅毅不屈的勇氣。

\"夠了!王甫,這裡可是朝堂之上,容不得你在此放肆咆哮。\"劉宏一聲怒喝,打斷了兩人之間激烈的爭吵。

劉宏的目光猶如火炬一般,凌厲地掃視著整個朝堂。隨後,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宦官呂強,說道:\"呂強,去把竇輔的玉簡呈上來。\"

\"遵命!陛下。\"呂強恭敬地應道,然後迅速走到竇輔身邊,拿起那枚玉簡,小心翼翼地遞到了劉宏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