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家人

“媽,大哥回來了”“啥,你大哥回來了,在哪呢”“都到門口了”李為民正在打量了整個院裡各家的房型的佈局,只見一個年紀大概40多的婦女疾步向自己走了過來,正是自己記憶中原主的母親,一個典型的中國北方傳統家庭婦女;一個對子女時刻充滿慈愛但從不溺愛子女的母親;一個將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丈夫,子女,家庭的偉大女性!“老大,你怎麼自己個先回來了,怎麼不先給衚衕口供銷社打個電話,讓小東和小華去接你”,真是人未到母愛先至,感情的閥門一下開啟了,親情的力量立刻佈滿全身,早已戰勝了忐忑和不安,一種家的溫暖和關懷立刻湧上了心頭!讓自己不安的心慢慢舒緩下來。

不由自主的脫口而出回答道“媽,也沒多少東西,我自個兒就輕鬆拎回來了”李為民看著倚在門框上的母親,母親叫張淑芹,今年45歲比父親李默文小一歲,漫長的歲月和艱辛生活早已侵蝕母親年輕時的風華,留下了一道道歲月的痕跡!張淑芹一把抓住大兒子的胳膊,俗話說的好,在父母眼中兒女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就像現在別看李為民已經22歲,大學都畢業了既將參加工作,但在李母的眼中,兒子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李母拉著李為民四下打量,一會說黑了,一會又說瘦了,總之是吃了苦了!李為民則是回應母親,說自己根本沒瘦反而更結實更有力了。

這邊正在上演母子情深,那邊老四李為軍則開始翻起大哥的行李,想找點好吃的,畢竟之前上大學的大哥每次放假回來都會帶些罐頭、糕點、糖果之類,可以讓一大家子人解解饞香香嘴,好長時間都有嚼頭。

“啊,有肉,還有糕點,還有這麼糖”小軍一邊喊一邊還把包糕點的牛皮紙給開啟了。

李母聽小兒子大呼大叫,又是肉,又是糖的,也顧不上看好大兒到底是黑了還是瘦了,還是更結實了。

趕緊過來檢視,看到後又緊跑兩步,把門關上,幸虧今天院子沒什麼人,這年頭,這些東西有錢也買不到,要是被哪個眼紅的看到再去舉報,李為民帶回的東西不少,有大半旅行包,要是被人搜查出來,最輕也夠李為民喝一壺的了!“小軍,別亂喊,也別多吃,一會快要吃飯了”“是桃酥,媽,你吃,哥,你也吃“說著還拿了一塊要往母親嘴這送,小軍雖然是家中老么又處在貪吃調皮的年紀,但家教很好,先緊長輩,“媽不吃,你和你哥吃”小弟又把桃酥往李為民嘴邊送,李為民摸了摸小弟的頭,說道:“好,我嚐嚐,媽也嚐嚐,都嚐嚐”說著接了過來,又拿一塊,一塊給小軍,一塊掰成的兩半,一半給母親,一半給自己。

母親雖然百般推辭,但李為民還是把半塊桃酥,塞到母親手裡,“你這孩子,這不少錢呢,還是留給你們吃罷”李母嗔道。

“媽,我買這,就是孝敬你和爸的”李母雖然心疼錢,但聽大兒子這麼有孝心,心裡倒是吃了蜜,高興萬分,於是也就小口品嚐起來!一塊桃酥,在後世算不上什麼,但當下這時代一般人一年也吃不到一回,雖然可憑糕點票購買,但很難買到,要提前排隊,就算買到了,也就一人半斤不到,哪捨得自己吃,不是給孩子吃就是留著走親送禮用。

李為民也品嚐這時代的桃酥,酥,脆,甜、油也大,一邊品嚐桃酥一邊問母親。

“媽,今天是星期天,我爸和小東,小華呢,怎麼沒在家?““今天是25號,昨天發了下月的糧票,院裡大傢伙都去排隊了,今天你爸和小東,小華一大清早上就去糧店排隊買糧了,估摸著等一會兒就回來了”這邊李為民正和母親聊著柴米油鹽七件事呢,院子裡忽然喧鬧起來,原來是院裡的大傢伙從糧店回來了,有的還推著板車的,不少都是全家總動員,男女老少齊上陣,你揹我扛回來的。

每月買糧可是頭等大事,今年形勢雖比去年有所好轉但供應依然很緊張,雖然城市人口按標準供應,普通居民24~28斤月,但還得早去,遲了,就可能短缺、發黴受潮或全是雜糧,所以大家都去搶先買,講究落地為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說起糧票,那就是小孩沒了娘,說來話長。

從1955年起,糧票以其特殊身份登上了中國經濟的歷史舞臺,並逐漸成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民以食為天”,在實行糧票制度的計劃經濟時代,沒有糧票幾乎寸步難行,因而它被稱作“第二貨幣”、“命根子”。

如果糧票丟失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了,那就得全家餓肚子!鬧不好得出人命!記得去年八九月份,宿友吳杉收到一封他高中語文老師的一封信,並給他們幾個宿友看了,現在李為民還記得信的內容。

“吳彬同學殷鑑:久未晤面,尊況想必勝常。

茲有急事,懇祈援手。

我一時不慎遺失糧票70餘斤,全家在陳之厄,逼於眉睫。

我縮食才幾日,已頭昏體顫,勢將不起,瞻望前程毫無生趣,只憾無勇氣自殺耳。

我誠知每人不充裕,但集腋成裘,堆沙成塔,助我暫渡難關,以免發生意外。

所借糧票,一兩二兩,一斤二斤,量力不拘,用信寄下,並請指示償還之日,以便統籌償還之序。

愛莫能助,視之必然,不得不做將伯之乎!懇請解推之力,方寸瞭望,凌寒不勝,耑懇請至。

———愚師垂暮”吳彬說他老師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但是為了70多斤糧票,為了全家人的肚子,他放下了自尊,低下了高傲的頭,向每一個人乞求幫助!最後,幾個人省下自己幾個月的口糧又向同學借了一點,湊了50斤糧票,偷偷到黑市換成15斤全國糧票趕緊給吳彬老師寄去,才總算讓他全家捱了過去,挺到月底!李為民放下感慨,這時看到父親和弟弟、妹妹也買糧也回來了,父親推著一輛六七成新的腳踏車,腳踏車大槓上放著小半口袋,後座上還綁了一大個面口袋,二弟李為東揹著大半口袋喘著氣,三妹李蔚華也吃力提著小半口袋。

李為民趕緊上前打招呼,並接過小妹手中的口袋放好,又把二弟背上口袋卸下,接著又上前父親停好腳踏車,幾人又將腳踏車上的口袋都卸下放好!李為民看了一下,糧食不多,也就90來斤,按城市人口供應糧標準:父親李默文重體力勞動者四等每月40斤;母親張淑芹普通居民一等每月28斤;二弟李為東就要上高三了,大中學生二等每月32斤;三妹李蔚華高一學生,大中學生三等每月29斤;老么李為軍小屁孩一個,普通居民三等每月24斤;五人加起來一個月總共150多斤,除了母親不上班在家,其他人都是中午食堂吃一頓,所以都要交部分糧票給工廠和學校食堂換飯票!看到買回的糧食差不多有30來斤標準粉,10來斤大米,其他的都是粗糧,大頭是棒子麵,還有些高梁面,地瓜面,粗細糧比例3:7,也就湊合吃飽!吃好就算了,難怪剛才看父母都較記憶中瘦了一些!這邊張淑芹也趕緊給爺仨倒了水,又把李為民剛帶回桃酥,給每人又拿了二塊,好讓三人吃了補充一下體力,畢竟早上4,5點就起來,連飯都沒吃一口排了一上午隊,還走了不少路!幾塊桃酥又推辭了一番,吃了點東西喝了水,全家又就李為民大學畢業分配,問了工作問題。

李為民把畢業證,報到證拿出來,全家傳看起來,看著弟妹們羨慕地看畢業證書,李為民又把紅星軋鋼廠的情況說給父母聽,父親在離家不遠的起重機廠當車間主任。

知道紅星軋鋼廠,在東直門外,離家有十公里左右,原先只是個千百人的中型廠,後來國家大力發展鋼鐵行業,又經公私合營現在是一個部屬萬人大廠。

母親是個閒不住的人,已經開始淮備午飯了,今天剛買了糧食,大兒子又回來了,所以準備吃頓好的,韭菜豬肉餃子!母親的決定,引起了弟妹們的一致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