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直播間的樂子人們又開始整活了:
“淚目了家人們,曹操和陳宮因為理念不合,騎馬各走一方的那一幕,真的觸動我了!”
“啊?曹操前邊還是個赴湯蹈火,報效國家的優秀青年。怎麼一轉眼就成殺人狂魔了,這是被通緝,壓力太大導致精神錯亂了嘛?”
“陳宮:家人們,誰懂啊,剛從大廠辭職,加入一個創業團隊,沒想到老闆是個下頭男!”
“陳宮殺完人喊的是【誤殺好人矣】,還是【五殺好容易】?”
“呂伯奢:與其回去知道家破人亡,不如直接不回去了。”
“這曹操真狠啊,婦女小孩都下得去手!”
“陳宮剛發現對方和自已不合適,馬上就分開了,陳老師能教教我怎麼及時止損嗎?”
“曹操是華夏最早的動物保護組織成員!”
“豬:救我不用殺這麼多人吧?”
......
評委席上:
於華老師點評說:“李想這位選手筆下的人物,”
“像前邊的劉關張,這裡的袁紹、曹操、陳宮,甚至是董卓、呂布,這些人的身上都能看到英雄氣概。”
“時時緊扣主題,他的求生欲好強啊!哈哈哈……”
“陳宮在聽到曹操準備起兵討董、報效國家的打算之後,直接棄官不做,追隨曹操共謀大事。”
“我們現在坐在這裡喝著茶,看完之後在心裡給這人一個深明大義的稱讚!”
“可別忘了,他棄的不止是官,還有一個年輕人在當局政府的前途和命運!”
“特別是後邊發現曹操是那樣的人之後,又果斷離開曹操。”
“先前,曹操刺殺董卓的時候,賭上的也是自已的前途和命運!”
“曹操在呂伯奢家中只是有些懷疑,便不分青紅皂白殺了別人一家,曹操多疑、狠辣的性格由此可見一斑。”
“劉老師,歷史上的曹操不會真的殺了這一家人吧?”
劉何平老師說:
“這個我還真不太清楚,東漢末年,局勢動盪。”
“像吳、蜀兩國甚至都沒有史官!”
“史書也只是記載了魏文帝曹丕追封曹操為魏武帝。”
“對於他的生平沒有多少記載,他年輕時候的事就更少了。”
接下來就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劇情了,剛開始形勢是一片大好,但由於盟軍各諸侯心懷鬼胎,遲疑不進。
董卓一把火燒了洛陽,劫持天子,跑到長安去了。
年輕時的曹操也是一心匡扶漢室,也確實是的能臣,他做過洛陽北部尉、頓丘令,後來又做了議郎,都表現出了自已出色的才能。
而他的野心是後來慢慢的一步一步膨脹起來的。
李想認為:曹操是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董卓逃走後,只有曹操和孫堅追擊,其餘十六路諸侯遲疑不進,錯失良機,讓曹操大失所望,這裡他的理想破滅,是他從能臣向奸雄轉變的一個重要節點!
房間裡,李想嘆了一口氣繼續寫到:
曹操返回陳留之後散盡家財,招募鄉勇。
聯絡袁紹,向大漢各州郡釋出討董檄文。
很快,天下各地十八路諸侯起兵響應!
為匡扶漢室,歃血為盟,公推袁紹為盟主。
袁紹命孫堅為先鋒,進兵汜水關,兵發洛陽!
董卓接到訊息後大驚,召集幕僚商量應對的辦法。
呂布說:“義父勿慮,關外諸侯,兒視之如同草芥。”
“願提虎狼之師,盡斬其首,懸于都門!”
董卓大喜說:“我有奉先,儘可高枕無憂了。”
呂布背後一人出言道:“丞相,殺雞焉用宰牛刀,不勞溫侯親往,我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
此人名為華雄,關西人氏,身長九尺,虎背熊腰,豹頭猿臂。
董卓聽後大喜,加封華雄為驍騎校尉,領兵五萬,到汜水關迎敵。
盟軍先鋒孫堅勇不可擋,一直殺到汜水關前。
卻被袁術這BYD扣了糧草,孫堅軍中斷糧,華雄趁機偷襲,孫堅大敗!
前日鮑忠擅自進兵,今日孫堅又大敗。
出師不利,盟主袁紹聚眾議事,沒想到大家一言不發。
公孫瓚背後站著三人,正是之前桃源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兄弟三人。
袁紹見三人器宇不凡,便發問道:“公孫太守,你背後所立者何人?”
公孫瓚起身回話道:“此乃在下自幼同舍的兄弟,平原令劉備,相約共來討伐董卓的!”
袁紹不知道劉備的名字,只當做是無名小輩,瞥了一眼沒有再說話。
坐在一旁的曹操倒是有些驚訝的道:“莫非是破黃巾的劉玄德?”
公孫瓚答:“正是!”
曹操起身施禮道:“久聞大名!”
公孫瓚繼續給自已的兄弟吹牛逼:“我這位兄弟乃是孝景皇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
聽到劉備乃是漢室宗親,袁紹這才正眼看向劉備道;“既然是漢室宗親......取座來!”
“我不是敬你的名爵,而是敬你乃是帝室之胄,請坐!”
劉備抱拳謝過之後剛坐下。
一個斥候來報:“稟告盟主,華雄引騎兵出關在寨前叫罵挑戰。”
袁紹問到:“這華雄何許人也?”
曹操答曰:“華雄此人,號稱董卓麾下第四員猛將,絕對不可小覷!”
袁紹一番戰前動員,說出了首戰的要求:務必斬將立功,以壯盟軍天威!
這時,袁術背後一位名叫俞涉的上將軍出列請求出戰,並誇下海口說:“十回合之內必定斬下華雄的狗頭!”
然而,這位上將軍俞涉和華雄交手不到三個回合就被斬於馬下!
眾諸侯皆驚。
又有冀州牧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潘鳳去不多時,又被華雄斬了。
一時間,盟軍陣營竟然無人敢再出戰!
袁紹嘆道:“可惜我的上將顏良、文丑未到!”
“若有一人在此,何懼華雄那匹夫!”
袁紹這句話,好似激起了關羽胸中的傲氣,提刀出列道:“小將願去斬下華雄頭顱,獻於帳下。”
袁紹眼見此人身長九尺,面若重棗,立於帳下,器宇不凡。就問道:“你是何人?現居何職?”
關羽回頭望了劉備一眼,不知如何開口。
公孫瓚起身回答說:“這位是劉玄德的結義二弟姓關名羽,字雲長,現在玄德帳下充任馬弓手。”
一旁的袁術聽了之後怒道:“你以為我們一眾諸侯手下沒有將軍了嗎?”
“一個小小的馬弓手,竟敢在此大言不慚!”
“左右,給我叉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