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這邊知道“臥龍先生”後,回去就準備禮物要去拜訪。
恰好水鏡先生前來拜訪,得知事情經過後斷定:
“此定是曹操的奸計!”
“素聞徐母賢明,縱然被囚,也絕不會手求召其子前往隨曹操。”
“徐母高義,深惡曹賊,而且稟性剛烈,見其子棄明投暗,將以死明大義啊!”
“元直不去,其母尚存,若去,其母必死無疑啊!”
“元直糊塗啊!”
又聽聞徐庶走前推薦了諸葛亮,水鏡先生笑著說:
“徐庶去便去了,何必惹諸葛亮出來嘔心瀝血呢?”
然後留下了一句“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也”飄然而去。
劉備帶著兩個兄弟到了臥龍崗一看,果然是高士隱居的好地方。
那山崗生的氣象萬千,周圍的農民唱的歌謠也是歌聲悅耳,詞調清雅高深。
到了草廬,劉備說:
“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諸葛先生!”
沒想到開門的童子說:
“囉囉嗦嗦,我記不得這麼多名字。”
劉備只好說:
“你只說劉備前來拜會便是。”
“先生今早出門了。”
“先生去了何處?”
“蹤跡不定,不知往何處去了。”
“先生何時歸來?”
“歸期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
一問三不知,劉備只好先回去。
第二次冒雪再去拜會,路上在一家酒店遇到了石廣元、孟公威,但二人皆無意出仕。
到了草廬,還是沒能見到諸葛亮。
倒是他三弟諸葛均在堂上讀書,只好留下一份書信說下次再來拜會。
出門還遇到了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來看望諸葛亮。
兩次前去拜訪都不得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準備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
這次,他擇吉齋戒,沐浴焚香之後,帶著關羽、張飛二人再次前往隆中。
來到了諸葛亮家中,諸葛亮正在草堂午睡。
劉備透過竹簾一看,暗道:不愧是臥龍先生,睡的栩栩如生,便站在門口等候。
將近兩個時辰後,諸葛亮才悠悠醒來,這恐怕是他後半生睡的最安穩的一回了!
諸葛亮醒來,隨口吟誦道: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隨後伸了個懶腰,問童子到:
“可有俗客來訪?”
童子答到:“劉皇叔在門口立候多時。”
諸葛亮趕緊更衣整冠出來迎接。
劉備只見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他把劉備請進房內,兩人聊了幾句,諸葛亮問劉備:
“不知道將軍的志向是什麼?”
劉備說:
“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不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而智術短淺,迄今無所成就,望先生以拯救蒼生為念,實為萬幸!”
於是,諸葛亮拿出先前做好的PPT,開始介紹自已為劉備設計的宏偉藍圖:
“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
“曹操的勢力不及袁紹,但終能打敗袁紹,既靠天時,更得益於人謀也!”
“今曹操擁百萬之眾,協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之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之!”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乃天所以賜將軍之地,難道將軍無意於此嗎?”
“荊州的西部是益州,道路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今劉璋闇弱,雖民殷國富,而不知撫卹軍民,故而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是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若能跨有荊、益之地,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
“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領荊州之兵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還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
“誠如所言,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
說著命童子拿出一幅地圖對劉備說:
“此乃西川五十四州地圖,先取荊州為家,後取益州建立基業。”
“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
“此乃亮為將軍謀劃之大業。”
劉備聽完興奮的說:
“先生之言,使備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劉備見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驚為天人,拜倒在地跪求諸葛亮出山輔佐,以成大業。
諸葛亮趕緊扶起劉備說:
“為圖將軍之志,亮甘效犬馬之勞!”
......
至此,三國最耀眼的人物登上舞臺。
李想停下筆來,神遊天外。
諸葛丞相這個人物,真正去看歷史就會明白,演義吹捧的姿勢明顯不對。
所以有了魯迅先生壯諸葛多智而近妖乎的評價。
而正史中的諸葛亮還要比演義裡離譜一些!
公元208年,劉備依附於劉表,在襄陽附近的新野城駐兵,手下兵微將寡。
曹操平袁紹,徵烏桓,於白狼山一戰平定烏桓,自漢末以來背叛華夏的各個少數民族盡皆臣服於曹操。
《觀滄海》正是曹操在徵烏桓班師回朝的路上寫的。這時,他已經一統北方地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幾句,其平定天下,完成一統的願望和信心溢於言表!
此時,那些割據天下的諸侯們,荊州劉表行將就木。益州劉璋,闇弱無能,西涼馬騰、韓遂等輩皆已臣服,天下只在彈指間平定!
唯有江東孫權,基業穩固,兼有長江天險以做拱衛。
同年,27如何的諸葛亮受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走出了隆中,為一窮二白的劉備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宏偉藍圖!
《隆中對》裡的計劃,是先取荊州、益州兩地立足。
等天下有變,兩路出兵,一路自荊州向宛、洛,一路自益州出秦川,進而奪雍州,並三輔,掃平中原,平定天下。
要完成這份企劃書中的內容,需要多少本錢,諸葛亮不會不知道。
更何況對於劉備這個只有小小新野的人來說,那更是遙不可及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