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章 不分伯仲的由來

這裡孫策和于吉的衝突是最典型的政權和教權的衝突,而孫策選擇了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于吉在江東地區已經經營數十年,根深蒂固,不僅百姓相信,就連孫策手下臣子也都信服。

黃巾之亂才過去十幾年,孫策做為一個統治者對像張角這樣的道士有敵意是合理的,但他選擇直接當眾殺了就很有問題了。

從破除迷信的角度來講,太祖說過:那些神像需要百姓用自已的雙手砸碎才行,旁人砸不得。

孫策年輕氣盛又太過心急,直接殺了于吉導致江東士族離心離德,他死後六郡有五郡反叛,要不是孫權有些本事,再加上張昭、周瑜等人全心全力輔佐,孫吳這片基業在不在還兩說。

從鞏固統治的角度來講,這種根深蒂固的宗教利用起來遠比直接除掉好得多。

同樣的事情,曹操處理左慈、甘始等人的方法是把他們都集中控制起來,不僅能有效的防止他們到處搞事情,無聊了還可以拉出來解解悶,這比孫策的方法不知高明到哪兒去了。

孫策做為一位君主,輕視自已的安全問題,一個人跑去打獵,被死士暗殺,還不警醒,繼續生事。

從統治者的角度來看殺了于吉也沒問題,但必須想個妥善的方法才行。

而他不僅直接當眾殺了于吉,還搞得自已怒氣攻心,以至於丟掉性命,成就了郭嘉大預言家的名聲!

孫策不信鬼神正是他見識過人的地方,英明如秦皇、漢武都曾求仙問道,可他又性急無謀,輕而不備,年紀輕輕就那樣死了,讓人不禁扼腕。

據野史記載,孫策死後,孫權就幫哥哥照顧孤苦無依的大喬,只是每當他們盡興的時候,大喬迷離中總是喊錯名字,一會兒伯符,一會兒仲謀,這就是成語不分伯仲的由來。

李想琢磨著這段野史,繼續寫到:

漢獻帝建安五年八月,袁紹起兵七十萬討伐曹操,曹操起兵七萬迎敵。

兩軍在官渡相持月餘,曹操糧草告急,正當曹操有退兵的意向時,事情出現了轉機。

袁紹帳下謀士許攸建議袁紹分兵進攻許都,袁紹不聽。許攸的家人又因為貪財枉法,被在後方的審配下了大獄。

許攸遂跑去投了曹操,並建議曹操換裝大作戰,奇襲袁紹囤積糧草的烏巢。

曹操親自領輕騎五千換上袁紹軍隊的衣服,一路暢行無阻的到了地方,烏巢酒仙淳于瓊果然喝的大醉,曹操毫不費力地就燒了袁紹的糧草輜重,袁紹軍遂潰敗。

袁紹退回冀州之後就病死了,死前又出昏招,廢長子袁譚立幼子袁尚為主,引的兄弟兵戎相見,袁譚大敗,投降曹操後又反,最後兵敗南皮被曹洪所殺。袁尚、袁熙逃到烏桓去了。

冀州城破之後,審配拒不投降,留下一句“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後被曹操殺了。

進了冀州,曹丕提前一步把袁熙妻子甄氏納為已有。

曹操祭拜過袁紹,聽從了郭嘉的主張,領兵征討烏桓,陣斬蹋頓,大破烏桓。袁尚、袁熙又逃去了遼東太守公孫康處。

平定烏桓後,曹操回到易州,又聽從了郭嘉的計策:這次不去遼東追擊,他們就會互相猜疑。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沒多久公孫康就派人送來了袁尚、袁熙的人頭,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平定了遼東之地。

此時,郭嘉已死數日,這就是郭嘉遺計定遼東!

袁神至此落幕,觀眾們也唏噓不已:

“那個我劍也未嘗不利的袁紹就這麼死了嗎?”

“袁紹的監獄裡,個個都是人才啊!”

“這就是大人物的命運嗎?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最後在現場上兵戎相見。”

“我發現袁紹這傢伙有個被動技能,凡是對的一律不選!”

“袁紹的三個兒子也都是人才!”

......

袁紹敗了,但袁紹精神永存,接下來我們還會看到:赤壁曹本初、合肥孫本初、荊州關本初、夷陵劉本初、祁山司馬本初等等......

也許沒有本初,也許人人都是本初!

官渡之戰,袁紹損失確實不小,但並沒有傷及根本,這時袁紹還可以採用沮授提出的“三年疲曹”戰略,和曹操長期對峙。

其實最大的損失是袁紹本人連氣帶病直接死了,死前還搞了一手廢長立幼,這是整個袁紹集團崩盤的開始。

袁紹死後,諸子並立,最後被曹操各個擊破,就這都用了八年時間!

這八年時間裡,江東孫策已經死了,孫權接班站穩腳跟後,又忙著和劉表幹架,把戰線推到了江夏,幹掉黃祖,為父親報了仇!

官渡之戰後,馬騰看曹指導這麼猛,選擇了臣服,還派馬超龐德率領軍隊幫曹指導一起打袁紹集團。

倒是劉備投靠劉表後一直無所事事,幾次建議劉表趁曹操北征,出兵襲取許都,劉表都沒采納,劉備自已手裡又沒有兵,只得作罷。

荊州地區,兵精糧足,但是劉表沒有進取之心,只想保荊州地區安穩,所以給了曹操這一波發育的時間,統一了北方地區。

烏桓之戰的過程其實非常弄險,這也是郭嘉一貫的風格,但是風險高收益也是巨大的。

這一戰不僅降服了烏桓軍民二十多萬,徹底擊碎了北方的外族勢力,同時也獲得了頂級的戰馬資源。

最開始是郭嘉主張要打,包括張遼在內的大部分人都不建議打,希望保守處理,曹操聽了郭嘉的選擇了打。

接著是雨季造成了郭嘉的閃擊方案破滅,郭嘉再次建議放棄輜重,輕騎出盧龍塞繞行險路。其餘人的建議是撤兵,曹操還是聽郭嘉的選擇了繞行。

最後就是白狼山上先鋒軍和烏桓主力意外的狹路相逢了,這時郭嘉已經不在正面戰場上,敵眾我寡,大部分人建議先後撤,拉開距離在伺機而動。

但這次,反對出兵的張遼,卻建議狹路相逢勇者勝,趁敵方也驚疑不定立足未穩的時候全力進攻,曹操選擇了梭哈,把這次戰役的指揮權交給了張遼,最終張遼在這場大戰中陣斬蹋頓一戰成名,也把自已抬進了武廟,史稱白狼山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