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術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
訊息傳出,天下諸侯紛紛起兵討伐。
骷髏王本來就治國無方,加之奢靡無度。
又成了眾矢之的,他的地盤江淮地區還連年大旱,致使他的勢力迅速衰落。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無處可去的袁術,準備去投奔和他向來關係不怎麼好的哥哥袁紹,卻被曹操派劉備領兵擋住。
無奈退回壽春的路上,在江邊一個亭子裡又渴又餓,想喝一口蜂蜜水都沒有,他嘆道:
“我袁術英雄一世,怎麼會落到如此地步啊!”
說罷吐血而死。
僅做了兩年皇帝,還沒有一個諸侯承認。
不知道袁術臨死之前想喝蜂蜜水而不得的時候,是否想到他治下的百姓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
這又是何必呢呢?
李想吐槽了一句,拿起桌上的蜂蜜柚子茶美美的喝了一大口,繼續寫到:
建安二年,袁術在壽春稱帝。
曹操聽說後,親率大軍17萬,會合江東孫策、豫州劉備、徐州呂布三路大軍討伐袁術。
袁術只得攜帶珠寶渡淮南下跑路,留下李豐等將領死守壽春。
不能速戰速決的情況下,曹操手下十七萬人馬,每日人吃馬嚼,糧草很快告急。
曹操叫來管糧食的倉官王垕,令其改用小斛分發,王垕從命。
軍士果然怨聲載道,曹操召王垕入帳說:
“我欲借汝一物,以安眾心,汝千萬不可吝惜!”
王垕疑惑道:“不知主公欲借何物?”
曹操說:“我欲借汝頭以示眾耳!”
又說:“汝死後,汝妻子我養之,汝勿慮也。”
遂以貪汙軍糧之罪,把王垕推出帳外斬首示眾,將士拍手稱快。
次日,曹操親自到城下督戰,將士們奮勇爭先,不久就大破壽春。
此時,曹操又接到軍報說:張繡、劉表趁曹操遠離許都之時,進擊中原。
曹操只得率軍回師救援。
建安三年,再次征討張繡。
時值麥熟之際,曹操化身麥田守護者,下令三軍將士不可踐踏麥田,如有違者,立斬不赦!
不想曹操自已的坐騎受驚,踐踏了一大片麥田,曹操就要拔劍自刎,眾人趕緊攔住一通勸諫,曹操遂割發代首,傳示三軍。
到了穰城曹操張繡打了幾仗各有勝敗,只因聽說袁紹欲奪取許都,遂回兵救援。
......
看到這裡,觀眾們紛紛吐槽:
“曹操這傢伙,真是不幹人事啊!王垕就那麼背鍋被殺了!”
“這傢伙的狠辣從殺呂伯奢一家時就表現出來了!”
“我說的沒錯吧,曹操果然是個下頭男!”
“虛偽的曹操,不是下令毀壞麥田就是死罪嘛?他違反軍令,然後裝模作樣一番,郭嘉配合一下,然後割了幾根頭髮就了事了?”
“這裡的劇情很勸退財務專業的,王垕用自已的下場告訴大家,財務就是用來背鍋的!”
“是的,所以AI幹不了會計,因為不能替老闆坐牢!”
“沒事沒事,去提籃橋高等財會精英學府進修一下,出來做更大的事!”
“曹操是真的忙,成天到處打仗,古代人上班都不休假的嗎?”
“麥田守護者—曹操!”
“淚目了,家人們,王垕只是失去了他的頭顱,而曹操卻是失去了他的頭髮啊!”
“麥田: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馬: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
評委席上:
一位特邀嘉賓起身點評說:
“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機緣巧合之下有幸坐在了這個特邀嘉賓評委席上。”
“本想來現場安安靜靜的看看各位大佬,就心滿意足了。”
“但看到這裡,我真的如鯁在喉,不說些什麼實在是心神難安。”
“作者筆下這麼多的英雄人物,讓我最能共情的卻是一個小人物—王垕,”
“才剛看過去,我就有些記不清王垕的臉了,他就像歷史長河中,數量龐大的失語者一樣,勤勤懇懇,忙忙碌碌,忽被鞭向左,忽被笞向右。”
“他何錯之有,要被推出去斬首?”
“用小斛分糧,是聽命行事,恪盡職守卻被將士欺侮,還要被冤枉偷糧砍頭!”
“曹操借頭的那一刻,我和王垕一起震驚、無助、委屈交織在心頭。”
“悲怨中,剛想爭辯一下,就被曹操以妻兒威脅,只得咽回肚子。”
“為了保全妻兒,一滴心酸之淚落下,拱手一句王垕告辭了,轉身走出大帳,坦然赴死!”
“掌權者曹操、被犧牲的王垕、被愚弄的軍士,那些大人物的野望,那些小人物的無奈!”
“歷史轉輪,但曹操、缺糧、小斛、王垕、軍士,換皮不換骨,換骨不換皮。”
“時也,命也,運也,非吾所能及也!”
說到後邊,這位特邀嘉賓早已淚流滿面,看來王垕的故事,觸動了這位心酸打工人的心絃。也觸動了更多人的心絃。
果然,密密麻麻的彈幕上,不利於團結的話層出不窮。
這位嘉賓的一番話儘管有些不合適,但節目是直播,又沒辦法剪掉。
壓力來到了主持人張三這邊。
主持人張三也是老江湖了,接過話聊了兩句,趕緊把話題轉移到張繡身上。
說起了第一次宛城之戰時張繡偷襲曹操,致曹操損失慘重,還死了長子、侄子、愛將的事情。
這下,某種意義上來說,貝蒂小熊張繡也算是為這些心酸打工人報仇了!
李想不知道這些事情,他繼續寫到:
袁紹本想趁曹操外出討伐張繡時,圖謀許都,見曹操回兵,又託詞借糧要打公孫瓚。
曹操想打袁紹,召集謀士商議,郭嘉獻上了曹操和袁紹的“十勝十敗論”。
認為袁紹雖然兵多將廣,但不足為慮。而在打袁紹之前,應該先東征呂布,掃除東南大患!
曹操從之,聯合劉備討伐呂布。
前軍夏侯惇與高順對陣,卻被曹性暗施冷箭,射中左眼。
夏侯惇伸手拔箭卻帶出了眼珠,他大喊道:
“父母精血,不可棄也!”
遂張嘴生吞了眼珠,縱馬上前,一槍戳死了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