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夕陽的餘暉漸漸消失在海平面,宋錦時跟著長輩回到營地。
幾個人滿載而歸,宋錦時開心的舉著洗過的生蠔肉,給家裡人一人一顆品嚐了一下這種甜美的口感。
不出意外,每個人都喜歡上了這種食物。
夜裡,一鍋煮生蠔,一堆烤青口下肚,一家人輪流值守,分批睡覺。
清晨,微風帶著些許涼意,宋家人早早地起床,開始了新一天的勞作。
宋大成和四個兒子繼續在叢林中砍伐樹木,準備建造更多的屋子和傢俱。黃麗娘和王清秀則帶著宋錦時和宋利華去海邊繼續採集海鮮。
“阿時,你看那邊的礁石,好像有什麼東西在動。”宋利華指著遠處的礁石,好奇地說道。
宋錦時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些礁石上有東西在動。她仔細一看,驚喜地發現是一些遠處的沙灘上,有一隻巨物在掙扎。
“大伯母,我們去那邊看看,那裡好像是擱淺的大魚!”她一說,黃麗娘和王清秀也注意到了,她們加快腳步,帶著孩子們向沙灘走去。
艱難的經過礁石岸,來到沙灘,她們發現這條魚是真的大。
“阿時,你認得這是什麼魚嗎?”黃麗娘跟王清秀都是內陸人,沒見過這麼大的魚,心裡頗有些害怕,但卻想著這麼大的魚,能讓自已吃很多頓肉。於是側頭對著宋錦時問道。
宋錦時興奮地觀察了許久,而後才肯定的跟她大伯母說:“伯孃!這是鯨魚啊!快,快讓利華哥回去叫爺爺,大伯跟我爹他們!”
“鯨魚?什麼是鯨魚?”宋利華不等他娘囑咐,趕緊開口先問了出來。
“能吃的!”宋錦時言簡意賅的道。
宋利華聽完拔腿就往回跑,邊跑邊喊。不一會兒,宋大成等人帶著工具趕到了沙灘。
“還真是大魚!”宋大成驚訝地說。
大家齊心協力,將奄奄一息的鯨魚用帶來的刀具分割。
“這可真是大傢伙啊!”王清秀感嘆道。
“是啊,不過它為什麼會擱淺在這裡呢?”宋利華疑惑地說。
“也許是受傷了或者迷路了吧。”宋錦時猜測道。
“不管怎樣,咱們家很長一段時間不會捱餓了,這是一件好事。”黃麗娘笑著說。
一家子看著不斷被分割出來的肉塊,心中充滿了喜悅。
“爺,爹,大伯,留下一些大塊的魚皮,到時候硝製出來能防雨的!”
“行!”宋大成應了一句,轉頭對幾個兒子兒媳說:“好了,我們繼續幹活吧!”
宋錦時和宋利華、宋智和在一邊幫忙打下手,遞工具。
因為宋錦時的話,他們再次分割鯨魚的動作非常小心,生怕傷到了魚皮。
全家上陣,包括孕晚期的張二孃也是一樣,齊心協力之下,一家子就地切割、清洗、熏製魚肉。
經過幾天的努力,宋家人徹底把鯨魚變成了蠟燭、燻魚塊、以及鯨魚腸子裡能做龍涎香的便便都沒有放過。
扛著收穫回到營地,宋家人累到來不及管還沒處理的魚皮便徹底躺平,連續歇了兩天,才繼續幹活。
泡了好多天的魚皮,去掉上面殘留的魚肉,而後用草木灰水浸泡脫脂,之後撈起來晾曬,曬乾後做個木鏟子,用來鞣製。
讓魚皮有了張力之後,用魚油塗抹,再次鞣製。而後陰乾,魚皮便大差不差了。
這些都是宋有球帶著家裡的女眷做的,而這期間,宋大成和其他的兒子們建造了幾間木屋。
說是幾間,其實攏共也就四間。連排的三間,中間是堂屋,主要存放巨量魚肉乾和其他收穫,留出一小塊地方用於吃飯。
左邊一間宋家男丁,上至宋大成,下至宋利華跟宋智和攏共七個,女眷住右邊一間,婆媳姑子,母女祖孫同樣七個人住。
原先的臨時棚子用來放木柴,做灶房。除了沒有人煙,一家子雖然分房,可全家一起在高腳木屋裡打地鋪的日子,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也過的不賴。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宋家人的生活逐漸步入了正軌。雖然遠離了人煙,但他們反而能吃飽穿暖了。
初夏的一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木屋的縫隙照進屋內,宋家人便開始了新一天的勞作。
宋大成和兒子們繼續在叢林中尋找更多的木材,準備擴建營地圍牆。因為黃麗娘和王清秀在採集野菜的時候,發現了附近有野獸活動。
“阿爺,咱們燒製些鍋碗瓢盆吧?還有水缸也需要。”宋利華給他爹宋有柱扶著柱子,被太陽曬的蔫蔫的,特別想逃離這個苦力活。
宋大成笑著點頭,“行啊,你自已去找白蟻土揹回來,背的回來,我叫阿時給你幫手。”
“哎呀,阿時人小力氣小,哪裡幫的上,讓小叔幫我唄。”宋利華說。
“行,你自已跟你小叔說。你小叔同意,我沒意見。”宋大成笑眯眯的。並不戳穿他。
“阿時,你利華哥說你不幹活!”宋有德一聽,扭頭對木屋下磨骨針的宋錦時喊道。
“大伯母,我利華哥欺負我!”宋錦時離得不遠,自已聽到他們說的話,她可得逗趣,扭頭跟在灶房裡做飯的黃麗娘告狀。
“宋利華你是不是找揍!欺負你妹妹幹什麼!”在宋錦時告狀下,宋利華被黃麗娘吼了一頓,終於消停了。
經過幾天的努力,院牆已經初具規模。宋錦時和宋利華到底還是玩起了泥巴。
“阿時,得弄個大水缸!咱家老是用一點挑一點,太麻煩了。”宋有德把剛揹回來的白蟻土倒在兩個侄兒邊上,讚賞地看著宋錦時盤陶坯的動作。
“六叔,要做大的水缸,得要大的窯來燒哦。你得先弄個又高又大的窯才行!”宋錦時笑著說。
“阿時,要不你讓你哥先做著,你來指揮我們把窯先建造起來?”宋有德蠢蠢欲動的問道。
“六叔不用這麼急吧?這些陶坯做出來還需要陰乾的。我覺得你要是忙完了,可以試著製作一些工具,比如去擼一下棕櫚絲來搓繩子,畢竟咱家下繩套要用的棕櫚繩越多越好。”宋錦時建議道。
“好主意,明天我就著手製作。”宋有德點頭同意。
“六叔,你今天繼續挑多點這白蟻土回來,我們儘量把家裡要用的器具都燒出來!”宋利華怕他立馬卸擔子,趕緊給宋有德講。
“不錯啊,利華,都會使喚你六叔我家!”宋有德對宋利華翻了個白眼。
“沒,沒,我哪敢吶!”宋利華趕緊認慫。
“行了,歇夠氣了,我再去弄些回來。”宋有德說了一聲,而後挑起籮筐,又出門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陶鍋、陶碗、陶盆、陶罐、陶缸等等一系列用品做完並陰乾,火窯也建造了出來。
把做好的陶坯放進窯裡,燒了兩天一夜,又放涼一天,家裡獲得了許多的陶具。
宋家人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張二孃也到了臨產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