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章 採訪

常溫超導材料的熱度好像剛剛降溫些,天才少年橫空出世的訊息,瞬間佔領了熱搜。

絕大多數網友並不知道什麼是梅森素數,甚至有些人連素數的定義都說不清楚。但媒體可以幫你理解這其中的意義。

比如,建國以來,國內學者在《數學學報》上發表文章的只有十人。再比如,解決了相對更容易的西塔潘猜想的劉同學,直接破格提拔為正教授級研究員。

“我大二在幹什麼來著?靠,好像掛了高數!”

“我今年高三,一定要超越陳喬,爭取大一就解決哥德巴赫猜想!”

“樓上你……算了,你加油吧!”

“我想問一句,解決了這個問題,找工作是不是得被大企業搶著要?”

“唉,樓上格局太小了……”

陳喬接過嶄新的《數學學報》,挺薄的,作為作者,會獲得一本正刊和幾份分頁刊,也就是隻有自已論文那部分,可以用來贈送或者展示什麼的。

“對了,你最近有收到數學論壇的邀請函嗎?”

經季院士一問,他想起來還真收到不少呢!不過他都當廣告給刪了。最近實在是忙,而且在這個敏感的節骨眼,萬一就有人懷疑他是那個促成常溫超導技術突破的關鍵人怎麼辦?經過那個帖子風波,間諜都摸到窗臺下面了,自已真不敢賭,會不會已經在某些國家的黑名單了。

“都拒絕了!最近在研究鐳射,也沒時間去!”

季院士不住點頭,這個年紀,竟然完全不在乎出名,太難得了。要是季芙那丫頭也能這樣就好了!

外部的報告是不能做了,但國內的報告和採訪,還是要做的。一方面可以鼓勵更多人挑戰學術難題,另一方面可以為以後的科研鋪路。

畢竟以後大課題,可不是一個人能搞得定的。

報告計劃在四月底,地點就安排在了水木大學。其實唐院士一開始很不情願的,不過他是物理學院的院長,讓他推動學校辦一個數學論壇,學術外的人情世故太煩人 。乾脆就賣了個人情給水木大學,以後藉資源和合作課題,也有不少好處。

報告就在家門口,而且時間還早。但採訪就在眼前,第二天上午,新夏社的美女主持人王冰帶著拍攝隊伍來到了水木大學。

雖然看節目不多,但陳喬也是特別喜歡王冰,尤其是笑起來,有種鄰家姐姐的舒適感。

為了這場採訪,陳喬特意剪了一頭短髮,稍微化妝強化了下面部稜角,再戴上克拉克眼鏡,照鏡子時特別滿意!

“冰姐好,我可喜歡你的節目啦!平時看書看累了,就找你的節目解壓!”

王冰的招牌笑容立刻就開啟了,眼睛都眯成了縫。

“你可真會說話!我還以為,研究數學的都是沉默寡言呢!”

“也看跟誰,要是白老師來,估計我都不怎麼敢說話的!”

王冰再次露出招牌笑容,沒想到不但性格好,還會說話,最關鍵的是,長得還特別帥!瞬間好感倍增。

“你平時都喜歡什麼娛樂專案啊?打球?還是打遊戲?”

“打遊戲吧!不過我玩得比較菜,喜歡那種沙盒建造類遊戲,因為沒有人打,就安安心心自已來建造!”

這要是換成某個嘴毒的主持人,八成就會問“你不敢與人對抗,是小時候受到過傷害沒走出來嗎?”

不過王冰只是哈哈笑著回應:“哈哈,我也是,之前有人帶我玩5V5對抗遊戲,我都聽不懂他們的術語,後來九個人都繞著我對打。再過幾個月又有一批學生要高考了,不少人因為你的成績,也想學數學專業,你對他們呢有什麼話想說嗎?”

“這個啊……其實我是物理系的。”

一句話把王冰整不會了,捂著臉笑自已搞錯了,就特別治癒。陳喬 也不可能真什麼也不說,想了下,很認真地說:“數學很有趣,建議想學數學專業的學弟學妹們,先去找一些書看看一下,如果是越讀越感覺有趣,那就大膽報考!但是如果翻幾頁就看不下去了,那建議還是換一類書找找,總有你感興趣的。”

王冰聽了直點頭,表示贊同道:“這真是個好主意唉!”

突然有點兒擔心,觀眾那麼多,總有些憨憨,陳喬趕緊補充了一句:“不過也提醒高三的學弟學妹們,別一下子找那種特別高深的,也要講究循序漸進,可以先從科普類作品開始,比如《數學是什麼》之類的。”

“像我這種文科生,對數學問題有一種恐懼感,就很好奇,能解決這種世界級的難題的人的腦子,都是怎麼想問題的。世界在你眼中是不是都不一樣?比如看到一個斜坡,立刻就想到角度什麼的?”

“我也是普通人好不!你說的那種都是電影特效!不過,思考數學問題,第一件事是明白問題到底在講什麼,就好像高中我們做一道題,讀完題,很多人就開始想,有哪些公式可以用對不對?結果就是做了很多題,發現變了形還是容易看不懂。所以,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讀懂問題,有句話怎麼說來著,讀懂問題,就等於解決了一半。”

“對對對,這點對備戰高考的學生特別有用,與其囫圇吞棗地做十道類似的題,不如細嚼慢嚥把一道題吃透。”接著這個話題,王冰又開了一個新話題:“你高中數學是不是就特別好?”

“沒有沒有,我高考數學扣了三十多分呢!高考的數學,跟高等數學還是挺大差別的。高中的數學訓練的是對公式定理的靈活掌握,也就限制了工具的使用。就好像打檯球,你只能用球杆去擊球,用手用腳都不行……”

聊了一個小時,最後王冰也開始問收尾的問題。

“最後,如果選一個人來感謝,你最想感謝誰?想對他說什麼?”

其實陳喬最想感謝那些默默無聞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的人,但容易讓人往常溫超導方面聯想,想了想,最後說:“我想感謝徐媽媽!我也遇到過其他從孤兒院長大的人,但很少有像我們喜樂孤兒院一樣幸福的童年。最後也祝您身體健康,為更多孤兒帶來生命的光彩。”

王冰當然提前就知道陳喬是個孤兒,不過不敢在採訪中問出來,效果不好是一方面,還會影響受訪者的心態。不過看陳喬自然大方地感謝出來,效果就很好!

“謝謝你跟我聊了這麼久,也祝你在以後攀登更多更高的學術高峰!分享更多我們看不到的美景!”

很有分寸的採訪,錄好了片子還有後期剪輯和處理,到了第二天晚上才在電視和網路上播出。

無數人被陳喬乾淨、輕鬆和坦誠所感染,特別是很多女生,發現原來學霸這麼親切這麼帥!

網上大多數的評論,都充滿了正能量。至於那些酸的,覺得外國月亮比自家圓的,陳喬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不過也有些讓陳喬哭笑不得的帖子:足足有二十七位網友表示,陳喬就是他們失散多年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