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辰卻不屑一顧的說道:“你不用管我趕緊回到你自己的崗位上,我在這裡看的很清楚,便於指揮作戰.”
那位副官見到落辰沒有走的意思,於是跑到他的跟前,不由分說硬是將落辰給拉回了安全的地方。
此時,大堂內的一行人都在外面焦急地等著落辰的歸來,生怕他有任何閃失。
一見到樂就板著臉站在自己的面前,並用責備的眼光看著自己。
落辰笑了笑說著:“放心吧,敵軍殺不完我是死不了的.”
“落將軍,你這麼實在是太危險了,敵人的火彈隨時就會打到開封城上,還請你下不為例.”
落辰也是尷尬一笑然後問道:“現在有什麼新情況嗎?”
“探馬剛剛接報,其它三個方面的敵軍也越來越近了,如果他們一到的話。
對於我們來說處境將更加不利,陳將軍已經下令,必須在一天之內殲滅面前的敵軍。
同時,陳從之將軍也將預備部隊投入進來協助我們作戰。
“陳將軍心裡也清楚,現在戰鬥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果這個時候在藏著掖著。
到時候我們就無力迴天了,傳我命令,命令全部的制火部隊對敵軍實施覆蓋打擊,不要節省火彈.”
晚上,隨著落辰一聲令下,開封城防內的全部制火器開足馬力向著敵軍無情的投擲著火彈,一時間將天空照亮。
聯合軍面對著成千上萬的火彈一時間也是被打的落荒而逃,這時候,開封城的守衛軍又開啟了城門向敵軍發起了攻擊。
此時,工程部隊也已經成功地挖通了地道將敵軍也分成了兩部分!落辰率軍出城後就採取了閃擊戰,其效果非常明顯,在強大的火力支援下,幾乎將聯合軍驅逐到了浮橋之外。
不過落辰發現聯合軍依舊佔據著有利的隱蔽地形,並且也在制火器的掩護下也封鎖了浮橋。
所有渡河工具幾乎部被聯合軍摧毀,只要玄軍強行渡過多沃河。
那麼敵方的弓箭手就會萬箭齊發,對袁軍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甚至會有被全部殲滅的危險。
經過現場偵察,落辰決定放手一搏,只要用強大的制火器壓制住敵方的弓箭手就能保證部隊渡過多沃河。
於是落辰命令城防部隊瞄準敵方的弓箭手方陣為渡河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聯合軍不甘示弱,於是組成了臨時衛隊對強行渡河的聯合軍實施阻擋。
不過他們低估玄軍的戰鬥力,在背水一戰的情況下往往更能激發士兵們的鬥志。
玄軍頂著強大的火力突破了敵軍組成的防線將聯合軍擊退到了二十公里以外。
不過戰爭並未結束,聯合軍並沒有大舉測退而是選擇退避三舍。
落辰回到了大堂後,看到正在指揮士兵的樂就正在忙裡忙外。
“樂將軍!工事在中午前能完成嗎?”
落辰邊走過去順手將腰間的酒皮囊扔了過去,因為他看到樂就嘴上已經泛起了一道道血紅的痕跡。
樂就接過皮囊咕嘟咕嘟灌了幾口後將皮囊放下,然後說道。
“落將軍,您儘管放下吧,我已經安排所有的工程隊伍去完成這個任務了,不出意外下午前肯定能完成.”
落辰聽到樂就這麼有信心於是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指了指遠方的地平線說道。
“我剛才得到訊息,他們的主力部隊很快就要到了,預計戰鬥或許在明天就要打響,兄弟部隊正在打援.”
“敵人怎麼來的這麼快!這簡直是一場大決戰啊!”
樂就先是一驚,繼而又恢復了平靜。
“看來開封戰事馬上就要分出勝負了.”
落辰斬釘截鐵地說道。
樂就指了指陣地前堆積如山的敵軍屍體。
“落將軍!您這次用的戰術真是非常的正確,使我們轉危為安,我個人想發表一些見解.”
“當然了樂將軍,請您多多指導!”
落辰鼓勵道。
“在戰爭剛爆發時我們人員裝備、兵器數量都不敵以前,更何況我們軍中一些能征善戰將領要不犧牲了要不都有傷勢在身。
平均六成到七成的副官都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低階副官。
在戰爭開始前我們也只是臨時拼湊了十個部的兵力,而且裝備也都是換裝而成的。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支部隊在戰爭進入到了最艱難的階段,他們依舊頑強的抵抗著。
配合步兵部隊、利用制火器的掩護,實施快速突擊能力,衝擊了敵人,它們之間的配合簡直是天衣無縫。
這主要還是得益於我們日常的平時訓練,我原本非常不贊同您所說的一擊必殺的戰術訓練。
但是從今天的戰鬥中可以看出來,您說的是對的。
一擊必殺在守城中發揮的作用並不是很大,但是在突襲聯合作戰中絕對是最佳的格鬥選擇.”
樂就將道理說的頭頭是道,落辰聽的也是如痴如醉。
總之就是即使在人數上處於劣勢,但是也可以依靠先進的戰術進行絕地反擊。
臨近黃昏,落辰一眾人也沒有休息片刻,他把主要的將軍叫到了大堂商討一下接下來的戰爭準備。
以前即便是副官也有資格參加會議,但是這次與以往不同,因為開封戰役已經到了決戰的時刻。
勝敗在此一舉,落辰不可能把所有人的意見全部集中在一起,所以對於副官來說他們就無緣這次會議了。
此次前來的主要將軍有樂就、韓浩、劉勳、雷簿、橋蕤、袁渙(執行任務中)樂就和韓浩就不用多說了,他們是落辰最信任的人,不止一次並肩作戰。
劉勳就不同了,自從落辰加入到開封城以來,劉勳就奉陳從之的命令一直堅守在浮橋,和落辰之間並沒有什麼交集。
每當落辰指揮作戰的時候劉勳雖說毫不猶豫的答應但是一直都是板著個臉。
至於雷簿和橋蕤二人他們一直在和落辰做著無形的抗爭。
如果要是沒有陳從之的虎符在此,恐怕二人早就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