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有些興奮道:“詳細說說。”
他現在是真的有些激動,如果能夠在他死前看到大秦一統六國,那他這輩子可以稱得上圓滿了
蘇天鄭重道:“這些年來,魏韓兩國被我秦國連番攻打,實力可以說是大為受損。若是我國重拾連橫之法,效仿當年魏文侯,魏武侯,統領二晉則可縱橫捭闔天下。”
“許以蠅頭小利,來拉攏分化山東六國,待來日滅趙之後,再收回來便是。”
呂不韋聽到這也是摸了摸鬍鬚,對蘇天的話是認同的。
戰國初期,瓜分繼承晉國霸主遺產的趙、魏韓三國,在魏國兩位英明君主的帶領下,集三晉之力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
可惜魏國一副好牌打了個稀碎。也是沒有什麼辦法,出了個拖後腿的公孫座 。
至於怎麼拉攏魏韓就更加簡單了,一手大棒,一手甜棗。
大不了開出趙國的地來當空頭支票。
蘇天看呂不韋沒有出言反對的意思,繼續侃侃而談,“而燕國與趙國的恩怨也是不少,我們可以先設計讓趙國攻打燕國,再承諾幫助燕國收復失地。”
相國大人思考一番覺得也沒有什麼問題。長平之戰過後,燕國看趙國元氣大傷於是想要趁火打劫,沒想到最後變成了首都保衛戰。
純純是給廉頗刷經驗的戰功寶寶 ,廉頗在此戰過後,經驗到了滿級,終於封了君。
而讓趙國出兵攻打燕國就更加簡單了,過幾年就讓甘羅出使。話說這小孩還是陰陽家的星魂,單殺挑蓋聶,雙手虐縱橫。
“齊國自從五國伐齊之後,雖然得以復國。可是卻數十年不休軍備,早已無心參與戰事。”
“而我秦國與楚國之間可謂是關係深厚,當今朝堂之上有昌平君,往遠了說也有宣太后和魏相留下的情誼。所以只要派遣幾位使者穩住楚國即可。”
蘇天說完,抬頭悄悄打量呂不韋的神情。
果然,相國大人在聽到楚國,尤其是昌平君的時候,平靜的表情終於有了一些波動,眉頭皺了皺。但也沒有出口制止。
秦國與楚國關係好這種鬼話,春秋的時候還能拿出來說一說,放到現在,就只有鬼信了。
前有武安君白起放水淹死楚人十數萬,兵威之盛嚇得楚國遷都;後有楚懷王被哄騙到秦國,得了個客死異鄉的下場。
最近的就是毛遂自薦了,故事的反派人物不就是秦國嗎。
現如今秦國朝堂也不是那麼和諧的,呂不韋一派,楚國昌平君一派,再往後還有奇男子嫪毐,憑藉轉輪之術在朝堂上得以另開一派。
呂不韋聽完後,點評了幾句,“不錯,年紀輕輕,就能夠對當今天下局勢有如此認識,當真是難得。”
“既然你認為趙國乃是秦東楚之大敵,可有什麼具體的解決辦法?”
蘇天向右歪嘴,啊不是,微微一笑道:“趙國之所以強,原因無非就是在下之前所提到的那幾點。”
“首先,從將領方面來看 ,老一輩的有廉頗,趙奢。現如今的有龐煖,李牧。”
“其中最為棘手的,就是李牧!”
呂不韋眉頭一挑,有些不確定道:“就是前幾年,以趙國相國身份,入秦迎回太子的李牧?”
蘇天點頭。歷史上確有其事,是發生在公元前246年。
相國大人再次確認道:“此人軍事才能真有如此之高?”
這真不怪呂不韋,畢竟現在的李牧還沒有真正和秦國交過手,能夠拿得出手的戰績,也只有駐守北邊大勝匈奴。
而這放到現在的戰國七雄眼裡,簡直沒有什麼太過出彩的地方。
秦國,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靠打外族起家的 。幾代君王把周天子的空頭支票給變現了,穆公更是滅國十二,擴疆千里,老鄰居義渠也是被滅掉。
燕國,春秋時期雖然幾度被外族滅國。但是現在有個秦開卻胡,也是很強。
春秋第一位霸主(鄭莊公小霸沒有算進去),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打的口號就是尊王攘夷。
趙國自從趙武靈王開始,基本上也是各種虐外族,這裡就不多說了。
所以呂不韋沒有太看重李牧,也是情有可原 誰能想到這個李牧成為了趙國的長城,當時秦國東出最煩惱的障礙。
看到蘇天又一次點頭,呂不韋終於有些不淡定了 。
急忙開口詢問道:“可有什麼具體參照?”
蘇天想了想,說出了讓呂不韋感到頭疼的一句話,“如我大秦武安君。”
仔細想想倒也貼切,兩人都是各國的武安君,對外戰爭也是沒有什麼敗績(林下之圍沒算進去),都是國之柱石,擎天之柱一般的存在。
君不見,李牧在公元前229年含冤被殺,第二年趙國就被滅了。他要是不死,秦國一統天下的大業雖然也不會被改變,畢竟秦趙兩國的體量差距在那擺著,不過統一時間不知道又要被拖多久。
而真正讓呂不韋頭疼的原因也是很簡單,因為李牧出使秦國這件事讓他想起了一個人。
趙武靈王。
當年這位主可是膽大到假扮使臣,來觀察秦國君臣與風土人情。更是考量出來一條奇襲秦國的軍事路線,只可惜延續了他們老趙家的傳統,在繼承人問題上犯了糊塗。以至於晚節不保,還被餓死了。
這條行動路線也就從此耽擱了下來。
而現在有人告訴呂不韋,現如今在趙國有一位戰神,而且這位戰神還是非常瞭解秦國的。
嘶!
此子斷不可留。
蘇天微微一笑,淡然道:“主公無需擔憂,不對,相國大人無需擔憂。蘇有一計,可為大秦解決此人。”
呂不韋大驚道:“軍師有何妙計?”
蘇天胸有成竹,輕笑道:“拿上黨換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