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城有一座古老的墳墓,人們稱之為劉武周墓。在獻縣誌中也有記載。然而,按武周山後馬邑人的說法,劉武周的墓不應在此地。當地的學者懷疑,這其實是隋朝劉炫的墓,因為劉炫是景城人,《一統志》也記載其墓在獻縣東八十里。而景城距城八十七里,位置大致吻合。這座墓地舊時有狐狸居住,經常戲弄喝醉的人。村裡有個叫陳雙的人,是個酒徒,時常聽聞這些故事,心中憤憤不平,覺得狐狸妖怪實在猖狂。於是他決定親自前往墓地,驅逐這些妖獸。
那天,陳雙又喝得酩酊大醉,踉踉蹌蹌地來到墓地。他對著墓碑大聲斥罵:“妖獸!你們竟敢如此放肆!”田野里正有許多農夫在耕作,他們遠遠看見陳雙在墓地旁跳著、叫著,忽然,他的聲音停住了,像是被什麼東西制止了。
此時,陳雙定睛一看,竟然看到他的父親怒坐在墓側,厲聲呵斥道:“你怎麼喝成這個樣子,竟然對父親無禮?”陳雙一愣,疑惑地凝視著,果真是他的父親。頓時,他大為驚恐,跪地叩首:“父親,我錯了,請原諒!”說完,他看到父親轉身離去,急忙跟在後面哀求。
追到了村外,陳雙忽然看到一群婦女圍著他的妻子,婦女們鬨笑著,嘲笑陳雙:“陳雙,你為何在這裡跪拜你的妻子?”陳雙抬頭一看,果真是他的妻子。他又愣住了,不知所措。妻子也徑直往家走去,陳雙愣在原地,看著她的背影,無法理解眼前的一切。
回到家裡,陳雙發現父親和妻子都在家中,根本沒有外出過。這才意識到,剛才的一切都是狐狸的幻術戲弄。陳雙羞愧不已,數日不敢出門。村裡的人聽說此事後,笑得前仰後合。餘聽聞此事,感慨頗多。若陳雙沒有去詈罵狐狸,又怎會遭受狐狸的戲弄?而狐狸若不去戲弄人,又怎會遭到陳雙的斥罵?這一切的糾纏和顛倒,皆因一念之妄起。正如佛言:一切眾生,慎勿造因。
經過這次教訓後,陳雙開始逐漸明白因果報應的道理。他深刻認識到自已過去的錯誤,並決心改變。於是,他不再酗酒,也不再輕易發怒,而是努力控制自已的情緒,用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而對於其他村民來說,他們也從這件事情中得到了啟示。他們意識到,很多時候,人們之間的糾紛和痛苦,都是由於內心的妄念和執著所引發的。如果能夠放下這些執念,以寬容和善良的心去對待他人,那麼許多矛盾就可以避免。
從此以後,大家對狐墓多了一份敬畏之情。他們明白,世間萬物皆有其規律和法則,不能隨意破壞或冒犯。同時,他們也開始反思自已的行為和態度,希望能夠透過自我修養來提升心靈境界。
這個故事在景城流傳開來,成為了一段警示人心的佳話。它提醒著人們要尊重自然、珍惜生命、關愛他人,以及懂得感恩和知足。只有這樣,才能過上真正幸福美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