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春節,寒冷的冬季終於要過去了。
北方的春天是一個充滿變化與活力的季節,它不同於南方的溫婉細膩,而是帶著幾分粗曠豪邁,在這個季節裡氣候彷彿是一位性情多變的畫家,用他那獨特的筆觸在廣袤的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畫卷。
初春時節,寒風雖不似冬日裡那般刺骨,但仍然帶著幾分涼意,早晚溫差大,人們常需“春捂”,以適應這多變的天氣。天空湛藍如洗,陽光開始變得明媚,偶爾幾朵白雲悠然飄過,給這寧靜的北方天空增添了幾分生動,此時的大地積雪逐漸消融,裸露出的土地上一抹抹嫩綠悄然探頭,宣告著春天的到來。
隨著春風的吹拂,氣溫逐漸回升,萬物復甦的景象愈發明顯,樹木吐露新芽,桃花、杏花競相綻放,粉白相間,將北方世界裝扮得分外妖嬈。這時的北方,彷彿一夜之間被點亮,處處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與希望的氣息,人們也開始脫下厚厚的冬裝,換上輕便的春衣,急不可耐地走出家門,踏青賞花,享受這來之不易的溫暖時光。
田野間,農人忙碌的身影構成了一幅幅生動的勞作畫面,他們趁著春光,播種希望,用汗水澆灌著這片沉睡已久的大地,期待著秋日的豐收,孩子們在田野間追逐嬉鬧,笑聲清脆,為這寧靜的鄉村生活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然而北方的春天也是短暫的,似乎總是在不經意間就悄然溜走,因此人們更加珍惜這段時光,無論是賞花、植樹,還是簡單的戶外聚會,都成為了這個季節裡不可或缺的部分,共同編織著北方春天所獨有的記憶與故事。
在這個蠢蠢欲動的季節裡,白燁的建設工程也開始行動了。
為了回報狐族先祖給他爺爺煉丹的恩情,他決定在小原山修建一座二層樓的員工宿舍,使這裡的護林人有一個勞作休息的地方。上次在盧小平大哥家裡看見他們的居住條件很簡陋,他決定在盧小平大哥的院子裡蓋三間漂亮的瓦房,平時由盧小平大哥一家打理,他們去的時候可以在裡面居住。
小原山的果林,現在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000多畝了,裡面有優質的蘋果園、杏園、黃桃園、梨園等,這些每年都能為林場帶來不菲的收益,這幾年由於附近的一些地方也在種了許多果樹,而且物流逐漸發達,外地的水果大量進入此地,因此,林場的水果銷售價格大大降低,收入逐年下滑。
知道這個情況後,白燁決定在這裡建造一個食品廠——華建食品加工廠,他的設想是建設罐頭車間、小食品車間、雜糧車間和酒水車間。
罐頭車間主要生產黃桃罐頭、蘋果罐頭、杏子罐頭;小食品車間主要生產果丹皮、杏脯、桃脯、山楂片等,這些都是選用優質水果中品相不好看的水果作為原料製作;雜糧車間主要是生產泛穀米、糜子米、蕎麥麵、優質黃豆等,把它們進行真空包裝,質量更有保障;酒水車間主要生產黃酒和漿水。這些產品都有精美的包裝,而且在包裝上印有“特色食品,華建專供”的字樣。
由於華建集團在全國各地都有工程,與關聯單位之間的人情往來,每年都需要花費一大筆錢採購物資,現在有了自已的特供,不僅能省下很多錢,還可以為公司做廣告。
這些特色食品,選料考究,地域特徵濃厚,市面上往往難以買到,它們不但質量上乘,而且包裝精美,絕對是饋贈親朋好友的最佳禮品。白燁估計,“華建專供”一定會響徹大江南北,使華建的名氣更加響亮。
食品廠建好後,計劃招收50個人,狐族和人類各25人(這隻有白燁知道)。這樣既解決了當地人們的就業問題,還能引導農民種植作物時的選擇方向,因為這個食品廠需要大量的蕎麥、黃豆、泛谷、酒谷作為原料。
食品廠的廠址租用了盧小平大哥十畝地,每畝地每年1千元,這也算是報答了盧小平的救命之恩。
盧小平大哥家總共有20畝地,剩下的10畝地,他種了三畝蕎麥,五畝泛谷,兩畝酒谷,全是經濟作物,他以及附近農民的經濟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算是為了狐族與人類和諧發展做出了貢獻吧!